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誰與歸 作品

第四百九十二章 詔曰今日,廢除賤籍(第3頁)

 


    萬曆十年四月十日,天朗氣清,因為風向的關係,西山的煤煙吹不到京師,北大營外的天空碧藍如洗,大明皇帝的車駕,在先導車的引領下,從德勝門緩緩步出,旌旗在烈烈風中捲動,號角聲此起彼伏,龐大的儀仗緩緩的停在了北土城外的校場。
 


    “安心做事就是。”朱翊鈞看著王一鶚笑著說道:“舊事不必重提,徐階,是朕手刃的,朕,問心無愧。”
 


    這就是窮民苦力的樣子!
 


    大環境不同了,王一鶚對徐階的師生情誼,真的大於了國朝振奮和青史留名?
 


    銳卒對政策很瞭解,因為如果京營退役,也可以前往遼東領屯耕營堡,組織墾荒。
 


    姚長興呆滯的看著那人,心裡不是滋味,他雖然不給奴僕銀子,但是管飯,也沒餓著這人,這人就這麼直接走了,甚至沒跟他這個老爺說一句話,問問他的意見。
 


    王一鶚面露幾分痛苦的說道:“陛下,臣是徐階門生故舊,恐有不妥,還是在陛下面前盡忠吧。”
 


    但姚長興太清楚不過了,離開了窮民苦力,離開了這些奴僕,他們再想保持如此優渥的生活,是完全不可能的!
 


    姚長興有些顫抖的將撕掉的賣身契,放進了垃圾桶裡,他忽然閃出了一個想法:大明皇帝是真的節儉,廢紙都要回收再利用,既然如此節儉,為何不做垃圾回收的生意呢!
 


    朱翊鈞若是知道,一定會驚訝,姚長興怎麼知道皇莊也做垃圾回收的買賣的!這可是一筆很大很大的進項!皇帝這點生意,都被看穿了,毫無安全感了。
 


    “朕知道,朕知道。”朱翊鈞笑的更加陽光。
 


    但最終,還是通過了廷議,王一鶚意外的同時,也確信,是陛下獨斷專行了,如果辜負了這份聖恩,恐怕天上地下,再無立錐之地。
 


    “我能去遼東墾荒嗎?我聽別人說,遼東那邊墾荒給田,還能討到婆娘。”一個有些瘦弱手臂有點長,個頭大約六尺的男子,突然開口問道。
 


    徐階鋃鐺入獄之後,王一鶚還去了天牢探望,這也是王一鶚在這個順天府丞的位置上,一坐就是十年的原因,沒有升轉,因為無錯,也沒有外貶。
 


    “萬萬不可啊,陛下。”王一鶚立刻就有點急了,趕忙說道:“罵就罵兩句吧,這賣身契也是真金白銀買的,都掉肉了,還不許人罵幾句了?若是真的打殺,恐怕立刻就是烈火烹油,這廢除賤籍反而推行不下去了。”
 


    小黃門們將天語綸音逐級傳下,三百二十人大漢將軍整齊劃一的齊聲喝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今日,廢除賤籍,欽此!”
 


    有用嗎?你皇帝就是下再多的旨意,就是把賣身契全都收繳毀掉,這些個賤籍們,不還是要在他們家做工,地位和過去有什麼區別嗎?他們不依靠勢要豪右能有安穩生活?
 


    張宏抓著兩個中書舍人的手,不讓他們寫下不該寫的內容,兩位中書舍人非常配合的入廁去了。
 


    這些個窮民苦力的存在,不就是為了伺候老爺們優渥生活的存在嗎?
 


    姚長興將第一沓賣身契拿了起來,笑著說道:“以後啊,我就不是你們老爺了,你們想去哪兒,就去哪兒,想做什麼,就做什麼,我沒有身份再攔著你們了。”
 


    區區致命題!
 


