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誰與歸 作品
第九十六章 公與私,根本難不倒元輔先生!(第2頁)
張居正在藉著嚴嵩來確定公與私的定義。
關於君國一體的話,張居正也只能言盡於此,懂的都懂,不懂張居正也沒辦法細說。
作為攝政之人,他大聲喊出君國並非一體,一就是一,二就是二這種話來,怕是明天就跟高拱一個下場了。
張居正並不打算謀朝篡位,所以話到了嚴嵩忠君而不體國,就夠了,再細說,就是不能觸碰的滑梯了。
“何為公?”朱翊鈞聽明白了張居正的意思,他能聽懂,一就是一,二就是二,本身就是朱翊鈞問張居正何為孝,長幼尊卑為孝的時候,區分君父一體時候說出來的。
張居正露出了一個輕鬆的神情,陛下得虧沒有繼續深挖君國是否一體的問題,而是問起了公的定義。
小皇帝是極其不負責任的,掄起赤子之心、純白至質的大錘,敲碎了張居正不惑之年建立的堅實的認知世界,卻不負責重建,讓張居正一個人艱難探索而重建。
要是小皇帝非要糾纏這君父、君國是否一體的事兒,張居正就打算直接不幹了,這講筵誰愛來誰來!
問!問!問!那是能問的東西嗎!
張居正端起了手,他對公已經有了明確的定義,雖然這個過程很是艱難,但是國事凋零,給了他很多的例子去觀察,去確定這個概念,就變的輕易而簡單。他笑著說道:“《易·繫辭上》曰::方以類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
“《戰國策·齊策三》曰:物以類聚,人以群分。”
“人們總是把有著相同特徵的事物歸為一類,比如馬,有後山馬、駑馬、騏驥、千里馬、大宛馬,但它們都是馬。”
“而人們也總是因為地域、親朋、志向、品行、愛好等等成為一個個的群體,這就是人以群分。”
“《論語·衛靈公》曰:君子矜而不爭,群而不黨。”
“所以,公就是群,但群不是公。”
朱翊鈞聽聞疑惑的說道:“公既然是群,為何群不是公呢?”
張居正想了想說道:“臣要解釋清楚這個問題,需要就徐階之案為例。”
“徐璠和徐階是父子,華亭徐氏是一家,這是群,面對朝廷旨意之時,徐階或者說徐家,只能還田,否則斧鉞加身。”
“而華亭徐氏、大石頭沈氏、崑山顧氏,又是一個群,他們是松江府的縉紳,他們彼此姻親兩百年之久,對於朝廷查清楚侵佔並要求還田的政令,是願意付出一定代價的還田的,比如拿到船引開海,因為徐氏、沈氏、顧氏,本身就有布莊和糧莊,他們在開海事中佔據了有利地位。”
“而南衙地面十四府的縉紳又是一個群,他們彼此遙相呼應,相映成林,彼此默契,對於朝廷的清理侵佔事,是極為牴觸的,因為只要有改變,就會有損失,很有可能在海貿事中,過往地位不在,他們極為抗拒而不肯妥協,所以徐璠殺人傷人。”
“所以,大明有各式各樣、林林總總的群,所有的群,構成了一個整體,那就是公。公是群,但群不是公。”
張居正覺得自己講的太過於複雜了,小皇帝能不能清楚的明白他對公的定義,讓他比較擔心。
朱翊鈞想了想說道:“就是包含與被包含的關係嗎?公包含群,群被包含在公之內。”
“先生以一家一戶為一群而論,擴展為了公。”
“朕德涼幼衝,不知所云,也試著舉例。”
