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誰與歸 作品
第七十九章 罵了他,他還得謝謝咱們(第3頁)
全浙會館,連馬芳都能去,因為譚綸作為大司馬,開口為馬芳說話,以折衝之功,給馬芳開罪,讓馬芳在輸賄案中,得以全身而退,雖然去了大同左都督的官職,這不很快就回京了嗎?
譚綸作為恩人,馬芳高低要去譚綸的會館裡道個謝,磕個頭去。
但是張四維不能去,張四維沒有官身。
這右邊一巴掌,則是更重,扯得晉黨正在失去本來的作用,浙黨正在凝聚,可以權衡張黨勢力在崛起,浙黨這個勢力一旦根深蒂固,晉黨失去了所有的作用。
人不能一無是處,一點用也沒有,不然,終究是會被清汰的。
“謝元輔先生提點,我知道輕重了,天色已晚,就不耽誤元輔先生前往全浙會館了。”張四維又被扯了兩巴掌,他恨意滔天,但是卻不能做什麼,還是得道謝。
“送客。”張居正也沒站起來,讓門房過來把張四維引出去便是。
遊七有些面色奇怪的說道:“先生讓這東西上門,是為了把罵他醜的這個是非因果,攬到自己身上嗎?”
“一部分,主要是為了罵他。”張居正說道:“敢動我的人,先是刺王殺駕案汙衊戚帥,而後是陸樹聲,再之後是李樂,我讓他進門,主要是為了羞辱於他。”
遊七這才瞭然,笑著說道:“他拿著銀子上門討罵,咱們罵了他,他還得謝謝咱們呢。”
張居正眼睛微眯說道:“我還要殺了他。”
這是張居正第一次如此明確的而清楚的表態,要把張四維屈辱的死掉,要把晉黨這個膿瘡完全祛除!
張居正不是沒本事做到,而是沒有皇帝皇權給他撐腰,他就得瞻前顧後,就得防備宮裡猜忌他要做些不能做的事兒。
現在,皇帝給張居正撐腰了。
至於宮裡的兩宮太后,張居正也不去多想,小皇帝既然幾次三番的為他站臺,肯定是小皇帝找到了對付兩宮太后的辦法。
否則今天小皇帝踩著點回家的行為,過去李太后就下令讓張居正為皇帝寫罪己札記了,但是現在還沒有,證明宮裡,是小皇帝在做主,或者說以皇帝為主導。
這就足夠了。
“走,去全浙會館。”張居正站了起來,譚綸這個浙黨,是張居正對於吏治的一個思考,至於有沒有成效,還得看看再說。
全浙、全楚、全晉會館都在一個坊裡,幾步路就能走到,張居正是最後到的,他是今晚到全浙會館的最大人物,自然最後才到。
戚繼光已經回京,譚綸開館,戚繼光自然要過來,只是不會領全浙會館的腰牌,見到張居正的一瞬間,兩個人互相笑了笑,心照不宣。
大家二十多年的友誼,絕非靠著一塊腰牌維繫,失去了那塊腰牌,對於張居正和戚繼光而言,都失去了枷鎖,反而更加方便做事。
戚繼光和楊文在說話,兩人出身薊州,本身就是上下級關係。
晉黨黨魁葛守禮帶著馬芳來到了全浙會館,馬芳需要感謝譚綸在文華殿上的仗義執言,若非如此,在輸賄案中,馬芳決計討不到好,也不會如此快速回京來,葛守禮過來,是高舉尊主威福之權,與浙黨修好。
馬芳長得十分魁梧,但已然有些老態,馬芳已經五十五歲了,雖然還上得了馬,拉的了弓,但是在個人武力上,已經很難跟年輕他十一歲的戚繼光相抗衡了。
吳百朋也因為京營提舉將才之事回京三月有餘,等到京營提舉將才事結,吳百朋還要前往宣大閱視鼎建,這一次是盯著王崇古把窟窿堵上。
新晉的吏部尚書張翰不是浙黨,他是浙江仁和縣人,雖然和譚綸、戚繼光、楊文、吳百朋等人並不是熟稔,但既然叫浙黨,作為浙人,他自然要過來湊湊熱鬧。
張翰在朝裡沒有根基,能活動,自然要活動下。
年輕一派,則是以沈一貫為首各自交談,沈一貫是浙江人,隆慶二年進士,庶吉士,翰林院編修,沈一貫的父親沈明臣是胡宗憲的幕僚,沈一貫能讀書,還是當年胡宗憲給的錢,這些年,沈明臣、沈一貫、汪道昆一直在為胡宗憲當年的冤案奔走。
