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天下 作品
第837章 給自己打工的人越多越好(第2頁)
說實在的,趙叢演自己也知道,就靠自家那十幾萬噸的運力,楚向前別說要45%的股份了。
就算要70%都正常。
但真那樣,反而是楚向前成了幫趙叢演打工的人了。
因為有葉孝禮、鄭雨桐、何潮笙的例子在,港島富豪、名流圈子都知道,和楚向前合作,賺錢不是問題。
可要是被楚向前拿走45%的股份,今後趙家的船運公司9成9的概率,名義上還姓趙,可實際上隨著公司發展越快,越是會被楚向前在幕後掌握了公司的實際控制權。
公司發展的快,買船就是必然的舉動。
要麼股東們一起按股份比例出資,要麼找銀行借款。
銀行借錢問題不大,可借了一次兩次,再想拿到貸款,難度會越來越大。
可股東出資,趙家的財力和楚向前根本沒法比。
一個不好,楚向前的股份就會超過51%。
不過楚向前倒不是想搶奪趙家的船運公司。
他也沒那個心思去管那麼多公司,這才找趙叢演給他打工。
而且不僅是趙叢演,還有包船王和其他兩位規模大一點的船運公司,現在也還是創業初期。
同樣的條件,一旦拿下兩家船運公司的股份,那楚向前未來才是名副其實的船王。
而且船運高利潤期,至少有十五六年,等別人還在考慮要不要棄船上岸時。
楚向前肯定早就把兩家合作船運公司的股份,和自己控制的國際船運的股份高位套現。
只保留一半的股份,憑藉手裡的海量資金,很容易就能度過船運行業的低迷期。
而且他想套現其實不難,甚至可以說,楚向前想不套現都不行。
隨著今後國際貿易越來越大,各國進出口生意門檻越來越低。
船運行業的利潤必然逐年增加,掌握三家超大船運公司的楚向前,肯定會受到很多方面的壓力。
說白了,除了巨大的利益外,就算是港島和倫敦的鬼佬,到那時候也不希望看到噸位和船隻數量,在世界上排名第一、第二的船隊,被一個亞洲人掌握著。
楚向前基本上不可能等到70年代末,80年代初才套現。
很可能是70年代初期,中期,就會有人找上門,想入股他的船運集團。
而那個時候雖然不算船運市值的頂峰,卻也已經是市值最高波段。
雖然出售股份賺的錢不是最高,但絕對是出手的上佳時間段。
否則,等到80年代初,像包船王一樣上岸,不僅不好出手,股東和投資者還會覺得他這是跑路。
今後船運行業的利益大跌,這責任必然會怪到楚向前頭上。
楚向前眼看趙叢演在那猶猶豫豫,笑著放下筷子,對守在一旁的張天志招招手。
“打電話給包先生、董先生和曹先生,就說我晚上請他們一起吃飯。”
趙叢演聽完就急了,港島的船運公司其實真不少。
但真正形成規模的,其實也就四家。
而曹、董、包這三位裡,趙叢演最擔心的對手其實是曹問景。
用財大氣粗來形容曹問景一家再合適不過,十五六年前來港時,曹問景走的匆忙,只帶走了10萬美元和一些名貴珠寶。
而這還只是曹家總家產的1%不到。
而這10萬美元,對比其他三個人,曹問景在港島創業時,本錢最足,實力也最強。
不過曹問景進入船運行業也是四人中最晚的,62年才開業,但公司一開,就買下了10條萬噸輪船。
一下子就從噸位上超過了,從業七八年的趙叢演。
當然,和楚向前還是沒法比的。
但要是楚向前和曹問景合作,趙叢演想想就知道,不僅船運上兩家合夥的新公司,會快速發展。
在其他生意上,曹問景肯定也會靠著楚向前,像鄭雨桐一樣,家產家產翻一番,五年翻兩番的跨越式發展。
所以趙叢演這下根本沒拒絕的餘地,只能答應楚向前入股他家的船運公司。
而且這次楚向前要的可不僅僅只是30%,實在是自己既出30條勝利輪,又給新公司找了個能賺10年的好項目。