“朕和雲南邊方的冉氏女子都為大明人,我們的關係就是同宗同族同國,當有人傷害到了大明的利益時,比如南衙縉紳這個群,侵佔田畝,導致朝廷稅賦不足,無力安定天下,大明顛沛,朕和冉氏女子的利益,都受到了傷害。”
“在這個過程中,縉紳這個群,這個關係更為簡單的群,傷害到了關係更為複雜的天下的公。”
“當群因為關係進一步擴大的時候,公在上,而群在下。”
“相比較一家一戶的群,城中一坊城外一里(一百一十戶為一里)為公;相比較城中一坊或者城外一里為群,縣州為公;相比較縣州為群,則府道為公;相比較府道為群,則天下為公。”
“天下為[we公也。”
張居正聽聞陛下這個根據關係的複雜程度,累層遞進確定群和公具體而明確定義的時候,心服口服的說道:“陛下睿哲英明,人以群而分,公為群,而群非公;公大而群小,公在上,而群在下,天下為[we公。”
人是群的基本構成單元,根據關係,可以把人劃分為一個個的群。
而關係更復雜涉及到的人更多的大群,向下包含關係簡單、涉及到的人更少的小群。
最大的大群就是天下,包含了天下人,這就是天下最大的公,天下為公。
一旦解釋清楚了公,與之相對應的就是私。
朱翊鈞想了想說道:“兩廣總督殷正茂驅逐了小佛郎機人是為公,而兩廣縉紳為了做買賣,聯合小佛郎機人,輸賄給廣東海道副使汪柏、都指揮使黃慶竊居濠鏡為私。”
“殷正茂言給小佛郎機人加稅,為公,萬士和為每到商議到有可能損害縉紳利益時胡攪蠻纏,為私。”
“工部拒絕武清伯索要銀錢修房,為公,孃親為了四千兩銀子問國帑要錢給武清伯修房子為私。”
“朝廷為天下稅賦清理南衙十四府七萬頃田,為公,徐氏、沈氏、顧氏等螳臂當車,為私。”
“這麼一說的話,小佛郎機人加稅是公事,就不該供養宮中私帑,理應入國帑;而宮中也不該拿戶部的錢賞賜武清伯,讓戶部背這個虧空和窟窿。這都是賄政之弊,恐有姑息之患。”
張居正一愣,自己又被迴旋鏢給擊中了!
徐階說的吏治上賄政之大弊和姑息之大弊,是抄襲張居正在嘉靖三十二年的《論時政疏》,這兩句是他張居正提出來的,現在,被皇帝用迴旋鏢打在了張居正的身上。
殷正茂的懲罰性關稅供養皇帝是賄賂皇帝,為的就是皇帝姑息張居正。
這小皇帝,多少有點不知好歹了!窮的都到外廷討飯吃了,還一副大義凜然,道貌岸然的樣子!
張居正想了想說道:“陛下,臣是循吏,一切以成事為主,矛盾存在於萬物之中,沖和為宜,形而上的認知,往往和形而下的踐履之實為矛盾,臣為踐履之實為準,殷正茂為臣之門下,遠在極南,若是加稅不供養陛下,恐天下非議。”
小皇帝是小常有理,張居正是大常有理,就你小皇帝會迴旋鏢,他張居正就不會迴旋鏢了嗎?
矛盾說可是以楊博君子還是小人問題延伸出來的問題,具體事情具體分析,可是皇帝陛下的金口玉言!
“君國一體,君父一體,天下為公,殷正茂有恭順之心,王國光也有恭順之心。若是殷正茂不把加稅給宮裡,他在極南時日無多,恐無法安定極南;若非張誠為天使決斷,國帑今年也不會多這十二萬一千兩銀子,進退有度。”張居正再俯首說道。
君主就是天下,天下就是君主,這是形而下的踐履之實,張居正他不倚著皇權,做不成事兒,張居正太清楚這一點了,就以張四維還朝之事為例,若不是小皇帝以貌寢為由不肯讓張四維回來,張居正也只能看著張四維回朝,做《世宗實錄》的副總裁,等到修成的那天入閣。
張四維入了閣,那張居正做事,還能對晉黨窮追猛打?