張居正注意到,俞大猷並沒有來,海瑞也沒有來。
譚綸開啟了開海的風力輿論,也是隆慶開關的促成者,按理說同樣支持開海增收的海瑞,應該過來和大家認認臉,畢竟在京師做事,可是海瑞就是不肯來。
俞大猷已經到了北土城下榻,但是俞大猷也沒到全浙會館,而是去了朝廷給海瑞租賃的家宅之中,感謝海瑞的提舉。
海瑞太窮了,到了京師租房子住,還是內帑專門給了一筆安家費,才算是安頓下來。
張居正也沒多留,送了譚綸一本古書,又送了譚綸一把長弓,作為開館的賀禮,簡單說了兩句,便轉身離開了全浙會館。
張居正為譚綸開館以壯聲勢。
全浙會館要比全楚、全晉會館小得多,大約只有十多畝地,但足夠用了。
萬曆元年九月初五,宜結親、會親友、出行、喬遷、納財、造畜稠,忌行喪、上樑、作死。
文華殿上,張居正翻出了一本奏疏,開口說道:“禮部上奏言:選淨身男子,三千二百五十名,分撥各監局應役,乃致主上生疑盛怒,嚴旨忽傳文淵閣,使臣措手不及。”
“陛下問:三千二百五十名淨身男子從何而來?近無戰事更無戰俘幼童,既非官閹,私閹入禁,可符合祖宗成法?”
“萬尚書,你來回答陛下吧。”張居正的這一本奏疏,對準了新晉的禮部尚書萬士和。
張居正之所以要瞄準萬士和,因為陛下要辦的寶岐司,選址在了西苑。
萬士和帶著禮部諸官,以祖宗成法既有定製,不可輕易更張為由,反對西苑設立寶岐司,而應該把寶岐司設立在戶部之下,宮牆之外。
馮保看張居正已經開火,立刻厲聲說道:“萬士和,你們這般大臣,非要把手伸到禁城之內,是何居心!用意何在!到時候宮裡出了事兒,萬士和,你擔得起這個責嗎?你滿門九族,擔得起這個責嗎!”
馮保就負責咬人,把話挑在明處,隆慶二年議和以來,朝中並無大規模的戰事,非官閹不得入禁,這三千多的淨身男子都是誰的人?!
萬士和驚恐萬分,趕忙對著月臺說道:“臣聽聞陛下身邊只有七人用度,實在是有失體面,遂上奏以聞,嘉靖年間,亦有私閹入禁,臣惶恐。”
嘉靖年間,的確有禮部選淨身男子選入宮禁之內。
馮保嗤笑一聲站了起來,身體前傾,虎視眈眈的看著萬士和厲聲說道:“萬士和,你當咱家不讀書是吧?也對,你剛做了廷臣,對咱家不甚瞭解。”
“嘉靖二十一年,世廟遭宮婢變生榻寢,自此移居西苑,日求長生,郊廟不親、朝講盡廢、君臣不相接、獨輔弼得時見,一應大臣選閹婢,皆不能入禁。”
“萬士和,咱家讀書!你說的祖宗成法是誰家的祖宗成法!你家的嗎!你一個禮部尚書,還沒我一個宦官讀書讀得多嗎?!”
馮保咬人是極為兇狠的。
葛守禮看著直樂呵,自從葛守禮帶領晉黨換了個打法後,馮保已經不再對葛守禮如此這般齜牙咧嘴了,現在輪到禮部吃這個苦了。
“陛下,臣誠不知。”萬士和聽聞面色變了變,他趕忙甩了甩袖子,跪下大聲的說道。
朱翊鈞手中筆不停,連抬眼看萬士和的想法都沒有,平靜的問道:“不知道什麼?”
“不知道祖宗成法?不知道就好好讀書,你看朕,朕聽政都在讀書,在文華殿上,不讀書是要被人罵的。”
“不知道馮大伴讀書?馮大伴領了司禮監的差事,辦的很好,汝為禮部尚書,卻不知道祖宗成法,卻以祖宗成法搖唇鼓舌?”
“是不知?還是明知故犯?”
朱翊鈞停筆,語氣變得嚴厲。
舊的禮部尚書陸樹聲為族黨張目,隨著楊博離任,陸樹聲走了,新的禮部尚書萬士和,天天拿著祖宗成法、法三代,皇帝這也不能做,那也不能,總是想把皇帝用各種禮法的繩索,捆的緊緊,半分不能動彈才罷休。
朱翊鈞對兩任禮部尚書,都不滿意。
求月票,嗷嗚!!!!!!
