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誰與歸 作品
第六百二十八章 《大明水文概略圖》(第3頁)
巨大的堪輿圖上,是大明四海觀測站,長期觀察到的平均水溫的溫度線、浪高線。
從興隆莊到呂宋密雁港這條航向,有一個海峽,這條海峽被稱之為呂宋水道(巴士海峽),呂宋水道在夏天的時候,有四成的時間是大浪,即便是在冬季的時候,也有超過兩成的時間,是大浪;
而在雞籠島以東洋麵,水溫更高,狂風和大浪更加頻繁,根據觀測,雞籠島以東洋麵,在夏天幾乎無法通行,無時無刻不是大風大浪。
在五六七八月份,在雞籠島以東洋麵會形成巨大的風暴,而這些風暴會被雞籠山所阻攔,在這片海域打轉,在風帆時代,這裡就是禁區。
從堪輿圖上看,大明和雞籠島之間的大黑溝一片坦途,但其實很難走得通,大明控制了澎湖、淡水鎮、興隆莊等地,那麼走私商,走雞籠島以東洋麵,繞開大明控制區域,豈不是可以避免大明的稽稅和管轄了嗎?
但從雞籠島以東洋麵航行,意味著極大極大的翻船風險。
“如果大明要全面進攻倭國的本土,就需要借道朝鮮,從對馬島進攻毛利家,這條路適合主攻,而另外一條路,則是從琉球到長崎,再到京都,這條線風險大,可作策應。”朱翊鈞看了看堪輿圖,眉頭緊鎖。
為了防止忽必烈徵倭敗給水文天象的悲劇再次發生,大明最合適的路線,就是借道朝鮮,以對馬島為跳板,前往倭國,這條路也是倭國貪心不足蛇吞象,進攻大明的路線。
借道他國是極為危險的,即便是朝鮮在首陽君靖難成為國王后,主張"事大交鄰",但將自己的後背交給他國,朱翊鈞就是再沒有軍事天賦,也下達不了這樣的政令。
在兩次萬曆朝鮮戰爭期間,大明就遇到了一個十分棘手的問題,後勤補給。
大明軍進入朝鮮,擊退倭寇,還朝鮮太平,在戰爭的過程中,後勤補給遭到了巨大的挑戰,因為民夫押解糧草,總是被搶,不得不派軍兵保護,而朝鮮則以地狹山多、戰亂無耕為理由,拒絕提供糧草,打著打著,大明朝廷就發現負擔越來越大。
大明朝廷一共詢問了三次,第一次朝鮮以"糧餉併為載來,我國殘破之餘,無糧"為由拒絕,第二次則以"具盡拋荒"為由拒絕;第三次朝鮮以"倚父母之邦、上國廣袤不應索求"為由拒絕,就是說大明是天朝上國,父母之邦,地大物博,一點點糧草,還要問我們要?
第三次朝鮮使者拒絕的時候,禮部的官員直接破防了,破口大罵:不知練兵,常以中國之兵為兵;不知積餉,常以中國之餉為餉,安能不亡!
死了算了,別活著了。
軍事補給消耗極大,後勤補給是否充足,直接影響到了戰爭的勝負。
當初戚繼光進攻歸化城的時候,步步為營,在大青山山口、集寧海子設立了永久工事,把敵人徹底趕出去,才會更進一步,最終拿下了歸化城,活捉了俺答汗,步步為營的戚繼光,還被人批評功成名就後膽子變小了,瞻前顧後。
“戚帥看過了嗎?”朱翊鈞指著水文圖看了半天,詢問戚繼光的意見。
戚繼光在滅倭這件事上是激進派,以戚繼光的主張,在四月份從老巢松江府出發,揚帆起航前往濟州島,直接進攻倭國本土,這毫無疑問是軍事冒險,但在滅倭之事上,戚繼光就很容易激進。
“看過了。”馮保低聲說道:“戚帥的意思是,讓朝鮮王室內遷,和琉球國王尚久、倭國國王足利義昭做鄰居。”
離線君主制,大明完全接管朝鮮,而後從遼東到朝鮮,全面進攻。
朝鮮會答應嗎?答案是不會。
李氏朝鮮在建立之初就有鄭存道主張攻遼,到了景泰年間,魯山君李弘暐在景福宮勤政門接受大明冊封時,堅決不肯行跪禮,觸發了藩國儀注,鬧出了不孝的風波,首陽君李瑈才有了發動靖難的時機。
“朝鮮和倭國也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對馬島豪族宗氏,是毛利家的一條狗,是倭國朝廷的對馬守護,同時也是朝鮮冊封的對馬島主,而且李成桂從國初就開始,就招撫收留向化倭人,授予官職籠絡,彼此長期互相遣使溝通往來,商貿不斷。”馮保又解釋了下從禮部探聽到的消息。
和大明想象的不同,朝鮮和倭國從來不是老死不相往來,相反,來往密切,同樣飽受倭患的朝鮮,和倭國進行了綏靖和妥協。
如果大明執意要讓朝鮮王室內遷,恐怕會把朝鮮趕到敵人的那一側。
琉球國王尚久是被倭寇騎臉,實在是沒法活了,只好自己主動跑到了大明賴著;
而倭國國王足利義昭是被織田信長流放後,變成了喪家之犬,四處投奔,最後被人給賣了;
北虜的宗主大汗孛兒只斤·圖們,則是因為被大明和俺答汗同時欺負,眼看著要死了,才不得不答應了大明親自出使大明投降的要求。
而朝鮮王室好好的,是決計不肯的。
對於朝鮮王室而言,甚至不會借道給大明,唇亡齒寒的道理,朝鮮也是懂的,倭國沒了,朝鮮也就沒了。
朱翊鈞看著堪輿圖,從對馬島進攻,有朝鮮這個攔路虎,從琉球進攻,有狂風、大浪為阻礙,大規模軍事行動,這等天象的威脅,不亞於劉秀的"天降隕石"了。
“徐徐圖之吧,倭國現在的人口還是太多了,八百萬丁口,讓倭人自己殺掉大部分好了。”朱翊鈞不急,他還很年輕。
“下章禮部,朝鮮朝貢貿易,改為一年一次。”朱翊鈞下了一個命令,結束了朝鮮朝貢貿易的特殊待遇。
朝貢貿易對大明而言是一項賠錢的買賣,為了彰顯大國雅量,為了面子,朝鮮送來一些破爛,大明要以價值數倍、乃至數十倍進行賞賜,而且朝鮮一年朝廷貿易不限次數,隨時都能來,而朝鮮人要的最多的就是糧食。
朝鮮山地極多,適合種植的平原多在南邊,而南邊又飽受倭患的困擾,朝鮮糧食產量不足,時常鬧饑荒,但朝鮮使者購買糧食的主要目的,不是應對國內的糧食短缺,而是為了釀酒。
朝鮮能把高麗姬發展成一個產業鏈,這個可以說完全依賴於中原而存在的政權,能對底層的平民有幾分同情呢?
朱翊鈞這個政令,就是讓朝鮮難受一下,不會造成什麼實質性的傷害,朝鮮自從景泰年間首陽君之後,就沒有什麼不恭敬的舉動了,所以大明要逼迫朝鮮王室內遷,需要一個由頭,而依照祖宗成法,一年一次朝貢就是一個很好的突破口。
朝鮮的不限次數的朝貢是不合乎祖宗成法的,因為朝鮮被列為不徵之國後,就定下了朝貢一年一次,只不過後來朝鮮硬要來,大明沒有阻止,久而久之成為了習慣。
祖宗成法,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