這就是目前天下的基本格局,張居正劃出了條線,君國一體,君父一體,皇帝威福之權不可觸犯,日後奏對,不能越過這條線,越過之後,張居正就會閉嘴。
“公私之分,先生鞭辟入裡,乃不器大才也。”朱翊鈞認真想了想說道:“朕剛才所言,和清流很像,不腳踏實地,高談闊論,不基於事實說話了,謝先生教誨。”
“臣愧不敢當。”張居正趕忙回禮。
張居正想了想俯首說道:“陛下,鹽徒拒捕,海風覆舟,在往時誠為常事,然,今日清丈查侵佔有不平之鳴也,惡人欺隱,自為私之心重,故與人謀害。要之主上睿明,揆度事理,衡鑑明允,其輕重予奪,必不有乖於情法之中。”
小皇帝知道張居正說的是什麼意思,大意就是南衙諸官被潑髒水,有人在刻意汙衊罷了,張居正也是怕小皇帝對這一眾大臣產生了猜忌之心,故此說明。
朱翊鈞露出了一絲溫和的笑容說道:“那就繼續講筵吧。”
關於君國一體的話,張居正也只能言盡於此,懂的都懂,不懂張居正也沒辦法細說。
作為攝政之人,他大聲喊出君國並非一體,一就是一,二就是二這種話來,怕是明天就跟高拱一個下場了。
張居正並不打算謀朝篡位,所以話到了嚴嵩忠君而不體國,就夠了,再細說,就是不能觸碰的滑梯了。
“何為公?”朱翊鈞聽明白了張居正的意思,他能聽懂,一就是一,二就是二,本身就是朱翊鈞問張居正何為孝,長幼尊卑為孝的時候,區分君父一體時候說出來的。
張居正露出了一個輕鬆的神情,陛下得虧沒有繼續深挖君國是否一體的問題,而是問起了公的定義。
小皇帝是極其不負責任的,掄起赤子之心、純白至質的大錘,敲碎了張居正不惑之年建立的堅實的認知世界,卻不負責重建,讓張居正一個人艱難探索而重建。
要是小皇帝非要糾纏這君父、君國是否一體的事兒,張居正就打算直接不幹了,這講筵誰愛來誰來!
問!問!問!那是能問的東西嗎!
張居正端起了手,他對公已經有了明確的定義,雖然這個過程很是艱難,但是國事凋零,給了他很多的例子去觀察,去確定這個概念,就變的輕易而簡單。他笑著說道:“《易·繫辭上》曰::方以類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
“《戰國策·齊策三》曰:物以類聚,人以群分。”
“人們總是把有著相同特徵的事物歸為一類,比如馬,有後山馬、駑馬、騏驥、千里馬、大宛馬,但它們都是馬。”
“而人們也總是因為地域、親朋、志向、品行、愛好等等成為一個個的群體,這就是人以群分。”
“《論語·衛靈公》曰:君子矜而不爭,群而不黨。”
“所以,公就是群,但群不是公。”
朱翊鈞聽聞疑惑的說道:“公既然是群,為何群不是公呢?”
張居正想了想說道:“臣要解釋清楚這個問題,需要就徐階之案為例。”
“徐璠和徐階是父子,華亭徐氏是一家,這是群,面對朝廷旨意之時,徐階或者說徐家,只能還田,否則斧鉞加身。”
“而華亭徐氏、大石頭沈氏、崑山顧氏,又是一個群,他們是松江府的縉紳,他們彼此姻親兩百年之久,對於朝廷查清楚侵佔並要求還田的政令,是願意付出一定代價的還田的,比如拿到船引開海,因為徐氏、沈氏、顧氏,本身就有布莊和糧莊,他們在開海事中佔據了有利地位。”
“而南衙地面十四府的縉紳又是一個群,他們彼此遙相呼應,相映成林,彼此默契,對於朝廷的清理侵佔事,是極為牴觸的,因為只要有改變,就會有損失,很有可能在海貿事中,過往地位不在,他們極為抗拒而不肯妥協,所以徐璠殺人傷人。”
“所以,大明有各式各樣、林林總總的群,所有的群,構成了一個整體,那就是公。公是群,但群不是公。”
張居正覺得自己講的太過於複雜了,小皇帝能不能清楚的明白他對公的定義,讓他比較擔心。
朱翊鈞想了想說道:“就是包含與被包含的關係嗎?公包含群,群被包含在公之內。”
“先生以一家一戶為一群而論,擴展為了公。”
“朕德涼幼衝,不知所云,也試著舉例。”
“朕和雲南邊方的冉氏女子都為大明人,我們的關係就是同宗同族同國,當有人傷害到了大明的利益時,比如南衙縉紳這個群,侵佔田畝,導致朝廷稅賦不足,無力安定天下,大明顛沛,朕和冉氏女子的利益,都受到了傷害。”
