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章 燕帝(第3頁)
說著,一封戰略圖便遞到了崔乾佑手中。
他一看,先是詫異道:“何處得來的?消息可靠嗎?”
“可靠。”田承嗣道,“一個叫邊令誠的宦官,與薛白是死對頭。若不投靠我們,他便要死在薛白手裡,這是他的信。”
崔乾佑並不先看邊令誠的信,而是死死盯著那張戰略圖,眼神重新凝重起來,喃喃道:“來得這麼快?若有這般手腕,他一開始何必逃?”
“長安城池堅固,朔方軍也是精銳,這是一場硬仗。”
關燈護眼大中小(第3/3頁)
“若是讓聖人知曉了,只怕又要動搖。”
可以想見,一旦發現長安是這麼難啃的一塊骨頭,大燕國那些習慣了邊塞生活的胡將們又要嚷嚷著劫掠一番便回去了。
“能攻下。”崔乾佑思慮了許久,緩緩道:“長安最大弱點本就不是兵力少,而是……”
“無糧!”
兩人異口同聲地指出了這點。
“不錯。”崔乾佑指著地圖道:“薛白也考慮到了這一點,所以他讓人從子午道運糧往長安,並讓朔方軍先趕到子午道接應糧草。”
“一旦讓唐軍打通了糧道,攻破長安就遙遙無期了。”
“我們先堵住子午道?”
“不。”崔乾佑搖了搖頭,“若有朔方精兵接應,不走子午道他們也能找到別的運糧路線,派兵馬堵住只會暴露了邊令誠。”
田承嗣當即明白過來,沉吟道:“伱我暫作不知唐軍計劃,遣一支伏兵,待朔方軍立足未穩,襲擊殲滅他們,拿下唐軍糧草。”
“如此,長安無援,要不了多久便會斷糧,不攻自潰,到時你我可擒下那昏君。”
長安。
薛白與顏真卿等人在城樓上等待消息。
待哨馬歸來,果然稟道:“叛軍增援了。”
“賊兵精銳至七萬人。”顏真卿目露憂色,又往地圖上擺了幾枚兵棋,緩緩道:“想起一樁故事,長安有一童子在渭水邊垂釣,以肥厚泥蚯為餌,欲釣大魚,可等魚咬了勾,卻是把這童子拖入了水中啊。”
“為何?”
“魚太大,童子拉不動啊。”
薛白苦笑道:“丈人這是在打趣我?”
顏真卿指了指薛白,也指了指自己,再指了指長安城內,道:“長安兵力寥寥,如同一稚兒啊。”
“魚再大,只要魚簍一蓋住,它也掉不出來。”
薛白說著,執筆在地圖上畫起來。
“我們的計劃是這樣,設伏兵於子午道,以火油、炸藥扮作糧車,引叛軍搶擄。同時,以一支兵馬虛張聲勢,使叛軍以為朔方大軍已至。”
顏真卿拿筆桿敲了敲他的手背,嫌他寫的字醜,之後,再在圖上畫了一筆,道:“彼時賊軍主力必在圍攻長安,得知朔方主力已至,必要遣兵馬支援子午道。”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如此一來,潼關空虛。”薛白道:“我方只需以一支奇兵事先伏於黃河北面高阜,趁亂佔據潼關。則叛軍前後斷絕,糧草不濟,成甕中之鱉。”
“想得雖美。”顏真卿道,“可這是七萬精騎,來去如風,由長安至子午道,不過一個時辰,我方有多少兵力,可與之野戰,並使之誤以為朔方兵馬已至?賊騎由長安至潼關,半日可達,誰可如此迅捷拿下潼關?再者,僅憑這點兵力,豈能逼得賊將出動潼關兵馬?”
做計劃總是這樣,一開始只有大概的框架,之後難免要遇到各種各樣的實際問題。
薛白原本想著安慶緒魄力不足,眼看李隆基歸長安,一定會起意退回范陽,那麼,攻長安的兵馬便不會多,可以試著截留下來。
可事態並沒有沿著這個最好的情況發展,那自然該準備更多的後手了。
“叛軍增兵,我們也增兵。”薛白指點著地圖,道:“郭子儀、李光弼也該前來勤王了,卻有可能出些變數,一怕叛軍在黃河阻截,逼他們繞道朔方,二是怕他們繞道朔方,為李亨截留,需再派人前往聯絡。”
顏真卿點了點頭,招過顏季明,道:“你可願再往太原一趟?”
“願往。”顏季明毫不猶豫便答應。
薛白看著顏季明,卻想到了在雍丘的顏杲卿、張巡。
之後又想到了他當時留在洛陽善後的殷亮、嚴莊,在潼關之戰後,他們既主動放棄了洛陽,自是退往雍丘,與顏杲卿、張巡匯合。
還有,當時老涼送顏嫣去了揚州之後,也該已經召齊人手、收集糧草,運往偃師。若是因戰亂阻隔,很可能也是抵達雍丘。
若是雍丘沒被包圍,有心聯絡,這幾日也該有信到了。
另外,在土門關的李晟、獨孤問俗、李史魚等人,或許也該遣人來了。
此時此刻,是薛白最需要增援的時候,偏是預料中的消息還未到。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他喃喃著這一句詩,心知不會是好幾處全被包圍了,消息沒到最大的原因是關中的通道不暢,於是看著地圖,思忖著該從何處尋找破局的契機。
藍田縣,輞川。
輞川位於藍田縣南十餘里,青山逶迤,也是處在武關道的路上,武關道則是連接長安與南陽的要道,有“秦楚之要衝,三輔之屏障”之稱。
如今叛軍攻打長安,此處自然成了南陽兵馬勤王的要道。
是日,就在薛白苦思冥想著如何聯絡到舊部之際,輞川附近的嶢山之上,有人正舉著千里鏡望向輞川的秀麗景色。
“啖狗腸,嶢關被叛軍佔了啊。”
“繞道過去嗎?”
“繞不過去的。”
老涼搖了搖頭,又看了一會,忽道:“那邊都是王摩詰的別業吧,也許可以聯絡他,設法助我們過去?”
“可我聽說,王摩詰已經投降叛軍了。”
“是嗎?”老涼想了想,忽道:“這是好事啊,他人降了,心可未必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