譚綸作為恩人,馬芳高低要去譚綸的會館裡道個謝,磕個頭去。
但是張四維不能去,張四維沒有官身。
這右邊一巴掌,則是更重,扯得晉黨正在失去本來的作用,浙黨正在凝聚,可以權衡張黨勢力在崛起,浙黨這個勢力一旦根深蒂固,晉黨失去了所有的作用。
人不能一無是處,一點用也沒有,不然,終究是會被清汰的。
“謝元輔先生提點,我知道輕重了,天色已晚,就不耽誤元輔先生前往全浙會館了。”張四維又被扯了兩巴掌,他恨意滔天,但是卻不能做什麼,還是得道謝。
“送客。”張居正也沒站起來,讓門房過來把張四維引出去便是。
遊七有些面色奇怪的說道:“先生讓這東西上門,是為了把罵他醜的這個是非因果,攬到自己身上嗎?”
“一部分,主要是為了罵他。”張居正說道:“敢動我的人,先是刺王殺駕案汙衊戚帥,而後是陸樹聲,再之後是李樂,我讓他進門,主要是為了羞辱於他。”
遊七這才瞭然,笑著說道:“他拿著銀子上門討罵,咱們罵了他,他還得謝謝咱們呢。”
張居正眼睛微眯說道:“我還要殺了他。”
這是張居正第一次如此明確的而清楚的表態,要把張四維屈辱的死掉,要把晉黨這個膿瘡完全祛除!
張居正不是沒本事做到,而是沒有皇帝皇權給他撐腰,他就得瞻前顧後,就得防備宮裡猜忌他要做些不能做的事兒。
現在,皇帝給張居正撐腰了。
至於宮裡的兩宮太后,張居正也不去多想,小皇帝既然幾次三番的為他站臺,肯定是小皇帝找到了對付兩宮太后的辦法。
否則今天小皇帝踩著點回家的行為,過去李太后就下令讓張居正為皇帝寫罪己札記了,但是現在還沒有,證明宮裡,是小皇帝在做主,或者說以皇帝為主導。
這就足夠了。
“走,去全浙會館。”張居正站了起來,譚綸這個浙黨,是張居正對於吏治的一個思考,至於有沒有成效,還得看看再說。
全浙、全楚、全晉會館都在一個坊裡,幾步路就能走到,張居正是最後到的,他是今晚到全浙會館的最大人物,自然最後才到。
戚繼光已經回京,譚綸開館,戚繼光自然要過來,只是不會領全浙會館的腰牌,見到張居正的一瞬間,兩個人互相笑了笑,心照不宣。
大家二十多年的友誼,絕非靠著一塊腰牌維繫,失去了那塊腰牌,對於張居正和戚繼光而言,都失去了枷鎖,反而更加方便做事。
戚繼光和楊文在說話,兩人出身薊州,本身就是上下級關係。
晉黨黨魁葛守禮帶著馬芳來到了全浙會館,馬芳需要感謝譚綸在文華殿上的仗義執言,若非如此,在輸賄案中,馬芳決計討不到好,也不會如此快速回京來,葛守禮過來,是高舉尊主威福之權,與浙黨修好。
馬芳長得十分魁梧,但已然有些老態,馬芳已經五十五歲了,雖然還上得了馬,拉的了弓,但是在個人武力上,已經很難跟年輕他十一歲的戚繼光相抗衡了。
吳百朋也因為京營提舉將才之事回京三月有餘,等到京營提舉將才事結,吳百朋還要前往宣大閱視鼎建,這一次是盯著王崇古把窟窿堵上。
新晉的吏部尚書張翰不是浙黨,他是浙江仁和縣人,雖然和譚綸、戚繼光、楊文、吳百朋等人並不是熟稔,但既然叫浙黨,作為浙人,他自然要過來湊湊熱鬧。
張翰在朝裡沒有根基,能活動,自然要活動下。
年輕一派,則是以沈一貫為首各自交談,沈一貫是浙江人,隆慶二年進士,庶吉士,翰林院編修,沈一貫的父親沈明臣是胡宗憲的幕僚,沈一貫能讀書,還是當年胡宗憲給的錢,這些年,沈明臣、沈一貫、汪道昆一直在為胡宗憲當年的冤案奔走。
張居正注意到,俞大猷並沒有來,海瑞也沒有來。