“在這個過程中,縉紳這個群,這個關係更為簡單的群,傷害到了關係更為複雜的天下的公。”
“當群因為關係進一步擴大的時候,公在上,而群在下。”
“相比較一家一戶的群,城中一坊城外一里(一百一十戶為一里)為公;相比較城中一坊或者城外一里為群,縣州為公;相比較縣州為群,則府道為公;相比較府道為群,則天下為公。”
“天下為[we公也。”
張居正聽聞陛下這個根據關係的複雜程度,累層遞進確定群和公具體而明確定義的時候,心服口服的說道:“陛下睿哲英明,人以群而分,公為群,而群非公;公大而群小,公在上,而群在下,天下為[we公。”
人是群的基本構成單元,根據關係,可以把人劃分為一個個的群。
而關係更復雜涉及到的人更多的大群,向下包含關係簡單、涉及到的人更少的小群。
最大的大群就是天下,包含了天下人,這就是天下最大的公,天下為公。
一旦解釋清楚了公,與之相對應的就是私。
朱翊鈞想了想說道:“兩廣總督殷正茂驅逐了小佛郎機人是為公,而兩廣縉紳為了做買賣,聯合小佛郎機人,輸賄給廣東海道副使汪柏、都指揮使黃慶竊居濠鏡為私。”
“殷正茂言給小佛郎機人加稅,為公,萬士和為每到商議到有可能損害縉紳利益時胡攪蠻纏,為私。”
“工部拒絕武清伯索要銀錢修房,為公,孃親為了四千兩銀子問國帑要錢給武清伯修房子為私。”
“朝廷為天下稅賦清理南衙十四府七萬頃田,為公,徐氏、沈氏、顧氏等螳臂當車,為私。”
“這麼一說的話,小佛郎機人加稅是公事,就不該供養宮中私帑,理應入國帑;而宮中也不該拿戶部的錢賞賜武清伯,讓戶部背這個虧空和窟窿。這都是賄政之弊,恐有姑息之患。”
張居正一愣,自己又被迴旋鏢給擊中了!
徐階說的吏治上賄政之大弊和姑息之大弊,是抄襲張居正在嘉靖三十二年的《論時政疏》,這兩句是他張居正提出來的,現在,被皇帝用迴旋鏢打在了張居正的身上。
殷正茂的懲罰性關稅供養皇帝是賄賂皇帝,為的就是皇帝姑息張居正。
這小皇帝,多少有點不知好歹了!窮的都到外廷討飯吃了,還一副大義凜然,道貌岸然的樣子!
張居正想了想說道:“陛下,臣是循吏,一切以成事為主,矛盾存在於萬物之中,沖和為宜,形而上的認知,往往和形而下的踐履之實為矛盾,臣為踐履之實為準,殷正茂為臣之門下,遠在極南,若是加稅不供養陛下,恐天下非議。”
小皇帝是小常有理,張居正是大常有理,就你小皇帝會迴旋鏢,他張居正就不會迴旋鏢了嗎?
矛盾說可是以楊博君子還是小人問題延伸出來的問題,具體事情具體分析,可是皇帝陛下的金口玉言!
“君國一體,君父一體,天下為公,殷正茂有恭順之心,王國光也有恭順之心。若是殷正茂不把加稅給宮裡,他在極南時日無多,恐無法安定極南;若非張誠為天使決斷,國帑今年也不會多這十二萬一千兩銀子,進退有度。”張居正再俯首說道。
君主就是天下,天下就是君主,這是形而下的踐履之實,張居正他不倚著皇權,做不成事兒,張居正太清楚這一點了,就以張四維還朝之事為例,若不是小皇帝以貌寢為由不肯讓張四維回來,張居正也只能看著張四維回朝,做《世宗實錄》的副總裁,等到修成的那天入閣。
張四維入了閣,那張居正做事,還能對晉黨窮追猛打?
這就是目前天下的基本格局,張居正劃出了條線,君國一體,君父一體,皇帝威福之權不可觸犯,日後奏對,不能越過這條線,越過之後,張居正就會閉嘴。
“公私之分,先生鞭辟入裡,乃不器大才也。”朱翊鈞認真想了想說道:“朕剛才所言,和清流很像,不腳踏實地,高談闊論,不基於事實說話了,謝先生教誨。”
“臣愧不敢當。”張居正趕忙回禮。
張居正想了想俯首說道:“陛下,鹽徒拒捕,海風覆舟,在往時誠為常事,然,今日清丈查侵佔有不平之鳴也,惡人欺隱,自為私之心重,故與人謀害。要之主上睿明,揆度事理,衡鑑明允,其輕重予奪,必不有乖於情法之中。”
小皇帝知道張居正說的是什麼意思,大意就是南衙諸官被潑髒水,有人在刻意汙衊罷了,張居正也是怕小皇帝對這一眾大臣產生了猜忌之心,故此說明。
朱翊鈞露出了一絲溫和的笑容說道:“那就繼續講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