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誰與歸 作品
第四百八十四章 到底是誰帶壞了陛下?(第3頁)
而且掀起民亂的惡果除了噁心一下皇帝,一定會加速地方工兵團營的組建,而工兵團營的生產方式,會碾壓的、劇烈的改變舊有的、封建的、強人身依附的生產關係,這對舊貴們而言,還不如磕頭當忠臣,至少陛下的變法,還是以穩定為主。
三經廠出品,就是陛下給王謙立的字據,出了事皇帝兜著。
王崇古本身是個保守派,他不想撕破臉,那樣大家都不體面,被罵幾句,陛下不准他的致仕奏疏,屁事沒有。
萬曆十年三月二十日,王崇古終於忙完了西山煤局、永定官廠三逢三必回到了京師,在打算倒王的言官,群情激奮準備討伐王次輔的時候,京官們驚訝的發現,自己後院失火了。
“爹就我這一個兒子了,捨不得的。”王謙信心十足,這是實踐證明過的。他笑容滿面的說道:“父親之前還追了孩兒兩條街,老當益壯,寶刀未老,我給父親物色了兩個波斯美人,已經送到父親房裡了。”
而王崇古給出的辦法是更多的物質,張居正給出的辦法是更多的貨幣,這並不是誰優誰劣的問題,沒有張居正的新政,行政力量沒有恢復,王崇古想做什麼都是白瞎。
王謙十分肯定的說道:“你那點家產才有多少啊,我在陛下那兒存了112萬銀,在燕興樓購入了五十萬銀的綏遠馳道,不出意外的話,孩兒到父親這個年紀,應該比父親富的多的多。”
第三個矛盾則上層建築和下層基石之間的文化矛盾,新政主要惠及到了肉食者,松江學派自由派的變革,代表著肉食者們在新政獲利,張居正在分配卷,對這個問題討論的已經非常清楚了,同樣承受變法的陣痛,但肉食者獲利更多的情況下,窮民苦力就成為了犧牲品。
王謙左右看了看低頭說道:“第一期妖書就是教訓,上面明晃晃的寫著 ,一旦這些清流還喋喋不休,第二期就會刊印了,已經雕版了,要是這幫清流還是死不要臉,陛下就會請海瑞出馬了。”
普查丁口和廢除賤籍,是請均田役疏的一部分。
大明皇帝遠在天邊,舊貴的糧倉就在眼前,流民的數量過多,揭竿而起的時候,舊貴先死就成了必然。
“兒啊,何必呢。”王崇古忙完了三逢三必後,請假休沐了一日,修養精神,他歲數不小了,高強度的工作確實很累,但再累也沒有心累,王崇古是個活生生的人,偶爾也會有些迷茫。
一個皇帝保護一個臣子,甚至不用動用行政力量,就可以保護的極好,這更加堅定了王謙對威權的崇拜,王謙始終是個威權的信徒,他不信大明律,只信皇帝的承諾,哪怕是皇帝不去履行承諾。
舊貴們更不願意掀起‘民亂’來抵抗,比如進一步加高地租,促使佃戶脫離田畝成為流民,增加社會的不穩定性,這是物理距離造成的。
開海,是海商們不想討論的問題,利益過於龐大,不如維持現狀,還是讓潞王繼續在京堂胡鬧吧,左右不過是一個親王,又不是陛下。
在所有人都覺得王崇古好欺負,打算落井下石的時候,王崇古似乎反擊了。
他拿起了一本奏疏,打開看了看,拿起了硃筆硃批道:“都察院總憲海瑞、李幼滋聯合吏部尚書張居正上奏,詔黜刑部江西司員外郎艾穆等共二百六十四員。”
“像海瑞這樣不貪不腐的真清官、真清流,咱大明有幾個?”
海瑞立刻就聞到了味兒,田不會無緣無故的出現,也不會無緣無故的消失,那麼這六百萬畝田海瑞要問個究竟。
對此,他非常有信心,綏遠馳道現在並沒有暴漲,但他看好長期,一旦大明蒸汽機的匹數開始快速發展,綏遠馳道的票證價格,會以一種驚人的速度飆升。
這一次大規模的詔黜導致官場大地震的是江西,去年,江西六十六州縣官民塘池原額之外,丈出地六萬一千四百五十九頃五十四畝,合計615萬畝的良田被丈量了出來。
大明三年才三百名進士,這二百六十四名裡就有五十四人是進士,剩餘的為舉人,褫奪官身功名,是萬曆年間罷官的標準流程,滾蛋回家的人,不再享受稅賦和司法特權,無法成為鄉賢縉紳。
“好好的海剛峰,日後被罵作是酷吏了,都是朕的錯,朕沒用好這把神劍。”
常用的落水這種過時的手段,就顯得非常稚嫩了。
從連章彈劾王崇古、雜報對王崇古的瘋狂反對,就可以看出,對於朝廷手太長、管太寬、管太嚴這種事,士大夫階層爆發出的巨大不滿。
自己這麼衝鋒陷陣,真的值得嗎?
皇帝恩准了王崇古的請假,王崇古睡到日上三竿,醒來的時候,才看到了這份妖書。
這些年,海瑞這把神劍,是大明反腐抓貪第一人,吏部那邊考成察覺到下下等,海瑞都會查一查,一般情況下下等的官員,都有問題,海瑞的好名聲,都被朱翊鈞這個皇帝給敗壞了。
大明真的太大了,包容性很強,容得下這兩個主張。
朱翊鈞硃批了海瑞的奏疏,硃批:[總憲在朝,氣象巖巖,端方特立,諸臣僚多疾惡之,無與立談,總憲功在社稷,些許雜音,不必理會,朕知愛卿骨鯁正氣。]
海瑞放心衝,朕在後面鼎力支持!
“挺好。”王崇古伸了個懶腰,覺得自己有用不完的精力,他死了,陛下應該不會去倒他的墓碑洩憤,做的事不是沒有意義!
王崇古鬥不過張居正,更鬥不過有陛下支持的張居正,現在,他王崇古也有來自陛下的支持了。
朱翊鈞萬曆元年把海瑞詔回朝中,其實是拿海瑞擋言官的喋喋不休,當海瑞開始反腐之後,朱翊鈞意識到這把神劍,給大明這個死氣沉沉的官場,狠狠的注入了一股完全不同的風氣,這股風氣就叫骨鯁正氣。
“陛下做的?”王崇古一個激靈,猛地坐了起來,這真的是腰不酸了,腿不疼了,精神抖擻,心裡那點迷茫,立刻煙消雲散了。
“也是,帝師是他張居正,陛下的德行理應由太傅去勸諫,跟咱們沒關係。”王崇古放鬆了下來,他又不是帝師,當初範應期和王家屏去教皇帝,被皇帝問的說不出話來,這都是明文記載的,王崇古沒教過,春秋論斷,也不是他王崇古的錯。
妖書很快從京師傳到的南衙,而後傳遍了大江南北,信息流通的速度在加快,除了京堂的黑料,南京都察院御史們,也是飽受困擾,因為南京刊行本的黑料,是南京科道言官的,一模一樣的二十位,也算是因地制宜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