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誕的表哥 作品
第515章 忠臣良將(第3頁)
第二封紙上字跡流暢漂亮,正是薛白寫的。
薛白語氣很誠懇,並未太多地提及李琮與李亨的權力之爭,只是把自己對封常清的許諾又說了一遍。之後,大篇幅預測了若放任史思明南下會對大唐以及後世造成如何深遠的影響。
另外,薛白許諾,只要郭子儀願意平定史思明之亂。長安朝廷可以傳旨太原,命王縉、元結、顏季明等河東官員全力配合,為他籌措糧草。
這是不小的退讓,郭子儀看了也是動容。
看到最後,薛白說的是,大唐正因為有諸多忠臣良將,才氣數未盡,若因上位者的自私、庸弱而使叛亂繼續蔓延,豈非辜負了此前無數戰死的壯士?
寫這封信的時候,薛白還不知程昂之事,郭子儀看到此處,卻不由地想起程昂摔落斷橋後的疾呼。
“主帥可丟,城池不可丟,大唐社稷不可丟。”
~~
風吹動涇原城頭上的大旗,旗杆下的士卒緊張地盯著城外。可薛白並沒有下令強攻。
事實上,他的處境也不算太好。長安城人馬疲乏、糧草不足,敵人卻很多,西北要面對李亨,東北有史思明南下,而在南面,李隆基已佈告天下討伐他。
這仗,薛白打下去也很吃力,他只是故作淡定,意圖逼降李亨。
是日薛白拿著千里鏡望向城頭的大旗,有軍需官過來,小聲地稟道:“雍王,軍糧將盡,是否兩日發一日的糧?”
“長安還能運糧來嗎?”
“數日前便斷了,今日信使回來,稱長安也無糧了。”
薛白又招人問道:“河東有新的消息嗎?”
“回雍王,還沒有。”
看來,郭子儀沒有回覆,或許是還未做決斷,或許已率輕騎不聲不響地趕來了。
薛白有六成的把握能說服郭子儀,因為他自詡所做的一切都是符合天下大利的,也相信大唐正是有郭子儀這樣的忠臣,才國運尚存。
可結果還未知,這是最讓人焦慮的。
他踱了幾步,腦中浮起一個想法,向士卒吩咐道:“遣使者往涇州城,邀李俶出城與我一見。”
軍中不少將領得知此事都十分驚訝,認為李俶不可能出城來見。
但到了次日,李俶還是來了,他策馬出城,過了吊橋,在城外兩箭之地駐馬,等待著薛白。
之後,薛白也獨自驅馬而來。
“好久不見。”
“我卻時常在腦中能見到你。”李俶道,“有人要篡我的家業,我無法忽視,不是嗎?”
“大唐從來不是你一個人的家業。”薛白道,“否則,憑什麼讓那麼多人前仆後繼地犧牲?”
李俶眼睛微眯,因這句話而感到了莫名的憤怒。
薛白反而很坦然,在他心目中,大唐從來不是屬於李氏一族,它在千年之後都還屬於這片土地上的所有人。
他做的一切都是出於這個原因,從來不是要為李氏守社廟,那又何談一個“篡”字?
怒色在李俶眼中一閃而過,他控制了情緒,道:“如今社稷多難,百姓受苦,這便是你所謂的犧牲?”
“我的犧牲是給了你們機會。”
“莫忘了,涇州城裡還有強兵猛將,你想攻破城池,絕非易事……”
薛白道:“陛下遣使招攬郭子儀,他派人到長安給了回覆。”
李俶沒能掩住他一瞬間出現的驚訝之色,手不由地握緊了韁繩,道:“你詐我?”
“他奉沒奉李亨的詔,你心裡清楚。”
“安知不是你劫了他派來的信使。”李俶道:“可等他大軍一至,你還劫得住嗎?”
