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誰與歸 作品

第六百一十二章 罄南山之竹,書罪未窮



                這一次對王崇古的攻訐,對西山煤局的攻訐,是面前這位沈自邠親手策劃的,因為點燃輿情的就是沈自邠,目的是轉移視線,讓人們聚焦於蜂窩煤的問題,而忽略雒於仁大逆不道之言。

    “你要說蜂窩煤的事兒,就不能只說蜂窩煤,那樣太空洞了,要說西山煤局不作為,是以次充好,是草菅人命,畢竟更多的黃土,更多的煤氣,冬日取暖得毒死多少人;”

    “要說西山煤局不作為,那也不能只說不作為,那樣太過於泛泛而談了,要以點帶面,要以西山煤局的不作為擴大為大明朝廷的不作為,枉顧民生,搞得大明朝廷是萬民之敵,搞得朕為了銀子不顧百姓死活;”

    “你要說朝廷是萬民之敵,朕是獨夫民賊,那就得問,誰能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呀?”

    “自然是渾身上下充滿了骨鯁正氣的言官啊,看看吧,敢到解刳院來伏闕,這兩京一十五省都在你身上扛著一樣,沒了你,大明,明日就要亡國了。”

    沈自邠還想進大明舉重隊,他也配舉重?

    朱翊鈞首先說起的事這次西山煤局的風力輿論,這股風力輿論和沈自邠行動是緊密配合的,目的就是為了從蜂窩煤上升到西山煤局,從西山煤局的草菅人命,上升到對國朝的質疑,上升到對朱翊鈞的質疑,而後沈自邠以英雄的模樣,橫空出世,解刳院外跪伏闕,清名美譽永流傳。

    “老手段了。”海瑞看著沈自邠略顯不屑的說道。

    這是自孝宗弘治到嘉靖年間的經典玩法,那時候廷杖打不死人,就故意渲染一個不存在的危機,直言進諫,看似骨鯁,實在邀名,沒有一個是為了真的解決問題,後來廷杖打死人了,這麼玩的人立刻就少之又少了。

    一句老手段,突顯了海瑞對沈自邠的蔑視,海瑞抬棺上諫的行為看起來和現在的沈自邠解刳院外伏闕,是相似的。

    但其本質上是有差別的,海瑞出發點是為了大明更好,不計較自己的性命,直言上諫,希望嘉靖皇帝振作起來,而沈自邠的出發點是邀名,是為了轉移視線,最關鍵的是,他搞出了一個不存在的問題來,刻意製造對立。

    嘉靖末年天下疲憊,家家皆淨,海瑞是為了萬方黎民,是弘,是公;而沈自邠只是為了私門之利罷了。

    沈自邠跪在地上,又往後躲了兩步,在看到大明皇帝出現的那一刻,沈自邠知道,自己死定了。

    萬曆朝一共發生了三次伏闕,第一次是苛責言官,以賈三近為首的伏闕,為同僚請求寬宥,那一次主少國疑的皇帝沒什麼威信,只能調海瑞回京平息眾怒;

    第二次是王崇古設計陷害,一眾伏闕的言官,被海瑞罵了回去,被人坑了都不知道,皇帝帶著趕到午門的時候,已然人去樓空。

    第三次,是李開芳為了給弟弟說情,一個人伏闕,皇帝最終准許了李開芳的請求。

    這是第四次,國朝發生了這麼多事兒,萬曆新政如火如荼,為何沒有人伏闕?老手段為何第一次用?因為皇帝陛下他真的殺人。

    沈自邠和雒於仁一樣,在賭,賭皇帝已經重病無法理事,甚至已經死了。

    而這幾天在解刳院跪坐伏闕,沈自邠越發篤定了,皇帝出事了,但看到皇帝紅光滿面的出現在了所有人面前時,沈自邠知道自己賭輸了,但是已經跑不掉了。

    “沈自邠啊,你躲什麼啊!近前來!”朱翊鈞一臉慈眉善目,招了招手,但說話的語氣,就如同寒冬冰窟一樣的冰冷。

    朱翊鈞已經對所有人承諾了,名單上的十三員,都要拉到菜市口斬首示眾,繞過了中間的廷杖環節,明正典刑的處死。

    為何要處死,就要講清楚。

    “你這第一招移花接木,用的好,用西山煤局做局,吸引人們的目光,但做點買賣的都清楚,西山煤局賣的煤真的以次充好,那還有人去西山煤局買嗎?那三成黃土都成什麼樣了,逐利的商賈是傻子嗎?”

