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誰與歸 作品

第四百五十三章 天與不取,反受其咎(第3頁)

    借貸利息根本上是一種基於階級的剝削,即金錢從來不會對窮人打開大門,甚至連個窗口都不會打開。

    松江學派那些推崇完全自由的遮奢戶、名門望族、筆正、經紀買辦,就是完全蟄伏在了金錢的面前,金錢就像是現實世界的神一樣,無所不能,松江學派的出現和現在收穫了無數的擁躉,其實也是對白銀本質的思索,不過這個思辨的過程中,他們逐漸淪為了金錢的奴隸,完全拜倒在了金錢的威能之下。

    不得不說,大明明公這種生物,某種意義上,是超凡生物,即便是在不知道自己到底在疑惑什麼的情況下,即便是在這些金錢奴隸的不斷鼓譟之下,依舊可以尋找到問題的答案,這種名叫不惑,就是明公的超凡。

    但這種超凡能力是隱形的,想要表現出來需要的條件是極為苛刻的,但凡是任何一個條件無法滿足,就會隱藏,需要政通人和,需要大勢所趨,需要表達,需要的條件實在是太多太多了,一如勞動的商品性,只有在交換的時候才會表現一樣。

    “老農思維。”朱翊鈞笑著對馮保說道:“不過,大臣們這種老農思維,朕是十分認可的,松江學派最好不要在朕面前唸經。”

    “陛下是要有理有據的反駁他們嗎?”馮保有些疑惑的問道。

    朱翊鈞擺了擺手,笑著說道:“不,朕會完全認可這個學說,既然說是完全的自由,那朕仗著兵強馬壯,直接把他們搶的一乾二淨,都納為己有,豈不妙哉?”

    “真是美妙的世界。”

    “啊?”馮保表情有些愕然還有些呆滯,他立刻完全明白了陛下的意思,當皇權在完全自由派的幫助下,完全掙脫了身上的束縛和枷鎖,百無禁忌之時,恐怕這些推崇完全自由派的名門望族,就是第一個倒黴蛋!

    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難不成指望大魚不吃魚不成?

    馮保由衷的說道:“陛下是懂自由的。”

    在封建帝制之下,尤其是掌控了武力的皇帝面前,大談完全自由,和找死又有什麼區別呢?

    朱翊鈞又拿出一本奏疏來,看了半天,不確信的看著署名,呆滯的說道:“咱大明官員,都這麼喜歡翻燒餅的嗎?”

    “這個…情況發生了變化。”馮保只能如此解釋。

    是都察院的科道言官兵科給事中張鼎思的一本奏疏,這本奏疏裡,張鼎思等人,大聲疾呼,京師到大同,大同到河套的馳道,必須修,馬上修,不修不行,一刻都不能等!戰爭還沒結束,也要修!

    在此之前,科道言官們是反對修馳道的主力,他們對綏遠王化忌諱莫深,甚至不同意征伐,這方面是精算風力的影響。

    朱翊鈞將這種前面反對,現在支持,反覆的行為稱之為翻燒餅,就跟燒餅在爐子裡需要翻面一樣,自己扯自己的嘴巴子,和迴旋鏢是完全不同的,迴旋鏢是別人用自己說的話來反駁,而翻燒餅是自己反對自己過去的言論。

    科道言官們之所以翻燒餅,出現這種變化,是因為山西大同和榆林以北的東勝縣,發現了大量的煤礦,而且是那種極易開採的露天煤礦,在東勝縣盆地的東北邊緣,煤田構造輪廓為一個東部隆起,西部凹陷,走向近似南北,向西傾斜的一個煤山,是真正的煤山。

    麻貴的奏疏裡,將這個煤山稱之為,取之不盡用之不竭,而從隨軍的文書,三角繪側法之下,勾勒出了這個煤山的輪廓。

    所以,科道言官立刻一反常態,從反對修建通往河套的馳道,改為了鼎力支持。

    柴米油鹽,柴字當頭,這柴素來利厚,這哪裡是煤山,分明就是金山!

    大明對河套其實缺乏瞭解,對河套地區實際統治,要追溯到了隋唐時候了,朔方郡、五原郡、榆林郡了。

    “他們想修?朕沒錢,國帑也沒錢。”朱翊鈞批閱了奏疏,下章內閣研究,搖頭說道:“真的是一群見錢眼開的傢伙,如此反覆,簡直沒有任何德行可言,按這個張鼎思的說法,現在就徵調民夫修馳道,立刻就調,馬上就修。”

    “現在就徵調,去幹什麼?馳道籌措,需要去驗看水文,勘測地理,找到合適的路去修,光是工部進行籌備就要數月之久,崇古馳道從王崇古提出之後,一直到半年後才開始動工,這還是在大明京畿修到山海關。”

    朱翊鈞是深切知道工程的難度,尤其是這種大工程,朱棣修奴兒干都司的官道驛路,就修了十四年時間,從永樂三年開始,一直修到了十七年,才算是結束。

    五體不勤的大明讀書人,總是枉顧現實的提出完全不切實際的目標。

    煤山當然誘人,大明皇家格物院的格物博士隨軍,繪測河套地區的水文地理,大軍征伐基本安定之後,才能修這個馳道,當然麻貴已經安置了一批俘虜,在東勝露天煤礦進行前期開採和礦場籌建。

    “陛下,王次輔來了。”小黃門匆匆走了進來稟報著。

    “宣。”

    “參見陛下,大好事啊,陛下,大好事!煤,數不盡的煤!”王崇古兩眼都在放光,作為西山煤局的總辦,王崇古太清楚煤山=金山了,他太清楚這對大明意味著什麼了。

    “免禮,朕已經知道了,不急不急,坐下緩緩。”朱翊鈞示意王崇古稍安勿躁。

    朱翊鈞猶豫了下,抖了抖袖子,從袖子裡拿出了一本塘報,這是墩臺遠侯的塘報,王崇古是次輔和刑部尚書,是無權過問墩臺遠侯情報的。

    “戚帥率本部行軍至豐州,在陰山以北三百里,發現了一個金銀銅山。”朱翊鈞將手中的塘報遞給了王崇古,同時示意張宏去取了一樣東西。

    王崇古顫抖的打開了手中的奏疏,看了許久,情不自禁的說道:“臥…的老天爺,真的有個金山嗎?”

    大明腹地缺銅貧銀少金,王崇古被這份塘報震驚到了極點,按照塘報所奏內容,這真的是一座金山!

    “這是墩臺遠侯帶回來的臥馬金,大概一斤三兩,是墩臺遠侯探聞瓦剌西進,躲避瓦剌斥候時在山澗裡發現的一塊天然的金塊,質地不純。”朱翊鈞拉開了桌上的紅色綢緞,露出了裡面的臥馬金,這個天然金塊長得像臥著的馬匹,因此得名。

    這個墩臺遠侯將金塊交給了戚繼光,戚繼光急報送回了京師,那片地方,也被戚繼光命名為了臥馬崗。

    隨軍的格物博士前往尋龍分金,就是尋找苗引,被叫尋龍,就是尋找礦脈的大龍,發現臥馬崗這個地方,不僅僅有金,還有銀、銅,二十里外還有一片高品位的露天煤礦。

    王崇古猛地站了起來,攥著拳頭大聲的說道:“陛下啊,天與不取,反受其咎!陛下,下旨修路吧!”

    不怪王崇古反應如此激烈,朱翊鈞收到塘報的時候,也不比王崇古好多少。

    (臥馬崗位置[今奧尤陶勒蓋金銅礦])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