這是一個很聰明的人,薛白確實是詐他,此時看來是被識破了。
可薛白不慌不忙,沉吟道:“郭子儀以大局為重,願意歸順。且他與李泌看法相同,認為李亨當自罪退位。”
“假的。”李俶不信,有要掉轉馬頭離開之意。
“郭子儀提了兩個要求。”薛白道,“一是,他不願我爭儲;二是,他讓陛下封你為親王。”
李俶停下了動作,目露思索之色。
若是李亨爭位失敗,且不被廢為庶人。無非有一個兒子往後可以是嗣忠王。而如今就讓李琮封他為親王,雖無實質上的作用,卻是向天下表明他是有功的。
在西京鳳翔失守,葉護兵敗,僕固懷恩叛逃,李泌、郭子儀接連倒戈的情況下,還能有這樣的條件,並不算太差的選擇。
若李俶助李亨順利奪得帝位,往後天下都是他的。可此時巨大的壓力之下,一個有名無實的親王爵就能攪動他心中的漣漪,可謂造化弄人。
薛白微有些不情願地道:“此事,陛下是看在郭子儀的面子上才答應的,亦是彰顯他的寬容仁厚。你父子若不降只當陛下仁至義盡,我攻城便是。”
李俶臉上沒有絲毫的動容,思忖了一會,才以平淡的表情道:“我會回稟陛下。”
“放心,陛下可以先下旨赦免了你們的罪責,你們再出城投降。”
薛白知道幾句話已足以讓李亨父子之間有利益分歧,不再多言。
兩人各退了幾步,彼此回馬。
~~
李亨正在焦躁不安地來回踱步,終於等到李俶回城,連忙問道:“如何?”
他其實是反對李俶出城與薛白相見的,可李俶說可以打探薛白虛實。
此時,李俶並不說薛白的許諾,只是皺緊了眉,緩緩道:“依兒臣所見,只怕……郭子儀不會奉詔了。”
“為何?”
李俶終於緩緩抬起他低著的頭,看向李亨的眼,道:“阿爺,降了吧。”
“不!”
李亨當即大怒,一把拎起李俶的衣領,喝問道:“你知道朕與薛逆有何等深仇?!你要朕當個階下囚?!”
“父皇放心,薛逆絕不敢公報私仇。”李俶道:“如今全天下都在看著,父皇唯有為社稷蒼生著想,方可得聲望。”
李亨彷彿不認識這個兒子,瞪大了眼,搖著頭,那對活埋的恐懼再次泛起。
李俶不由紅了雙眼,跪倒在地,字字泣血道:“請父皇相信兒臣,今不降必死,唯回長安,方有一線生機!”
薛白語氣很誠懇,並未太多地提及李琮與李亨的權力之爭,只是把自己對封常清的許諾又說了一遍。之後,大篇幅預測了若放任史思明南下會對大唐以及後世造成如何深遠的影響。
另外,薛白許諾,只要郭子儀願意平定史思明之亂。長安朝廷可以傳旨太原,命王縉、元結、顏季明等河東官員全力配合,為他籌措糧草。
這是不小的退讓,郭子儀看了也是動容。
看到最後,薛白說的是,大唐正因為有諸多忠臣良將,才氣數未盡,若因上位者的自私、庸弱而使叛亂繼續蔓延,豈非辜負了此前無數戰死的壯士?
寫這封信的時候,薛白還不知程昂之事,郭子儀看到此處,卻不由地想起程昂摔落斷橋後的疾呼。
“主帥可丟,城池不可丟,大唐社稷不可丟。”
~~
風吹動涇原城頭上的大旗,旗杆下的士卒緊張地盯著城外。可薛白並沒有下令強攻。
事實上,他的處境也不算太好。長安城人馬疲乏、糧草不足,敵人卻很多,西北要面對李亨,東北有史思明南下,而在南面,李隆基已佈告天下討伐他。
這仗,薛白打下去也很吃力,他只是故作淡定,意圖逼降李亨。
是日薛白拿著千里鏡望向城頭的大旗,有軍需官過來,小聲地稟道:“雍王,軍糧將盡,是否兩日發一日的糧?”
“長安還能運糧來嗎?”
“數日前便斷了,今日信使回來,稱長安也無糧了。”
薛白又招人問道:“河東有新的消息嗎?”
