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梅驚雪 作品
第四十七章 胡惟庸:我要弄死劉伯溫(第2頁)
顧正臣、梁家俊聽完有些悲傷,好好的人和官途,說沒就沒了。
梁家俊唏噓安慰一番,感嘆著:“說來,我們這一路也頗為兇險,若不是巡檢司出手,怕也會錢財盡失,寸步難行,這天下,還不太平啊……”
中書省。
一個緋袍中年人猛地用手捶在桌案上,茶碗微微一顫:“這個天下不太平,是吧,劉基!”
御史中丞陳寧看向桌案後的胡惟庸,此人鼻樑高挺,嘴唇堅毅,雙目炯炯有神,就是坐在那裡一動不動,也給人一種難以言狀的威懾。
也是,就在幾天前,皇帝任命胡惟庸為右丞相,現在的他,真正掌握了中書省,可以說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可偏偏,有人在這個時候挑戰他的權威,此人正是誠意伯劉基劉伯溫!
明初政治,承襲元制。
朝廷設中書省綜理政務,中央和地方府州縣上報給皇帝的奏章,必須“關白中書省”,一切以皇帝名義發出的諭旨詔令也要經由中書省下達。
而劉伯溫偏偏仗著功臣殊遇,沒有將“青田縣茗洋軍衛百戶周廣三反叛”的奏本直接送到中書省,而是選擇直接遞給皇帝朱元璋,這就是不把新上任的右丞相胡惟庸放在眼裡了,還讓胡惟庸在皇帝面前像個傻子一樣一問三不知,不動怒才怪。
胡惟庸收斂了怒火,陰翳的目光看向陳寧:“皇帝已經下旨,命我與御史臺、大都督府商量青田縣平亂一事,你差人傳個話,召來兵部尚書樂韶鳳、刑部尚書吳雲、大都督府同知鄭遇春、陸仲亨、華雲龍、都督僉事唐勝宗等人來中書省議事。”
陳寧微微點頭,找人去傳話,刑部尚書吳雲先一步到了中書省。
吳雲瞭解到情況之後,不由得咬牙切齒:“這個劉伯溫,回家就回家,好生頤養,為何動輒冒出個腦袋,怕人遺忘了他不成?”
陳寧呵呵笑了笑:“他老了,不復當年。”
胡惟庸冷著臉,見周圍沒有其他耳目,便低聲說:“洪武五年時,劉伯溫越過中書省上書皇帝,要求在談洋設置巡檢司,皇帝應允。如今青田縣又出了百戶周廣三反叛一事,劉伯溫再次越過中書省上書皇帝。此人不除,規矩難立!日後人人效仿,那中書省存之何用?”
“胡相的意思是,派人把他給……”
吳雲抬起手,在脖子處比劃了下。
胡惟庸凝眸,搖頭道:“他是誠意伯,有功於江山社稷,天底下能殺他的,只有一人。我們要做的,就是給那個人遞上一把刀子,一個由頭!”
吳雲敲了敲桌子:“此事,不太好辦。”
對手可是劉伯溫,此人知天文曉地理,謀劃之力、從龍之功無數,雖遭皇帝忌憚,開國後只封了個誠意伯,可此人權謀老道,眼光毒辣,開國初期與李善長鬥來鬥去,壓得淮西人喘息困難,若不是皇帝暗中幫了一把,加上劉伯溫性子太直,缺乏對皇權敬畏,他未必會離開金陵!
此人雖失了勢,不在朝堂之內,但他素來行事謹慎,不留把柄,想找到能殺他的刀子,難!
梁家俊唏噓安慰一番,感嘆著:“說來,我們這一路也頗為兇險,若不是巡檢司出手,怕也會錢財盡失,寸步難行,這天下,還不太平啊……”
中書省。
一個緋袍中年人猛地用手捶在桌案上,茶碗微微一顫:“這個天下不太平,是吧,劉基!”
御史中丞陳寧看向桌案後的胡惟庸,此人鼻樑高挺,嘴唇堅毅,雙目炯炯有神,就是坐在那裡一動不動,也給人一種難以言狀的威懾。
也是,就在幾天前,皇帝任命胡惟庸為右丞相,現在的他,真正掌握了中書省,可以說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可偏偏,有人在這個時候挑戰他的權威,此人正是誠意伯劉基劉伯溫!
明初政治,承襲元制。
朝廷設中書省綜理政務,中央和地方府州縣上報給皇帝的奏章,必須“關白中書省”,一切以皇帝名義發出的諭旨詔令也要經由中書省下達。
而劉伯溫偏偏仗著功臣殊遇,沒有將“青田縣茗洋軍衛百戶周廣三反叛”的奏本直接送到中書省,而是選擇直接遞給皇帝朱元璋,這就是不把新上任的右丞相胡惟庸放在眼裡了,還讓胡惟庸在皇帝面前像個傻子一樣一問三不知,不動怒才怪。
胡惟庸收斂了怒火,陰翳的目光看向陳寧:“皇帝已經下旨,命我與御史臺、大都督府商量青田縣平亂一事,你差人傳個話,召來兵部尚書樂韶鳳、刑部尚書吳雲、大都督府同知鄭遇春、陸仲亨、華雲龍、都督僉事唐勝宗等人來中書省議事。”
陳寧微微點頭,找人去傳話,刑部尚書吳雲先一步到了中書省。
吳雲瞭解到情況之後,不由得咬牙切齒:“這個劉伯溫,回家就回家,好生頤養,為何動輒冒出個腦袋,怕人遺忘了他不成?”
陳寧呵呵笑了笑:“他老了,不復當年。”
胡惟庸冷著臉,見周圍沒有其他耳目,便低聲說:“洪武五年時,劉伯溫越過中書省上書皇帝,要求在談洋設置巡檢司,皇帝應允。如今青田縣又出了百戶周廣三反叛一事,劉伯溫再次越過中書省上書皇帝。此人不除,規矩難立!日後人人效仿,那中書省存之何用?”
“胡相的意思是,派人把他給……”
吳雲抬起手,在脖子處比劃了下。
胡惟庸凝眸,搖頭道:“他是誠意伯,有功於江山社稷,天底下能殺他的,只有一人。我們要做的,就是給那個人遞上一把刀子,一個由頭!”
吳雲敲了敲桌子:“此事,不太好辦。”
對手可是劉伯溫,此人知天文曉地理,謀劃之力、從龍之功無數,雖遭皇帝忌憚,開國後只封了個誠意伯,可此人權謀老道,眼光毒辣,開國初期與李善長鬥來鬥去,壓得淮西人喘息困難,若不是皇帝暗中幫了一把,加上劉伯溫性子太直,缺乏對皇權敬畏,他未必會離開金陵!
此人雖失了勢,不在朝堂之內,但他素來行事謹慎,不留把柄,想找到能殺他的刀子,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