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誕的表哥 作品

第155章 君自抉擇


    十月下旬,長安小雪,草木積霜。

    延壽坊,王忠嗣宅。

    業已出嫁的王韞秀今日回來,安排僕役灑掃院落,以備過些時日王忠嗣回京述功。

    她近來之所以心焦,因楊銛故意讓元載嚇唬她,“裴冕案或將牽連王將軍,趕緊投奔楊黨保命”。

    攻下石堡城的消息讓她稍微鬆了一口氣,希望事情真如李靜忠所言,邊鎮用胡人之策只是為了激勵胡將,督促戰事。

    既然戰事順利,想必一切會好的。

    忽然,有馬蹄聲響起。

    王韞秀聽得出那有數十騎,且在小巷中騎馬穿行的速度很快,不是尋常人能做到的。

    久未開過的沉重大門被緩緩推開,揚起灰塵。

    馬嘶聲與腳步聲傳來,王韞秀回過頭,看到那風塵僕僕的身影,驚訝得喊話都帶了哭腔。

    “阿爺!”

    她迅速跑到王忠嗣面前,抱拳,行了個軍禮,壓抑了哭腔,道:“阿爺怎回來了?”

    不愧是將門之女,動作利落,毫無小女兒之態。

    “聖人急召,故而連夜趕回。”

    王忠嗣臉色沉毅,眼眶發黑,身上猶披著甲冑,甲上的血汙與路上的灰塵黏在一起,已完全乾了。可以想見,他得到聖旨時應該還在石堡城,來不及換甲就從隴西趕回。

    大部分人都不知他要回京。

    長安城還在為下個月高仙芝、封常清等安西將軍述功獻俘一事做準備。到時,小勃律王與吐蕃公主將被扣押著獻於闕下,那是何等的國威?

    相比而言,原本被寄予厚望的攻破石堡城一戰,因拖拖拉拉而失去了期待,沒掀起太大的波瀾。

    “阿爺已去面聖了?”王韞秀問道。

    “沒有。”王忠嗣大步入院,親自安頓著他的戰馬,“聖人體恤我趕路遙遠,容我歇息兩日。”

    王韞秀聽得再次不安,幾次張開口,欲言又止。

    隨同歸京的將士開始搬東西,也沒別的行李,馬匹的草料,更詳細的戰功冊,以及一個個京兆府籍士卒的骨灰。

    若不將這些戰死者的身後事辦妥,往後朝廷還要向他們的家屬收租庸調,故而王忠嗣很重視此事,親自再數了一遍,沒有骨灰也有遺物。

    “明日去辦,務必親眼看著府吏銷籍……盔甲卸了送還兵部,你等先還家吧,也久未見妻兒了。”

    “喏!”

    田神玉脫掉身上盔甲,發現傷口又破開了,血與裡衣黏在一起,扯開時一陣生疼。

    “還呲牙,現在怕疼了?”田神功上前,輕輕扇了弟弟一掌,幫忙將他的盔甲卸下。

    “這才幾個人,還得把盔甲寄到兵部?”

    “聽說前陣子有邊軍老卒殺人了,天子腳下出了這等事,防範嚴些,應當的。”

    田神玉不屑道:“雜胡麾下,軍紀自是不如我們嚴。”

    “閉嘴,禍從口出。”田神功似乎知道更多內情,眼中泛著些思忖之色。

    兄弟倆一瘸一拐相互攙著出了王宅,田神玉抬頭看著天色,小聲道:“阿兄,宵禁前還來得及,去拜訪郎君,讓他知道我們回來了?”

    “用你去說?”田神功叱道,轉頭往後看了一眼,“回去看你婆娘,該知道自會讓伱知道。”

    ~~

    王韞秀扶著王忠嗣在大堂坐下,目光看去,她這個高大威猛的阿爺臉上又多了許多皺紋,刀刻的一般,鬍子也花白了。

    “阿爺可知長安出事了?”

    王忠嗣道:“天寶六載,事算少的。”

    想來,皇甫惟明是在五載-->>
                                         
年初就落罪了,他則從年初撐到了年尾,以儘量少的傷亡攻下了石堡城,已無憾了……本以為會無憾了。

    “元載打聽到了一些消息,恐哥奴要對阿爺不利。”王韞秀低聲說了起來。

    王忠嗣閉目養神,像是睡著了一般。

    聽著女兒說完了長安城之事,他想了想,先問道:“楊銛都加銜‘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了?政績如何?”

    “是否讓元郎來與阿爺說?”

    “唉。”

    王忠嗣似不太喜歡這個女婿,且元載一來,定要勸他轉投楊銛。

    他想了想,問道:“你既去過少陽院,可知殿下對楊銛拜相之事如何看?”

    少陽是東方之意,因太子不能住在東宮,這些敬重太子之人往往以“少陽院”代指太子居所。

    王忠嗣問的是個對他很重要的問題,楊黨是與東宮合作應對危機,還是隻想拉攏他一人。

    這問題王韞秀還真知道,應道:“殿下希望楊銛能支持東宮,但楊銛不願表態。元郎說,國舅想單獨宴請阿爺。”

    王忠嗣擺了擺手,不答。他此前就收到了女兒的信,一直都不表態。

    不多時,元載匆匆趕來,身穿淺綠色的官袍。

    短短半年時間,他已一躍為從六品下的高官了,不再是當年那個一無所有而遭岳父家輕視的貧寒子弟。

    然而,王忠嗣對待他的態度依舊有些淡漠。

    “不必多禮,先說你是以王家女婿或楊銛心腹之身份與老夫相談?”

    元載道:“丈人勿怪,世事豈有絕對?小婿自然是王家女婿,亦無礙於協同楊相處置國事。丈人或許對楊相有些偏見,實則楊相掌權以來,有兩樁政績,一則推行榷鹽,以稍緩租庸調之弊,二則普及竹紙,以解天下用紙之缺。事雖小,而惠及天下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