“回雍王,還沒有。”
看來,郭子儀沒有回覆,或許是還未做決斷,或許已率輕騎不聲不響地趕來了。
薛白有六成的把握能說服郭子儀,因為他自詡所做的一切都是符合天下大利的,也相信大唐正是有郭子儀這樣的忠臣,才國運尚存。
可結果還未知,這是最讓人焦慮的。
他踱了幾步,腦中浮起一個想法,向士卒吩咐道:“遣使者往涇州城,邀李俶出城與我一見。”
軍中不少將領得知此事都十分驚訝,認為李俶不可能出城來見。
但到了次日,李俶還是來了,他策馬出城,過了吊橋,在城外兩箭之地駐馬,等待著薛白。
之後,薛白也獨自驅馬而來。
“好久不見。”
“我卻時常在腦中能見到你。”李俶道,“有人要篡我的家業,我無法忽視,不是嗎?”
“大唐從來不是你一個人的家業。”薛白道,“否則,憑什麼讓那麼多人前仆後繼地犧牲?”
李俶眼睛微眯,因這句話而感到了莫名的憤怒。
薛白反而很坦然,在他心目中,大唐從來不是屬於李氏一族,它在千年之後都還屬於這片土地上的所有人。
他做的一切都是出於這個原因,從來不是要為李氏守社廟,那又何談一個“篡”字?
怒色在李俶眼中一閃而過,他控制了情緒,道:“如今社稷多難,百姓受苦,這便是你所謂的犧牲?”
“我的犧牲是給了你們機會。”
“莫忘了,涇州城裡還有強兵猛將,你想攻破城池,絕非易事……”
薛白道:“陛下遣使招攬郭子儀,他派人到長安給了回覆。”
李俶沒能掩住他一瞬間出現的驚訝之色,手不由地握緊了韁繩,道:“你詐我?”
“他奉沒奉李亨的詔,你心裡清楚。”
“安知不是你劫了他派來的信使。”李俶道:“可等他大軍一至,你還劫得住嗎?”
這是一個很聰明的人,薛白確實是詐他,此時看來是被識破了。
可薛白不慌不忙,沉吟道:“郭子儀以大局為重,願意歸順。且他與李泌看法相同,認為李亨當自罪退位。”
“假的。”李俶不信,有要掉轉馬頭離開之意。
“郭子儀提了兩個要求。”薛白道,“一是,他不願我爭儲;二是,他讓陛下封你為親王。”
李俶停下了動作,目露思索之色。
若是李亨爭位失敗,且不被廢為庶人。無非有一個兒子往後可以是嗣忠王。而如今就讓李琮封他為親王,雖無實質上的作用,卻是向天下表明他是有功的。
在西京鳳翔失守,葉護兵敗,僕固懷恩叛逃,李泌、郭子儀接連倒戈的情況下,還能有這樣的條件,並不算太差的選擇。
若李俶助李亨順利奪得帝位,往後天下都是他的。可此時巨大的壓力之下,一個有名無實的親王爵就能攪動他心中的漣漪,可謂造化弄人。
薛白微有些不情願地道:“此事,陛下是看在郭子儀的面子上才答應的,亦是彰顯他的寬容仁厚。你父子若不降只當陛下仁至義盡,我攻城便是。”
李俶臉上沒有絲毫的動容,思忖了一會,才以平淡的表情道:“我會回稟陛下。”
“放心,陛下可以先下旨赦免了你們的罪責,你們再出城投降。”
薛白知道幾句話已足以讓李亨父子之間有利益分歧,不再多言。
兩人各退了幾步,彼此回馬。
~~
李亨正在焦躁不安地來回踱步,終於等到李俶回城,連忙問道:“如何?”
他其實是反對李俶出城與薛白相見的,可李俶說可以打探薛白虛實。
此時,李俶並不說薛白的許諾,只是皺緊了眉,緩緩道:“依兒臣所見,只怕……郭子儀不會奉詔了。”
“為何?”
李俶終於緩緩抬起他低著的頭,看向李亨的眼,道:“阿爺,降了吧。”
“不!”
李亨當即大怒,一把拎起李俶的衣領,喝問道:“你知道朕與薛逆有何等深仇?!你要朕當個階下囚?!”
“父皇放心,薛逆絕不敢公報私仇。”李俶道:“如今全天下都在看著,父皇唯有為社稷蒼生著想,方可得聲望。”
李亨彷彿不認識這個兒子,瞪大了眼,搖著頭,那對活埋的恐懼再次泛起。
李俶不由紅了雙眼,跪倒在地,字字泣血道:“請父皇相信兒臣,今不降必死,唯回長安,方有一線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