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越 作品
第102章 第 102 章
這對賀曉遠來說並不是一個非常容易的決定。
難在他的出生、成長環境給他構造了一種潛意識裡的認知:普通人和人上人是無法真正在一起的。
這源自他母親賀珍婷的經歷——
賀珍婷年輕時長得非常漂亮, 是位護士,應聘到當地一傢俬立醫院,認識了醫院裡一位單身、出身優渥、能力極強的年輕院長。
院長喜歡賀珍婷, 對賀珍婷展開了非常猛烈的追求攻勢,賀珍婷也喜歡院長, 不久兩人便墜入愛河。
起初的時候,賀家人雖然也納悶學歷才能那麼高的堂堂院長怎麼會看上一個剛入單位的小護士,但也沒有多想,就覺得應該是珍婷長得漂亮性格好,人家男方就喜歡珍婷這樣的。於是大家都挺高興的,尊重祝福, 覺得要是合適,談兩年差不多就能結婚了——賀家人普遍想的比較簡單。
結果就在大家覺得是不是談得差不多了、可以談婚論嫁的時候, 院長決定深造出國,且沒有今後再回國的打算, 便和珍婷分手,恰逢這個時候,珍婷懷孕了。
但一個孩子並沒有讓想要深造的院長打消離開的念頭,人說走就走了,留下大肚子的珍婷,最後一個人生下了孩子。
賀曉遠從小到大聽大人們聊起他媽媽, 長吁短嘆中說的最多的是什麼?
是:如果珍婷沒有遇到那個院長就好了。
“人家就是玩玩的。”
“條件那麼好, 差距那麼大, 都是要找門當戶對的, 就說怎麼會追求珍婷, 果然不靠譜。”
“我們當年天真, 珍婷也傻, 一定要把孩子生下來一個人拉扯大,過得不知道多苦。”
……
賀曉遠從小到大就明白的道理:差距太大的兩個人,是不可能真的在一起,走到最後的。
但與之矛盾的是什麼呢?
是賀珍婷力所能及的給予了賀曉遠所有的愛,是賀珍婷即便經歷過那樣沒有結果的感情,也從未在賀曉遠面前說過一句他生父的不好。
如果賀曉遠主動問、或者不得不在孩子面前提及那位生父,賀珍婷從不說他們母子是被拋棄了、生父如何如何不好,而是說爸爸去了遠方、選擇了更好的生活。
那為什麼爸爸沒有帶上他們呢,賀珍婷溫柔地說:“我們有腿有腳,我們可以自己趕上爸爸呀,只要爸爸稍微等等我們就好了,對嗎。我們小遠以後一定能追上爸爸的。”
在賀曉遠的幼年時,“爸爸”不是一個陌生的存在,“爸爸”只是在遠方等他們。
後來賀曉遠大了,從大人們的言談中猜測到到底是怎麼回事的時候,他已經不再像小時候那麼渴望爸爸了,他明白了他就是沒有爸爸。
而這時候的賀珍婷是對賀曉遠這樣說的,她說小遠,一件事會有開始、過程、結尾,如果開始和過程是美好的,結果雖然有遺憾,但我們也不能否認開始和過程,是嗎。
“媽媽希望你做樂觀的孩子,去經歷感受,而不是隻看結果。”
再後來,賀曉遠又大了一些,媽媽病了。
躺在病床上,虛弱的賀珍婷又對賀曉遠說了這樣的話,她說小遠,媽媽以前的事你都知道了,對嗎。其實啊,媽媽也沒有那麼難過。
媽媽是想告訴你,你以後也會經歷自己的感情,到時候,希望媽媽的經歷不會影響你。媽媽希望你勇敢,希望你直面,而不是迴避自己的感情。
你要走你自己的路。
因此在賀曉遠心裡,他一方面清楚現實是什麼,一方面內心裡又有走自己人生路的想法和勇氣。
難在他的出生、成長環境給他構造了一種潛意識裡的認知:普通人和人上人是無法真正在一起的。
這源自他母親賀珍婷的經歷——
賀珍婷年輕時長得非常漂亮, 是位護士,應聘到當地一傢俬立醫院,認識了醫院裡一位單身、出身優渥、能力極強的年輕院長。
院長喜歡賀珍婷, 對賀珍婷展開了非常猛烈的追求攻勢,賀珍婷也喜歡院長, 不久兩人便墜入愛河。
起初的時候,賀家人雖然也納悶學歷才能那麼高的堂堂院長怎麼會看上一個剛入單位的小護士,但也沒有多想,就覺得應該是珍婷長得漂亮性格好,人家男方就喜歡珍婷這樣的。於是大家都挺高興的,尊重祝福, 覺得要是合適,談兩年差不多就能結婚了——賀家人普遍想的比較簡單。
結果就在大家覺得是不是談得差不多了、可以談婚論嫁的時候, 院長決定深造出國,且沒有今後再回國的打算, 便和珍婷分手,恰逢這個時候,珍婷懷孕了。
但一個孩子並沒有讓想要深造的院長打消離開的念頭,人說走就走了,留下大肚子的珍婷,最後一個人生下了孩子。
賀曉遠從小到大聽大人們聊起他媽媽, 長吁短嘆中說的最多的是什麼?
是:如果珍婷沒有遇到那個院長就好了。
“人家就是玩玩的。”
“條件那麼好, 差距那麼大, 都是要找門當戶對的, 就說怎麼會追求珍婷, 果然不靠譜。”
“我們當年天真, 珍婷也傻, 一定要把孩子生下來一個人拉扯大,過得不知道多苦。”
……
賀曉遠從小到大就明白的道理:差距太大的兩個人,是不可能真的在一起,走到最後的。
但與之矛盾的是什麼呢?
是賀珍婷力所能及的給予了賀曉遠所有的愛,是賀珍婷即便經歷過那樣沒有結果的感情,也從未在賀曉遠面前說過一句他生父的不好。
如果賀曉遠主動問、或者不得不在孩子面前提及那位生父,賀珍婷從不說他們母子是被拋棄了、生父如何如何不好,而是說爸爸去了遠方、選擇了更好的生活。
那為什麼爸爸沒有帶上他們呢,賀珍婷溫柔地說:“我們有腿有腳,我們可以自己趕上爸爸呀,只要爸爸稍微等等我們就好了,對嗎。我們小遠以後一定能追上爸爸的。”
在賀曉遠的幼年時,“爸爸”不是一個陌生的存在,“爸爸”只是在遠方等他們。
後來賀曉遠大了,從大人們的言談中猜測到到底是怎麼回事的時候,他已經不再像小時候那麼渴望爸爸了,他明白了他就是沒有爸爸。
而這時候的賀珍婷是對賀曉遠這樣說的,她說小遠,一件事會有開始、過程、結尾,如果開始和過程是美好的,結果雖然有遺憾,但我們也不能否認開始和過程,是嗎。
“媽媽希望你做樂觀的孩子,去經歷感受,而不是隻看結果。”
再後來,賀曉遠又大了一些,媽媽病了。
躺在病床上,虛弱的賀珍婷又對賀曉遠說了這樣的話,她說小遠,媽媽以前的事你都知道了,對嗎。其實啊,媽媽也沒有那麼難過。
媽媽是想告訴你,你以後也會經歷自己的感情,到時候,希望媽媽的經歷不會影響你。媽媽希望你勇敢,希望你直面,而不是迴避自己的感情。
你要走你自己的路。
因此在賀曉遠心裡,他一方面清楚現實是什麼,一方面內心裡又有走自己人生路的想法和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