第14章 逐步規劃(三)(第3頁)
不懂歸不懂,但威爾遜也是個有文化的人,他知道擴建港口必定會增加西澳的財政收入(看樣子應該是天際線集團出錢),他也跟著有得賺。
所以他很快就跟福克斯說新年過後馬上組織一批專家趕赴紐曼進行磋商,畢竟這剛過聖誕節,也馬上新年了,組織人需要時間,從帕斯去紐曼也需要時間。
算算,就算今天馬上組織人過去,起碼都要1920年1月份才能到達,恐怕是沒人願意在路上過新年的。
至於修煉黑德蘭港造船廠的問題,威爾遜則是“超級感興趣”。
在世界大戰期間,澳大利亞聯邦開始大力發展對外貿易,國家控制了小麥和羊毛這兩樣物資,自然需要出口出去。
而出口出去單靠外來商船運輸不是辦法,因為船是不是自己的,有時候和客戶簽了單子,卻沒有辦法及時運出去,這讓聯邦政府十分的揪心。
於是聯邦政府在1917年成立了航務管理局,簡稱“航管局”,又稱“航管”,統一管理國內外運輸業。
這個航管,福克斯當時從達爾文購買的建設材料都是要在這裡備案的。
擴建黑德蘭港的事情,福克斯估計這裡也少不了航管的影子。
不過造船廠的事情,就和航管沒多大關係了。
聯邦政府在1916年從英國購買了15艘運輸船後就順便開始發展澳大利亞的本土造船工業,由於一些政策以及資金問題,勉勉強強建設了三大造船廠,分別是悉尼,墨爾本以及紐斯卡爾,西澳大利亞一處都沒有。
這就讓被搭配到西澳的州督先生覺得很氣啊,自認是被聯邦政府以及大英帝國拋棄的落魄貴族。
現在聽聞福克斯向他透露準備在黑德蘭港新建一個造船廠的事情,心裡當然是樂開花了。
這怎麼地,彷彿春天又來臨一般(澳大利亞現在夏天剛到),西澳終於有一個造船廠了!威爾遜激動的想到。
聯邦政府的問題威爾遜還是知道的,但是他認為一次性在東部地區建造3個造船廠顯然是多餘的,浪費資源資金的。
澳大利亞6個州,只能建3個,那麼西澳應該有一個,為什麼?西澳面基佔了全澳大利亞面積的三分之一,你說為什麼?總有一個造船廠不是很應該的事情嗎?
威爾遜雖然是東部來的人,但是他現在和西澳的利益擺到了一起,他就不得不為西澳,也為了自己的利益而考慮了。
現在,福克斯提議打算在黑德蘭新建造船廠,威爾遜自然是舉雙手雙腳贊成啊!那麼好的提議,當然要通過了!
可是西澳名義上他是老大,是一把手。其實暗地裡西澳那些老牌家族的貴族議員才是整個西澳大利亞州的統治階級。
威爾遜在興奮之餘也非常不爽,這些本地人也太不給自己自由了。這種好事當然是自己一拍手決定就好了,還要找他們通過,又讓他們看到了利益的曙光。
不是很懂一些“都市天際線系統”裡面說的東西的同學可以去都市天際線吧置頂帖參觀參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