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梅驚雪 作品

第一百三十章 顧正臣的擔憂(第3頁)

 顧正臣接過看去,只見銅錢上寫的是“太平通寶”四個字,不由笑道:“還是一枚宋錢。”

 張培見顧正臣有了笑意,放鬆許多。

 銅錢在手指之間不斷翻動,顧正臣看著張培:“還有沒有?”

 張培連連搖頭:“只這一枚,還是在石灰坑邊發現的。老爺放心吧,不該拿的,我們不會伸手。”

 顧正臣握著太平通寶,抬頭看著大茶嶺,面色凝重起來:“出了武城山之後,我們可要小心行事了。這礦山背後的能量不容小視。”

 張培不以為然:“再如何,也終究鬥不過老爺。”

 顧正臣的背後,可不是什麼官員,而是沐英、太子、皇帝,再大的案子,還能大過這幾個人去?

 張培很樂觀,顧正臣卻感覺有些棘手,或者說有幾點擔憂:

 其一,陰陽卷宗將句容縣衙捲入其中,老朱會不會因此暴怒,清洗句容縣衙內的官吏的同時,捎帶上其全家老少。

 其二,郭百斤等人的背後,很可能存在著利益分賬問題,牽連到工部與金陵城牆,會不會掀起腥風血雨,牽連過廣。

 其三,武城山礦場一事,又牽扯到了張士誠殘部,這會不會刺激到老朱,引起不可預料的後果。

 其四,雖說還沒調查清楚郭百斤與郭家大族的關係,但從郭傑曾在礦產上砍斷楊穀倉雙腿,孫二口交代是郭傑掠其入礦這兩件事來看,郭家肯定與這件事脫不了關係。

 可問題是,郭家龐大,分支眾多,在沒有明確證據的情況下,自己無法定了郭典、郭善、郭六等人的罪,如果事情報上去之後,老朱會不會懶得調查,來一句“寧殺過不放過,全砍了”?

 總結到一個點上,顧正臣希望的結果是:

 該死的都死,不該死的別給冤殺了。

 靠憎惡、情緒去擴大殺戮,對事情本身並多少幫助。

 但老朱的性情急躁,脾氣上來的時候,朱大郎未必拉得住,一旦旨意下達,顧正臣也只能坐看人頭滾滾,無能為力。

 一路之上,顧正臣盤算許久,尋找最佳之策,思來想去,知道隱瞞絕不可能,只能事無鉅細稟告上去,自己唯一可以爭取的,就是晚幾日將文書送金陵,儘快查清來龍去脈,坐實首惡脅從,徹底結案。

 而這就意味著,留給自己的時間並不多,老朱不是一個對臣子十分有耐性的帝王。

 破了礦山,案件似乎距離結案不遠,但顧正臣總感覺遺漏了什麼事,整個案件之中尚有一些令人費解的地方。

 尤其是郭家的那幾個老傢伙幾次敲打自己,他們必然涉身其中,但從目前掌握的線索來看,這些人完全置身事外,與礦山一事情毫無瓜葛。

 顧正臣凝重地看著山口方向,暗暗自語:“不可能如此清白,一定是遺漏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