    王崇古為難人的手段,著實是讓人難堪,這文華殿上,就這麼直接了當的問了出來。
 


    坐在皇帝旁邊的張居正、王崇古,彼此眼神交匯,都露出了一個笑容,大明,蒸蒸日上的感覺真好。
 


    “我沒有問題了。”王崇古聽完了回答,不再追問。
 


    王一鶚甚至沒犯過任何的錯,就因為是徐階的門下,就棄之不用,朱翊鈞覺得可惜。
 


    這對窮民苦力,十四萬的賤籍而言,今日就是新生的日子,誠然他們不會馬上就能夠適應自己不再是別人奴僕這一身份的轉換,但希望的曙光,在漆黑的夜裡,如同朝陽劃破了黑暗。
 


    “須知,這六兩銀子,不是直接給銀,是農具和口糧,若在遼東滿三年,六兩折半,每年還糧七鬥,仍須知,遼東略顯苦寒。”
 


    強人身依附,就是自由的敵人。
 


    朱翊鈞在三天後才見到了王一鶚,王一鶚真的忙到暈頭轉向,三天一共睡了七個時辰,才算是加班加點,把三萬四千丁口送往了遼東,由京營銳卒四名千戶帶領,薊鎮軍兵三千人護送,前往遼東墾荒。
 


    王一鶚走後,王崇古看了眾人一圈,才笑著說道:“我問過之後,反倒是覺得,王一鶚可用,為人弟子尊師重道,徐階門下四百人,去探望者僅王一鶚一人,反而說明問題了,王一鶚他有理性,知道什麼能做該做,什麼不能做,不該做。”
 


    紙張回收再造紙,可是毛呢官廠的另外一個重要營收的項目,因為切碎的紙張在白土水中浸泡後,就可以再次做成紙,即便是紙張不夠光潔,不夠白皙,頂多比草紙好一點,但三級學堂使用完全夠用了。
 


    “臣告退。”王一鶚已經很清楚了,文華殿內的廷議,氛圍並不融洽,大明臣工們對王一鶚的疑慮寫在了臉上,是陛下力保。
 


    “陛下,大明不缺人。”張居正言簡意賅的表達了自己的看法,這也是他一貫的態度,看他對王崇古的忌憚就看出來了。
 


    去哪兒還不是皇帝說了算?但朱翊鈞要徵求王一鶚的意見,看看他有沒有心儀的地方。
 


    朱翊鈞同意了王一鶚的請求,代表著皇帝行使皇權對王一鶚的行為進行了支持,如果釀成民變,其後果不堪設想,大明京師,天下首善之地,鬧出民亂來,才是笑談。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那便用他。”朱翊鈞最終為這次廷推劃上了句號,這次真的是欽點,朱翊鈞頂著廷臣們的普遍反對,強行通過了重大人事任免。
 


    萬一,張居正的意思是,萬一王一鶚對徐階之死,懷恨在心呢?徐階之死,孫克毅兩兄弟、汪道昆、沈一貫、徐渭這些為胡宗憲平反奔走的人有多高興,徐階的死黨就有多悲傷。
 


    京營銳卒把手中的戚家長刀往旁邊一挎,平靜的說道:“當然可以,要前往遼東,要到順天府衙門下轄的廣濟寺領取路引,憑照川資,有棉衣兩件、川資(遷移路費)以及安家、置辦農具的銀兩六兩,自便置屯耕種,還免其賦稅三年。”
 


    “為人弟子,已知大勢已去,恩師不日就將離去,自然要去探望。”王一鶚反覆斟酌後,還是說了實話,全天下人都知道王一鶚是徐階最看好的門下,徐階倒黴的時候,王一鶚為了避禍不去探望,他王一鶚就不必再做人了。
 


    但朱翊鈞不認為自己日子苦,身邊一大堆的宮婢伺候,出行身後跟著一大堆的尾巴,這還是樸素?節儉是節儉,但不是日子苦,這是有本質區別的。
 


    離開了鄉賢縉紳、勢要豪右,就不知道自己活著是為什麼的存在!
 


    “廣濟寺若是不知在哪兒,站我身後,此地事了後,我帶你前往,要攢夠三千人,才會銳卒遣兵護送。”
 


    徐階案,是萬曆四大案之一。
 


    沒有人問過他王一鶚對於徐階案的看法,王一鶚心裡有委屈。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