不多要點股份,楚向前自己心裡都過不了自己這關。
就算要70%都正常。
但真那樣,反而是楚向前成了幫趙叢演打工的人了。
因為有葉孝禮、鄭雨桐、何潮笙的例子在,港島富豪、名流圈子都知道,和楚向前合作,賺錢不是問題。
可要是被楚向前拿走45%的股份,今後趙家的船運公司9成9的概率,名義上還姓趙,可實際上隨著公司發展越快,越是會被楚向前在幕後掌握了公司的實際控制權。
公司發展的快,買船就是必然的舉動。
要麼股東們一起按股份比例出資,要麼找銀行借款。
銀行借錢問題不大,可借了一次兩次,再想拿到貸款,難度會越來越大。
可股東出資,趙家的財力和楚向前根本沒法比。
一個不好,楚向前的股份就會超過51%。
不過楚向前倒不是想搶奪趙家的船運公司。
他也沒那個心思去管那麼多公司,這才找趙叢演給他打工。
而且不僅是趙叢演,還有包船王和其他兩位規模大一點的船運公司,現在也還是創業初期。
同樣的條件,一旦拿下兩家船運公司的股份,那楚向前未來才是名副其實的船王。
而且船運高利潤期,至少有十五六年,等別人還在考慮要不要棄船上岸時。
楚向前肯定早就把兩家合作船運公司的股份,和自己控制的國際船運的股份高位套現。
只保留一半的股份,憑藉手裡的海量資金,很容易就能度過船運行業的低迷期。
而且他想套現其實不難,甚至可以說,楚向前想不套現都不行。
隨著今後國際貿易越來越大,各國進出口生意門檻越來越低。
船運行業的利潤必然逐年增加,掌握三家超大船運公司的楚向前,肯定會受到很多方面的壓力。
說白了,除了巨大的利益外,就算是港島和倫敦的鬼佬,到那時候也不希望看到噸位和船隻數量,在世界上排名第一、第二的船隊,被一個亞洲人掌握著。
楚向前基本上不可能等到70年代末,80年代初才套現。
很可能是70年代初期,中期,就會有人找上門,想入股他的船運集團。
而那個時候雖然不算船運市值的頂峰,卻也已經是市值最高波段。
雖然出售股份賺的錢不是最高,但絕對是出手的上佳時間段。
否則,等到80年代初,像包船王一樣上岸,不僅不好出手,股東和投資者還會覺得他這是跑路。
今後船運行業的利益大跌,這責任必然會怪到楚向前頭上。
楚向前眼看趙叢演在那猶猶豫豫,笑著放下筷子,對守在一旁的張天志招招手。
“打電話給包先生、董先生和曹先生,就說我晚上請他們一起吃飯。”
趙叢演聽完就急了,港島的船運公司其實真不少。
但真正形成規模的,其實也就四家。
而曹、董、包這三位裡,趙叢演最擔心的對手其實是曹問景。
用財大氣粗來形容曹問景一家再合適不過,十五六年前來港時,曹問景走的匆忙,只帶走了10萬美元和一些名貴珠寶。
而這還只是曹家總家產的1%不到。
而這10萬美元,對比其他三個人,曹問景在港島創業時,本錢最足,實力也最強。
不過曹問景進入船運行業也是四人中最晚的,62年才開業,但公司一開,就買下了10條萬噸輪船。
一下子就從噸位上超過了,從業七八年的趙叢演。
當然,和楚向前還是沒法比的。
但要是楚向前和曹問景合作,趙叢演想想就知道,不僅船運上兩家合夥的新公司,會快速發展。
在其他生意上,曹問景肯定也會靠著楚向前,像鄭雨桐一樣,家產家產翻一番,五年翻兩番的跨越式發展。
所以趙叢演這下根本沒拒絕的餘地,只能答應楚向前入股他家的船運公司。
而且這次楚向前要的可不僅僅只是30%,實在是自己既出30條勝利輪,又給新公司找了個能賺10年的好項目。
不多要點股份,楚向前自己心裡都過不了自己這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