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誰與歸 作品
第五十七章 君不君,臣不臣,天下大亂(第3頁)
張居正應當是真的很希望小皇帝能夠成才。
“元輔先生,朕有惑。”朱翊鈞正襟危坐看著張居正說道。
張居正一聽朕有惑這三個字,立刻就全神貫注了起來,他看向了漏刻,鬆了口氣,俯首說道:“陛下,時辰快到了,貪多嚼不爛。”
朱翊鈞笑著說道:“禮樂征伐自天子出,朕是天子,加一刻鐘無礙。”
“臣領旨。”張居正無奈,陛下這完全就是現學現賣,皇帝要加鍾,張居正剛講了人君威福之權,豈可使一日不在朝廷之上哉?
陛下就已經活學活用了起來。
“宣府、大同,可否視為禮樂征伐,自諸侯出?”朱翊鈞看著張居正問出了自己的想問的問題。
這句話真的展開了說,應當是,宣府大同在十數年的彼此征伐之後,是否形成了一個以特權經濟為根本利益、以同鄉、姻親為關係樞紐,緊密團結在一起,等同於諸侯的政治小集體,更確切地說,現在的宣府大同,是不是已經具備了唐中晚期,藩鎮的所有特徵。
朱翊鈞話沒說的那麼明白,但是他相信張居正聽得懂。
張居正硬著頭皮說道:“族黨排異,不勝不止,邊方治亂,皆循族黨之令,可視為禮樂征伐自諸侯出。”
“族黨因何成事?”朱翊鈞再問。
張居正看著小皇帝略顯純真的眼神,真的想擺擺手讓陛下別問了,別問了。
但是陛下有疑惑,他這個帝師就必須要回答。
他思慮了許久說道:“蓋因國不富、兵不強,國不富不能犒賞,甚至不能讓軍卒吃飽飯打仗,就只能依仗地方供應,不能慶賞;兵不強,則不能戰而勝之,不能禁暴勝悍,就不能威罰。”
“慶賞威罰皆不成行,賢者不得進,不肖者得進而不退,萬物不得宜,事變不得應,上不得天時,下不得地利,中不得人和,故此,法理之外,諸侯患成。”
張居正還有些例子,沒拿出來說,比如當初的唐明皇時候,安史之亂,大唐藩鎮割據的成因,大抵可以歸因為安史之亂後,國不富,兵不強。
朱翊鈞瞭然,已然明白了族黨做大的根由,也明白了王崇古敢在廷議上,講出那等不臣之言的底氣。
禮樂征伐自諸侯出。
朱翊鈞感慨的說道:“禮樂征伐、威福賞罰的權柄,不在朝廷,而在地方,就是失道。”
“國家的禮樂征伐、施政的賞罰、當以忠於國家忠於大義為前提,以事實論是非功過。”
“在君王,則知行合一,言行一致,遵從內心,既然說了就一定要做,既然做了一定要有結果,若是臣子言行無踐履之實,就是不信不實,言行不忠於自己內心,就是不忠不信不孝,這不是臣子該有的德行。”
“君不君,臣不臣,天下大亂。”
朱翊鈞在紙上用鉛筆唰唰的寫著一行字,為今天的講筵,做了總結。
“元輔先生,朕有惑。”朱翊鈞正襟危坐看著張居正說道。
張居正一聽朕有惑這三個字,立刻就全神貫注了起來,他看向了漏刻,鬆了口氣,俯首說道:“陛下,時辰快到了,貪多嚼不爛。”
朱翊鈞笑著說道:“禮樂征伐自天子出,朕是天子,加一刻鐘無礙。”
“臣領旨。”張居正無奈,陛下這完全就是現學現賣,皇帝要加鍾,張居正剛講了人君威福之權,豈可使一日不在朝廷之上哉?
陛下就已經活學活用了起來。
“宣府、大同,可否視為禮樂征伐,自諸侯出?”朱翊鈞看著張居正問出了自己的想問的問題。
這句話真的展開了說,應當是,宣府大同在十數年的彼此征伐之後,是否形成了一個以特權經濟為根本利益、以同鄉、姻親為關係樞紐,緊密團結在一起,等同於諸侯的政治小集體,更確切地說,現在的宣府大同,是不是已經具備了唐中晚期,藩鎮的所有特徵。
朱翊鈞話沒說的那麼明白,但是他相信張居正聽得懂。
張居正硬著頭皮說道:“族黨排異,不勝不止,邊方治亂,皆循族黨之令,可視為禮樂征伐自諸侯出。”
“族黨因何成事?”朱翊鈞再問。
張居正看著小皇帝略顯純真的眼神,真的想擺擺手讓陛下別問了,別問了。
但是陛下有疑惑,他這個帝師就必須要回答。
他思慮了許久說道:“蓋因國不富、兵不強,國不富不能犒賞,甚至不能讓軍卒吃飽飯打仗,就只能依仗地方供應,不能慶賞;兵不強,則不能戰而勝之,不能禁暴勝悍,就不能威罰。”
“慶賞威罰皆不成行,賢者不得進,不肖者得進而不退,萬物不得宜,事變不得應,上不得天時,下不得地利,中不得人和,故此,法理之外,諸侯患成。”
張居正還有些例子,沒拿出來說,比如當初的唐明皇時候,安史之亂,大唐藩鎮割據的成因,大抵可以歸因為安史之亂後,國不富,兵不強。
朱翊鈞瞭然,已然明白了族黨做大的根由,也明白了王崇古敢在廷議上,講出那等不臣之言的底氣。
禮樂征伐自諸侯出。
朱翊鈞感慨的說道:“禮樂征伐、威福賞罰的權柄,不在朝廷,而在地方,就是失道。”
“國家的禮樂征伐、施政的賞罰、當以忠於國家忠於大義為前提,以事實論是非功過。”
“在君王,則知行合一,言行一致,遵從內心,既然說了就一定要做,既然做了一定要有結果,若是臣子言行無踐履之實,就是不信不實,言行不忠於自己內心,就是不忠不信不孝,這不是臣子該有的德行。”
“君不君,臣不臣,天下大亂。”
朱翊鈞在紙上用鉛筆唰唰的寫著一行字,為今天的講筵,做了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