    “現在說說你這第二招,道德綁架。”朱翊鈞擰開了水杯,喝了口水。

    “你要道德綁架朕,朕不吃這一套,朕這一生不修善果!伱讓朕大度,讓朕不跟你的弟子斤斤計較,說朕是君子,他是小人,君子不計小人之惡,你的行為非常可笑,你知道嗎?”

    “你要求朕一個天生貴人,不知人間疾苦、高居九重、高高在上的君王,不計較小人的冒犯,就像是你對海東青說,不讓海東青吃肉一樣的可笑,耗子給貓套韁繩,愚蠢至極。”

    “朕憑什麼不計較?憑什麼不吃肉?”

    朱翊鈞從來不認為封建帝制,有任何可取之處,除非自己是皇帝,而恰好他還真是皇帝。

    “你說,憑什麼呢?”朱翊鈞笑盈盈的問道。

    沈自邠顫顫巍巍的說道:“夫子有言…”

    “夫子你娘了個頭!”朱翊鈞猛地把手裡的水杯扔了出去,砸在了沈自邠的腦門上,這一下又準又狠,蘊含了朱翊鈞十二年堅持不懈操閱軍馬的功力,一下子就把沈自邠給打的暈頭轉向,眼冒金星。

    “夫子教你無君無父了?夫子教你搬弄是非了?夫子教你們顛倒黑白了?別什麼事就把夫子抬出來,好像什麼事只要夫子說過,就沒有罪責,都是夫子的錯一樣,夫子扛不起這麼多的罪名!”

    “糟糕的傢伙!”

    海瑞沉默了下,和沈鯉無奈的互相看了一眼,陛下和張居正都一樣,翻臉比翻書還快,前一刻還是和風細雨,下一刻就是親自動手,張居正前面還和王崇古一起搭臺唱戲,在陛下面前進言,奠定了一條鞭法的基本政策,後一刻,張居正就動手,兵發王崇古府邸,眼看著就要殺人。

    翻臉比翻書還快,海瑞和沈鯉都做不到。

    “來說你第三條,拋開事實不談,好傢伙,你為你弟子求情的奏疏裡,真的是隻字不提他的雜報寫了什麼是吧,張口閉口就是處置言官要謹慎,什麼國有妖孽無人敢仗義執言,感情沒了他,咱大明就沒有言官了一樣。”

    “馮大伴,把雜報拿來,給他念!”朱翊鈞大手一揮,讓馮保當眾宣讀。

    馮保向前一步,打開了雜報,又掃了兩眼,合上了雜報回到了陛下面前,低聲說道:“陛下,實在是不堪入目,臣,難以啟齒,臣和元輔先生被罵,那也正常,這麼多年,罵的人太多了,但是雒於仁在《半月雜談》上說太后千歲的不是,讓臣念,臣只能尋個枯井一死了之了。”

    李太后和陳太后這二位太后,縱觀歷史已經算不錯了。

    呂后亂政、武則天登基滅唐、劉娥劉太后甚至都不讓宋仁宗知道自己親孃是誰,這些都比較遙遠的話,那就看看孝宗的張皇后,倆弟弟都把十二旒冕戴頭上了,可謂是囂張跋扈到了極點,鬧到最後所有人都受不了的地步。

    反觀陳太后的家人,都跟透明人一樣,從沒出現在奏疏裡,不讓陳太后在宮裡為難;

    李太后也不包庇武清伯李偉一家,動輒訓斥,武清伯李偉現在整日關在家裡聽戲,不是他只想聽戲,是李太后根本不給他方便。

    兩宮太后,更不會干涉朝政。

    讓馮保讀,馮保真的沒法讀,畢竟國朝還是以孝治天下,馮保唸完就得自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