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誕的表哥 作品
第427章 背後的陰謀(第3頁)
這兩個字彷彿是天寶年間一切異動的根本,每次發生了什麼,李隆基總能從這兩個字上尋找到答案。
“交構?”他緩慢而深沉地問道:“交構什麼?”
“交構……東宮?”
好像這不是天寶十二載,大家又回到了天寶五載,楊國忠在脫口而出四個字之後,忘記了那近在咫尺的叛軍,找到了他作為宰相的真正職責。
他再次審視王承業的奏摺,從字裡行間看到了一些不情願,找到了一些模稜兩可的暗示。
“臣有罪。”楊國忠跪倒在地,道:“臣近來聽聞了一樁辛秘之事,因太過荒謬,臣尚在核實,未及稟報聖人。”
“說。”
“臣斗膽,請聖人召見一個證人,楊光翽。”
“楊光翽?他未死?”
“回聖人話,李峴別有用心,私自扣押了他……”
回到了熟悉的權力鬥爭上,楊國忠已經自信起來。
他早就在疑惑了,安祿山那麼一個痴肥無能的廢物是如何勢不可擋地殺到東都的?
旁人總說是聖人怠政,搜刮民財、揮金如土,以致群奸當道、國事日非、朝政糜爛,使安祿山有了可趁之機……放屁!
庸人們目光淺顯,看不到這背後其實是有人在故意操縱。
這一次,楊國忠確實不再受薛白愚弄,他要順著聖意,把這一切揭露。讓世人看看安祿山“清君側”的背後到底藏著怎樣的陰謀。
“臣楊光翽,拜見聖人,臣冤枉啊!”
隨著楊光翽到勤政樓中這一拜,一個個名字被吐露出來。
就好像李林甫辦韋堅案、杜有鄰案,交構東宮的人必然不會少,王忠嗣、李峴、李光弼、王難得、袁履謙、高仙芝……甚至於高力士、李倓都參與其中。
唯有把這些舉足輕重的人物們都串聯起來,所有的問題也都豁然開朗了。
分明值得信任的安祿山為何會叛?這些人逼的。
英明神武了一輩子的聖人絕不會錯,一切都是有根由的。
“陛下!這些都是臣在石嶺關親眼所見啊!”
楊光翽愈說,愈能感到聖人對他的話十分認同,於是順著聖意愈說愈起勁。
“還有一事,臣敢確認,薛白之所以如此肆意妄為,乃因他是三庶人案之遺孤,廢太子瑛之子……”
“咣!”
李隆基忽然推倒了身前的御案,也不知是出於憤怒還是震驚。
杯盤摔了一地,咣啷的聲響之後,大殿內安靜下來,楊光翽自知嘴快了,嚇得連呼吸都不敢。
李隆基還維持著那伸手的動作,腦中卻只有一個念頭。
“不可能的!”
絕不可能,當年那孩子的屍體他是親眼見了的。後來榮王李琬又生了個孩子,他遂把“李倩”之名又賜給了那個新生的孩子,此事就這般過去,十餘年來,他從未再去想過。
假的,或是薛白在冒充,或是楊光翽糊塗認錯了。
但,高力士如何也會參與?難道高力士也認錯了不成?
李隆基努力回想起來,忽然驚訝地發現,自己不記得了,不記得在看到那具屍體之前所見到的那個孫子到底長什麼樣,只記得那孩子是有些讓人不喜的,低著頭,說話細聲細氣,不夠膽大活潑。
後來能長成薛白那樣嗎?
說來,薛白那一身的才華,到底是遺傳自何人?
李隆基猛地一個激靈,感到了一陣刺骨的危機感,想到萬分之一的可能,楊光翽所說的是真的,那薛白是帶著怎樣的恨意來到他面前。
而一直以來,他竟沒看出一絲一毫的恨意……這是最為可怕的。
“你。”
楊國忠稍滯了一下,才反應過來聖人是在喚自己,忙道:“臣在。”
“你去問問李亨,為何要活埋薛白?”
