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越 作品

第125章 第 125 章(第2頁)

 戴志文已經在簽字了。

 賀曉遠心知戴志文是個心眼不多的“老實人”。

 簽完字,賀曉遠和戴志文正式聊起‘天宇戶外’。

 原來‘天宇戶外’的‘天宇’是戴志文兒子的名字,戴志文是跟著兒子小時候早教班的一節戶外課,覺得戶外課比室內課更有趣、對小朋友更好,可市面上卻沒有這種專門的戶外課可上,才產生了自己做一個的想法。

 最早他們就是“草臺班子”,他和老婆兩個人,自己在外面發傳單宣傳,自己設計課程、戶外線路,自己帶隊帶班,從“小而精”做起,五節課、十節課一賣。

 後來會員多了,拉了家裡的其他親戚、招了人一起幹,三年時間,會員總共三千多、遍佈全市。

 而課程主要就是週六週日兩天,一天一節課,一節課一個行程,課程均價在一百五,爬山、遊湖、下鄉都

有,如果涉及更多費用,會另外再照情況收取。

 戴志文說一般都是他帶隊,天氣好人多的時候,一節課可能會有二十多個孩子家庭一起參加,人少也會至少有七八個。

 一年365天、52周,基本每個週六日都不會閒著,就算天氣不好,他們也會有planb的選擇,比如把爬山改成去鄉下農家樂,農家樂的農戶也是自家親戚。

 賀曉遠邊聽邊默默算了筆賬:一年52周,全滿就是104節課,不可能每個會員每週每天都來,就當一個孩子家庭一次買的25節課可以在一年內上完,按照一節課均價150,那一個家庭一年的報課費就是3750,三年積累三千會員,那就是一千一百二十五萬。

 三年一千多萬流水,營業時間也只是週六週日,賀曉遠就算不清楚其他少兒課程有多賺錢,但‘天宇戶外’絕對賺得不少。

 尤其它還沒有門面、人工費用也低,宣傳除了早先的發傳單,後期全靠口碑,爬山下鄉這類也沒有什麼運營成本。

 賀曉遠心道這項目看起來小,盈利模式卻十分的不錯。

 等‘天宇’的情況聊完,賀曉遠問戴志文對融資擴建有什麼想法的時候,戴志文撓撓頭,有點不好意思的樣子,說:“我本來是想自己投點錢擴的,後來不是和欣欣的叔叔,就是你們薛總,聊了聊麼,他跟我說自己擴,擴得不好就容易賠,不如找投資人。”

 “我去年剛換了房子,確實手裡資金也不太夠。”

 賀曉遠點點頭,表示他了解了,問:“你大概想要多少?”

 戴志文說得有些小心翼翼:“三、三百萬到五百萬之間。”

 賀曉遠估的也差不多,跟著問:“對團隊規模的擴建現在有什麼想法嗎。”

 戴志文:“我打算招點人,在另外兩個區也……”

 下午,賀曉遠回公司寫項目申請和項目企劃,他決定做天宇這個項目——小歸小,不比跟陸琛演戲挖人正經多了。

 賀曉遠不怕case小,有的做、做好就行。

 他正對著電腦敲項目申請,擱在桌上的手機響了,且消息提示音一直不停,似乎是有誰給他連發了很多的消息。

 賀曉遠拿起來一看,是戴志文發的關於他對團隊擴建、會員招入、課程更新的種種想法。

 本來這些想法賀曉遠之前見面的時候是讓戴志文想好了寫下來發給他的——賀曉遠的意思是歸整好思路,條理清晰地寫一份文檔,然後郵件發給他。

 誰成想戴志文全發在微信,還是想到什麼發什麼,一點條理性都沒有。

 賀曉遠正在寫申請,暫時沒理,手機調成靜音,由著戴志文發去了。

 等他寫好申請看手機,戴志文竟然給他發了幾百條信息,最後一句:“賀經理,你覺得怎麼樣?”

 賀曉遠:“……”

 賀曉遠只得回:【稍等,我看看。】

 想了想,發過去:【戴總你好,可以把你說的這些整理彙總下給我嗎。】

 戴志文:【哦,好的。】

 於是就在賀曉遠看消息內容的期間,戴志文發了個文檔過來,賀曉遠點開,以為戴志文彙總整理了思路,結果他那些12345全是零散的,也就是把聊天記錄上的內容複製黏貼到了文檔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