譚綸開啟了開海的風力輿論,也是隆慶開關的促成者,按理說同樣支持開海增收的海瑞,應該過來和大家認認臉,畢竟在京師做事,可是海瑞就是不肯來。
俞大猷已經到了北土城下榻,但是俞大猷也沒到全浙會館,而是去了朝廷給海瑞租賃的家宅之中,感謝海瑞的提舉。
海瑞太窮了,到了京師租房子住,還是內帑專門給了一筆安家費,才算是安頓下來。
張居正也沒多留,送了譚綸一本古書,又送了譚綸一把長弓,作為開館的賀禮,簡單說了兩句,便轉身離開了全浙會館。
張居正為譚綸開館以壯聲勢。
全浙會館要比全楚、全晉會館小得多,大約只有十多畝地,但足夠用了。
萬曆元年九月初五,宜結親、會親友、出行、喬遷、納財、造畜稠,忌行喪、上樑、作死。
文華殿上,張居正翻出了一本奏疏,開口說道:“禮部上奏言:選淨身男子,三千二百五十名,分撥各監局應役,乃致主上生疑盛怒,嚴旨忽傳文淵閣,使臣措手不及。”
“陛下問:三千二百五十名淨身男子從何而來?近無戰事更無戰俘幼童,既非官閹,私閹入禁,可符合祖宗成法?”
“萬尚書,你來回答陛下吧。”張居正的這一本奏疏,對準了新晉的禮部尚書萬士和。
張居正之所以要瞄準萬士和,因為陛下要辦的寶岐司,選址在了西苑。
萬士和帶著禮部諸官,以祖宗成法既有定製,不可輕易更張為由,反對西苑設立寶岐司,而應該把寶岐司設立在戶部之下,宮牆之外。
馮保看張居正已經開火,立刻厲聲說道:“萬士和,你們這般大臣,非要把手伸到禁城之內,是何居心!用意何在!到時候宮裡出了事兒,萬士和,你擔得起這個責嗎?你滿門九族,擔得起這個責嗎!”
馮保就負責咬人,把話挑在明處,隆慶二年議和以來,朝中並無大規模的戰事,非官閹不得入禁,這三千多的淨身男子都是誰的人?!
萬士和驚恐萬分,趕忙對著月臺說道:“臣聽聞陛下身邊只有七人用度,實在是有失體面,遂上奏以聞,嘉靖年間,亦有私閹入禁,臣惶恐。”
嘉靖年間,的確有禮部選淨身男子選入宮禁之內。
馮保嗤笑一聲站了起來,身體前傾,虎視眈眈的看著萬士和厲聲說道:“萬士和,你當咱家不讀書是吧?也對,你剛做了廷臣,對咱家不甚瞭解。”
“嘉靖二十一年,世廟遭宮婢變生榻寢,自此移居西苑,日求長生,郊廟不親、朝講盡廢、君臣不相接、獨輔弼得時見,一應大臣選閹婢,皆不能入禁。”
“萬士和,咱家讀書!你說的祖宗成法是誰家的祖宗成法!你家的嗎!你一個禮部尚書,還沒我一個宦官讀書讀得多嗎?!”
馮保咬人是極為兇狠的。
葛守禮看著直樂呵,自從葛守禮帶領晉黨換了個打法後,馮保已經不再對葛守禮如此這般齜牙咧嘴了,現在輪到禮部吃這個苦了。
“陛下,臣誠不知。”萬士和聽聞面色變了變,他趕忙甩了甩袖子,跪下大聲的說道。
朱翊鈞手中筆不停,連抬眼看萬士和的想法都沒有,平靜的問道:“不知道什麼?”
“不知道祖宗成法?不知道就好好讀書,你看朕,朕聽政都在讀書,在文華殿上,不讀書是要被人罵的。”
“不知道馮大伴讀書?馮大伴領了司禮監的差事,辦的很好,汝為禮部尚書,卻不知道祖宗成法,卻以祖宗成法搖唇鼓舌?”
“是不知?還是明知故犯?”
朱翊鈞停筆,語氣變得嚴厲。
舊的禮部尚書陸樹聲為族黨張目,隨著楊博離任,陸樹聲走了,新的禮部尚書萬士和,天天拿著祖宗成法、法三代,皇帝這也不能做,那也不能,總是想把皇帝用各種禮法的繩索,捆的緊緊,半分不能動彈才罷休。
朱翊鈞對兩任禮部尚書,都不滿意。
求月票,嗷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