“臣……遵旨。”
“罷了。”下一刻,李隆基卻是雲淡風輕地一擺手,道:“楊光翽糊塗,朕卻不會聽信這等荒謬言論。”
話雖如此,他已意識到安祿山叛亂的背後恐怕是一場針對他的逼宮。
真正的危機不是直指洛陽的兵鋒,一個流著骯髒血液的雜胡不該威脅到他這樣尊貴無雙的天子,威脅來自於他的血脈,唯有繼承他高貴血脈之人,才能夠傷害到他。
~~
東都洛陽。
這座城池分佈於洛水的南北,有著窮極壯麗的氣象。
它比長安還要富裕,江淮的糧食、琳琅滿目的貨物,首先是運送到洛陽,才會分散至長安或者其它地方。
對於洛陽城的官員百姓而言,戰亂是突如其來的。
彷彿不久前,他們才賞過滿城盛開的牡丹花,沉溺於盛世的美妙生活之中。下一刻,洛水之上分明還是萬帆齊來,叛軍的鐵蹄聲已經近了。
好在,一代名將高仙芝已搶在叛軍兵臨城下之前趕至了洛陽城。
他幾乎是孤身前來的,在領到了任命的那天,他便策馬狂奔,真正馬不停蹄地直奔洛陽,趕到時,馬匹倒在地上口吐白沫,胯下的褌布已經完全磨破了,血流不止。
高仙芝是一個性格強勢、冷酷之人,不管不顧便開始徵兵。
從孤身前來,到徵集了八萬大軍,他只用了短短數日。這是一個幾乎不可能之事,但他偏是有破除萬難的決心,敢於把刀架在洛陽城中每一個勳貴的脖子上,不論對方祖上立過怎樣的功勞,不論他姓李還是姓武,姓王還是姓崔,只要家中有僕役,他便要全部帶走。
城中的遊俠,城郊的農戶,凡十四歲到四十歲的男丁,凡是有提刀之力,直接被他編入軍中。
他知道這樣的軍隊是烏合之眾,毫無戰力。但他哪怕逼他們的身體去阻擋叛軍的騎兵,也要緩住叛軍的攻勢,他相信,用性命能磨礪出一支可堪一戰的軍隊。
只要能守二十天,必然有隴右的邊軍趕到支援。加上河北諸郡的撥亂反正,局面便會不同。
然而,未等高仙芝準備好,叛軍先鋒已經到洛陽城外的葵園了。他不是坐以待斃的性子,當即決議親自領兵迎戰田承嗣。
當此大戰將起的關頭,卻有親兵匆匆趕來。
“將軍,有人求見,還送來了這個。”
高仙芝眯眼看去,首先看到的是一個千里鏡……
(本章完)
“交構?”他緩慢而深沉地問道:“交構什麼?”
“交構……東宮?”
好像這不是天寶十二載,大家又回到了天寶五載,楊國忠在脫口而出四個字之後,忘記了那近在咫尺的叛軍,找到了他作為宰相的真正職責。
他再次審視王承業的奏摺,從字裡行間看到了一些不情願,找到了一些模稜兩可的暗示。
“臣有罪。”楊國忠跪倒在地,道:“臣近來聽聞了一樁辛秘之事,因太過荒謬,臣尚在核實,未及稟報聖人。”
“說。”
“臣斗膽,請聖人召見一個證人,楊光翽。”
“楊光翽?他未死?”
“回聖人話,李峴別有用心,私自扣押了他……”
回到了熟悉的權力鬥爭上,楊國忠已經自信起來。
他早就在疑惑了,安祿山那麼一個痴肥無能的廢物是如何勢不可擋地殺到東都的?
旁人總說是聖人怠政,搜刮民財、揮金如土,以致群奸當道、國事日非、朝政糜爛,使安祿山有了可趁之機……放屁!
庸人們目光淺顯,看不到這背後其實是有人在故意操縱。
這一次,楊國忠確實不再受薛白愚弄,他要順著聖意,把這一切揭露。讓世人看看安祿山“清君側”的背後到底藏著怎樣的陰謀。
“臣楊光翽,拜見聖人,臣冤枉啊!”
隨著楊光翽到勤政樓中這一拜,一個個名字被吐露出來。
就好像李林甫辦韋堅案、杜有鄰案,交構東宮的人必然不會少,王忠嗣、李峴、李光弼、王難得、袁履謙、高仙芝……甚至於高力士、李倓都參與其中。
唯有把這些舉足輕重的人物們都串聯起來,所有的問題也都豁然開朗了。
分明值得信任的安祿山為何會叛?這些人逼的。
英明神武了一輩子的聖人絕不會錯,一切都是有根由的。
“陛下!這些都是臣在石嶺關親眼所見啊!”
