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誰與歸 作品

第五百七十九章 風雨只打飄零客,佛門只渡有錢人。(第3頁)

    李贄在轉移話題,防止這個問題深入,林輔成可不能再說下去了,再說下去就是指斥乘輿,那可是十惡不赦的大罪了,可不是一句不知者無過就可以糊弄過去的。

    第二個問題,引起了一些小聲的討論,似乎充斥著戒尺、訓誡、怒斥等等字眼,其實從小開始,似乎都是這樣的,從小開始,就學會了服從。

    “這又是一個悲劇。”林輔成頗為感慨的說道:“看看吧,伱們還在嘲笑草原邊民的愚昧,被喇嘛廟誆騙,諸位何嘗不是呢,誠然,這些逼迫你們服從的條條框框裡,有一部分的確是為了你們的學業,但這一部分有多少呢?”

    “諸位心裡自然有桿秤,會去秤一秤其中的對錯是非,尊師重道,並沒有錯,但這種容不得一點不同意見的座師們,真的是為了你的學業嗎?”

    李贄嘆了口氣環視四周說道:“如果這些服從性的命令,有半數以上是為了你的學業,請舉手,如果不是,只是為了所謂的權威,請沉默。”

    答案又是一片的沉默,大家無視了黃公子,黃公子是天下少有的權貴,手眼通天,當代大將軍府的紈絝,無論哪個教習先生,都不敢對黃公子如何。

    但大多數的普通人,甚至是勢要豪右,都經歷過這些。

    “兩位大師所言,如同醍醐灌頂,我吳中姚氏,自詡書香門第,詩書禮樂簪纓之家,但以我求學而言,二位大師所言一語中的,若是真的為了我的學業也就罷了,幼時求學聞達之士,此人居然因為小妾難產而亡,洩私憤於我,幼時還不敢對父母言此事,生怕再招致責罵。”海帶大王姚光啟的弟弟姚光銘,站了起來。

    姚家可是皇帝親自圈定遷入京堂的富戶,算是富甲一方的代表,姚光銘讀書尚且如此,其他人就不遑多讓了。

    “到了這國子監,和進了閻王殿沒什麼區別。”姚光銘又抱怨了一句,可謂是口出狂言。

    他已經無意仕途,但是國子監那些個魑魅魍魎們,還掌控著權力,到時候有他們姚家好果子吃,若不是心裡的怨氣實在是太大,也不會如此說。

    閻王殿,封建、等級、恐怖、容不得半句閒言碎語,容不得任何不同的聲音,但凡是讓‘閻王’們有一點不爽,他們動輒扣下去一頂立論輕率、言談虛浮的帽子,這個讓閻王爺不爽的人,立刻就會被排擠,甚至會變得寸步難行起來。

    “閻王殿…”李贄喃喃自語的重複了一遍,看向了林輔成,林輔成也是一臉的茫然。

    他和林輔成都沒有在國子監就學的經驗,李贄二十六歲中舉,二十七歲沒考中進士,立刻就去做了河南做了教諭,沒有在國子監就學,而林輔成乾脆就因為仁和夏氏的迫害,成了罪身,連舉人都沒得考。

    他們都沒有這方面經驗,但這是公共場合,姚光銘如此抱怨,顯而易見不是什麼外號之類的那麼簡單。

    從宗教引申到學閥這個問題,變得極為敏感了起來,大家都選擇了閉嘴。

    在場的讀書人,也只有一個姚光銘仗著家大業大,再加上自己兄長現在是海帶大王,還是晉黨黨魁王崇古弟弟的女婿,才敢說出來。

    姚光啟的確是從姚家切割了出去,但姚光銘真的遭受了什麼冤屈,姚光啟還是要為弟弟討一個公道的。

    也只有姚光銘敢說,其他的人都噤若寒蟬,不敢多數哪怕一句。

    “其實皇家格物院、皇家理工學院,就挺好的,大宗伯對格物一竅不通的外行,負責格物院的行政,外行領導內行,看似不合理,但若是任由格物院發展下去,恐怕也會成為國子監那樣的,針扎不透,水潑不進的鐵屋了。”姚光銘對皇家格物院、理工學院是極為羨慕的,至少那邊行政力量沒有失效,整體環境、氛圍都比國子監要強得多。

    一旦有了對照組,事情就變的簡單了起來。

    姚光銘為何敢對國子監那些閻王爺開炮?其實很簡單,因為權力不再完全被國子監的閻王爺壟斷了,事情發生了變化,所以姚光銘也變的大膽了起來。

    任何地方行政力量失效,都會變成獨立王國,變成鐵屋,這也是大明國朝賤儒過多的原因之一。

    而阻攔朝廷行政力量的,正是儒學士以法三代之上所構建的禮教。

    “其實廣東巡撫王家屏,和他的弟子萬文卿、伍維忠就沒有這些事兒,反倒是萬文卿和伍維忠,常常把王巡撫給氣的半死,悔當初不該收這兩個人入門。”朱翊鈞還是找到了一個例子。

    王家屏和他的兩個活寶弟子,入京路上,就給王家屏氣得不行,幸好這倆人還知道什麼是輕重,沒有在面聖的時候,鬧出什麼亂子來。

    王家屏的寬厚,來源於葛守禮的寬厚。

    “的確,他們這樣的師徒,還是少數。”朱翊鈞又琢磨了下,發現這樣的少之又少,幾乎沒有。

    “宗教,是禁錮,是枷鎖,是人獲得自由的敵人。”當林輔成再次重複這句話的時候,掌聲如同雷鳴一樣。

    聚談還在繼續,談論的問題從宗教,到了自由,再到開海,學子們格外的熱切了起來。

    而前往草原喇嘛廟實地探聞的筆正、學子們越來越多,最終形成了一個五十人前往草原遊學,朱翊鈞思索了片刻,對趙夢祐說了兩句,趙夢祐領命去辦。

    大明皇帝因為節儉沒有提供金錢上的幫助,但是朱翊鈞選擇了出人,從緹騎裡選出了兩百人,負責保護這些前往草原的遊學士子,林輔成壓根就沒有什麼組織活動的經驗,需要人幫忙。

    一旦人數超過了十人就需要一個領隊,一旦人數超過了二十人就要想到吃喝拉撒,眾口難調,一旦人數超過了五十人,考慮的因素會更多,比如生病,比如私自離隊,比如夜不歸宿等等,這樣的行動,就需要進行規劃和組織。

    真的讓林輔成單獨完成這次的遊學,恐怕去的時候還好好的,回卻回不來了。

    朱翊鈞提供了保護和組織,幫助林輔成完成這次的草原遊學。

    兩百人的緹騎,其實已經超過了大將軍府能夠調動的極限,畢竟大將軍府一共就兩百人的鐵林軍,如此超高規格的保護,是為了防止遊學發生意外,畢竟綏遠新闢,馬匪仍然是草原上和野狼一樣嚴重的禍患。

    但凡是林輔成能夠稍微瞭解一點鐵林軍的規格,他就會猜到黃公子到底是何許人也。

    但林輔成還是沒猜出來,朱翊鈞以為他是難得糊塗,但很快朱翊鈞就發現,林輔成是真的沒猜出來。

    手眼通天的黃公子,似乎做出什麼都不是意外,在林輔成眼裡,能搞到官身的黃公子,就是無所不能的存在。

    “黃公子,調動兩百人緹騎保護,這書坊沒這麼多銀子啊,一共就募集了二百兩銀子。”林輔成提出了自己的困難,他怕緹騎太多,銀子不夠用。

    這是銀子的事兒?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