攜劍遠行 作品

第286章 祿山之死(本卷完)(第2頁)

  安祿山想出關中往河北,途經蒲坂是必然的。

  現在安祿山跟張通儒的分歧在於,從蒲坂出發去河北,有好幾條岔路要選擇,已經贏了上半局,如何不在下半局翻車,是個很考驗心智膽量的問題。

  安祿山作為一個根基淺薄又身兼二鎮的節度使,大唐官場中盼著他死,然後分一杯羹的人不在少數。究竟會不會有人鋌而走險搞暗殺,誰也說不好。

  張通儒的看法,跟安祿山截然不同,二者在驛站客房內爭執得面紅耳赤!

  張通儒認為,一路向東,走王屋山小路過軹關,再途經河內到相州(鄴城),這是最便捷的路線。

  等到了相州,基本上就到了河北道採訪使的控制區了。

  換言之,誰要在相州及以東地區對付安祿山,所花費的各種成本要比其他地區高得多!可以認為安祿山到了相州以後的路線,基本上已經可以確保安全了。

  沒有哪個河北世家大族,會得罪兼管東北二鎮的節度使!

  事實上,安祿山來長安的時候,也是走的這條路。在所有路線中,這條路線的“危險路段”最短,道路相對最好走。

  唯一不好的是,要經過方有德的控制區,而且必須通過目前由神策軍接管的軹關城樓,搞不好就直接跟方有德撞臉了!

  張通儒認為就算安祿山往方有德面前經過,對方應該也不敢把他怎麼樣!

  哪怕安祿山跟方有德之子打過擂臺,哪怕一向都有傳言說方有德看不慣安祿山,哪怕安祿山之前清洗過方有德留在河北的舊部,二人早已結怨!

  張通儒也依舊是篤定方有德不敢造反,更不可能大庭廣眾之下把安祿山如何!

  可由於來的時候,安祿山就已經被方有德狠狠教訓過。所以這位狡詐的東北二鎮節度使知道,走這條路的所謂安全,也只是理論上的安全。

  人性是不能揣度的,如果方有德那時候發狂了,殺安祿山連一炷香時間都不需要!

  安祿山不可能把身家性命放在別人的守規矩上。萬一方有德是個瘋子,就是想玉石俱焚呢?

  從小便精明狡詐的安祿山,見過形形色色的人物,其中真不缺那種“我不想活就拉你一起死”的瘋子!

  要是不能確定方有德的態度,那麼這條路就是最危險的路線,沒有之一。如果說潼關那條線只是在神策軍控制範圍的話,那麼這條路就是在方有德鼻子底下。

  安祿山不可能讓自己送上門給方有德殺!

  當然了,回河北還有另外一條路,而且更安全,只是稍微有點繞路。

  從風陵渡走陸路北上,到絳州以後再繼續北上到重鎮晉州,一路向北到太原。再從太原東進,出井陘到河北。挨著井陘就是真定(石家莊附近)。

  這裡已經是河北的縱深區域,而擔任范陽節度使的安祿山,到達這裡,基本上就算是已經接近赴任地點了。

  這條路上安祿山不能直接掌控的區域,全部都是河東節度使的轄區。安祿山的堂兄安思順,是前任河東節度使,此時很可能還沒有處理完交接手續,依舊掌控著河東的兵權。

  章仇兼瓊要從劍南趕來,途遙路遠,到河東估計都是夏秋的時候了,這次的調任,不會那麼快就執行完畢。

  這條路在安祿山看來,是必由之選。

  不過這些都是正常路線,除此以外,還有些“劍走偏鋒”的小路。

  有一條隱秘小道,是從風陵渡出發往東,從絳州通往澤州沁水縣,這條路不能通過軍隊,無法沿途補給。

  到了沁水縣就好說了,走大路到晉城。既可以從晉城向東走滏水陘到相州,又可以從晉城向北走到上黨,然後從上黨往東出井陘到真定。

  這條路的不利之處在於太過折騰,不確定性也很大,而不可能大部隊行軍。路上萬一遇到一個劍術高明的刺客,都能解決安祿山。

  更何況,安祿山怎麼說都是身兼兩鎮的節度使,也犯不著這樣如同過街老鼠一樣東躲西藏般的回河北吧。所以這條路也被安祿山否決了。

  此時此刻,安祿山與張通儒爭執不下,一個要往北,一個要向東,誰也說服不了誰!

  “這樣吧,占卜一下就行了!”

  身軀肥胖的安祿山,從懷裡掏出一卷羊皮製作的精緻紙卷,看起來不像是中原之物。

  “這個叫喜悅卷,乃是我拜火教中常用的占卜之物。

  今年三月三的時候,本節帥特意命人繪製當夜的星圖,以為占卜之用,現在正是用的時候!”

  安祿山將羊皮卷展開放在桌案上,張通儒定睛一看,上面密密麻麻畫著星星點點,乃是一副製作非常精良的星圖,手藝不遜欽天監裡的那些“老江湖”。

  此星圖上的星象,呈現人身蛇尾,手託運頭,頭上火團,右手月團,左手金珠,可謂是惟妙惟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