楊光翽愈說,愈能感到聖人對他的話十分認同,於是順著聖意愈說愈起勁。
“還有一事,臣敢確認,薛白之所以如此肆意妄為,乃因他是三庶人案之遺孤,廢太子瑛之子……”
“咣!”
李隆基忽然推倒了身前的御案,也不知是出於憤怒還是震驚。
杯盤摔了一地,咣啷的聲響之後,大殿內安靜下來,楊光翽自知嘴快了,嚇得連呼吸都不敢。
李隆基還維持著那伸手的動作,腦中卻只有一個念頭。
“不可能的!”
絕不可能,當年那孩子的屍體他是親眼見了的。後來榮王李琬又生了個孩子,他遂把“李倩”之名又賜給了那個新生的孩子,此事就這般過去,十餘年來,他從未再去想過。
假的,或是薛白在冒充,或是楊光翽糊塗認錯了。
但,高力士如何也會參與?難道高力士也認錯了不成?
李隆基努力回想起來,忽然驚訝地發現,自己不記得了,不記得在看到那具屍體之前所見到的那個孫子到底長什麼樣,只記得那孩子是有些讓人不喜的,低著頭,說話細聲細氣,不夠膽大活潑。
後來能長成薛白那樣嗎?
說來,薛白那一身的才華,到底是遺傳自何人?
李隆基猛地一個激靈,感到了一陣刺骨的危機感,想到萬分之一的可能,楊光翽所說的是真的,那薛白是帶著怎樣的恨意來到他面前。
而一直以來,他竟沒看出一絲一毫的恨意……這是最為可怕的。
“你。”
楊國忠稍滯了一下,才反應過來聖人是在喚自己,忙道:“臣在。”
“你去問問李亨,為何要活埋薛白?”
“臣……遵旨。”
“罷了。”下一刻,李隆基卻是雲淡風輕地一擺手,道:“楊光翽糊塗,朕卻不會聽信這等荒謬言論。”
話雖如此,他已意識到安祿山叛亂的背後恐怕是一場針對他的逼宮。
真正的危機不是直指洛陽的兵鋒,一個流著骯髒血液的雜胡不該威脅到他這樣尊貴無雙的天子,威脅來自於他的血脈,唯有繼承他高貴血脈之人,才能夠傷害到他。
~~
東都洛陽。
這座城池分佈於洛水的南北,有著窮極壯麗的氣象。
它比長安還要富裕,江淮的糧食、琳琅滿目的貨物,首先是運送到洛陽,才會分散至長安或者其它地方。
對於洛陽城的官員百姓而言,戰亂是突如其來的。
彷彿不久前,他們才賞過滿城盛開的牡丹花,沉溺於盛世的美妙生活之中。下一刻,洛水之上分明還是萬帆齊來,叛軍的鐵蹄聲已經近了。
好在,一代名將高仙芝已搶在叛軍兵臨城下之前趕至了洛陽城。
他幾乎是孤身前來的,在領到了任命的那天,他便策馬狂奔,真正馬不停蹄地直奔洛陽,趕到時,馬匹倒在地上口吐白沫,胯下的褌布已經完全磨破了,血流不止。
高仙芝是一個性格強勢、冷酷之人,不管不顧便開始徵兵。
從孤身前來,到徵集了八萬大軍,他只用了短短數日。這是一個幾乎不可能之事,但他偏是有破除萬難的決心,敢於把刀架在洛陽城中每一個勳貴的脖子上,不論對方祖上立過怎樣的功勞,不論他姓李還是姓武,姓王還是姓崔,只要家中有僕役,他便要全部帶走。
城中的遊俠,城郊的農戶,凡十四歲到四十歲的男丁,凡是有提刀之力,直接被他編入軍中。
他知道這樣的軍隊是烏合之眾,毫無戰力。但他哪怕逼他們的身體去阻擋叛軍的騎兵,也要緩住叛軍的攻勢,他相信,用性命能磨礪出一支可堪一戰的軍隊。
只要能守二十天,必然有隴右的邊軍趕到支援。加上河北諸郡的撥亂反正,局面便會不同。
然而,未等高仙芝準備好,叛軍先鋒已經到洛陽城外的葵園了。他不是坐以待斃的性子,當即決議親自領兵迎戰田承嗣。
當此大戰將起的關頭,卻有親兵匆匆趕來。
“將軍,有人求見,還送來了這個。”
高仙芝眯眼看去,首先看到的是一個千里鏡……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