攜劍遠行 作品

第242章 拋開事實不談,你就沒什麼錯嗎?



                後世實驗已經證明,一件事在口述轉達的過程中,不可避免會發生信息的遺漏和扭曲,尤其是受教育程度越低的人,口述時信息扭曲得就更加厲害。

    而信息在人群中發酵,往往並不會一定朝著散佈信息之人的預料發展,很可能走向奇怪的方向。

    方重勇的原意,是想讓各軍選派的人員,親眼看到蘭州府庫充盈,讓他們回鄯州以後,將實情告知各軍,以此安定軍心。

    但是方衙內忽略了這是唐代,丘八們的受教育程度很低。

    除非是專門訓練過的傳令兵,能將主將的話原封不動的傳遞到位,否則這些丘八們都會以自己所見所想,添油加醋後講述給別人聽。

    以為談資。

    一開始,這些前往蘭州參觀府庫的丘八們回到軍中,都在大肆宣揚:蘭州的府庫裡面絹帛數不勝數,堆積如山。糧倉裡面穀物滿倉,連倉裡的老鼠都是腦滿腸肥的。

    大體上,這些人都是在說朝廷很有錢,軍餉什麼的絕對沒什麼問題。

    由於這些人傳達的信息大同小異,可以互相驗證,再加上運回來的十萬絹,也確實下發到位了,每人都領到了兩匹絹。

    大家都還挺滿足的。

    兩匹絹少是少了點,但誠意到了。

    所以隴右各軍士卒將校們,都對朝廷將來會補齊軍餉深信不疑。

    這也是方重勇擺了一出空城計的初衷所在。

    可是這些消息傳著傳著就變了味。

    本來,隴右各軍,尤其是底層士卒,就已經對朝廷時不時的拖欠軍餉十分不滿。

    各軍軍使日常也是在說,諸如“隴右運輸困難”“朝廷很多地方要用錢”“聖人已經盡力了”之類的,總之就是強調朝廷很困難,到處都要用錢,聖人已經窮得都坐不起馬車,洗不起溫泉了巴拉巴拉!

    所以我們這些邊軍將士要體諒朝廷,體諒聖人。本來嘛,沒有仗可以打,拖欠軍餉也不是什麼稀奇事。

    沒仗打國家還養著你們,難道聖人不厚道嗎?你們整天都在摸魚,捫心自問一下,沒打仗的這幾年,殺了幾個吐蕃人?

    拋開事實不談,你們就沒什麼錯嗎?

    這一類的說法,總是讓嘴笨的底層丘八們無話可說。

    於是隴右邊軍底層雖然不滿,卻也只能壓住怒火。誰讓現在不打仗呢,沒有戰爭就體現不出軍人的價值,這也是客觀規律。

    但是這一次,大家看到了什麼?蘭州的府庫裡滿滿當當都是財帛啊!朝廷壓根就不是沒錢,而是根本不想給!

    可惡,明明有錢,居然不發!實在是欺人太甚了!隴右邊軍數萬,才給十萬絹,打發叫花子呢!

    沒錢發不出軍餉叫力有不逮,有錢卻不發軍餉那就是主觀惡意!

    其心可誅!

    在方重勇的一頓騷操作下,隴右邊軍中的不滿情緒更嚴重了!要不是安人軍被取消番號這件事,震懾力實在是太大,只怕隴右邊軍第二次譁變會如海嘯一般撲來!

    饒是如此,基層士卒的抱怨聲,也不斷傳到各軍軍使耳中。

    無奈之下,包括王難得、哥舒翰、蓋嘉運等人在內的各軍軍使再次齊聚隴右節度府衙門。

    方重勇特意將高秀巖找來,對眾人說明了情況,並且強調這是“兵法策略”的一部分。

    錢是要發的,士氣也是要激勵的!

    畢竟,誰也不會開戰之前就把士卒們“餵飽”吧?

    拿到了豐厚賞賜的士卒,只會在戰場上儘量自保,擔心有命賺錢沒命花。這個道理確實是常識,王難得等人也都無話可說。

    好說歹說,在方重勇承諾等戰爭結束,朝廷會有大筆封賞之後,這些人才不情不願的返回各軍,對各級將校說明了情況。

    總算是把這件事應付過去了。

    然而,隴右邊軍內部的事情好處理,畢竟有很多手段可以操作。但吐蕃人那邊的事情,方重勇就完全沒辦法影響了。

    戰爭的腳步持續而穩定的向前走,一步也沒有停下來。

    前方斥候傳來的信息在不斷匯聚,吐蕃人在西北和西南兩個方向囤積重兵,這些人自然不會是來河湟谷地看風景的!

    按照方重勇的估計,這次吐蕃人大概是想打“鉗形攻勢”,從西北和西南兩個方向夾擊河湟谷地的唐軍,集中優勢兵力打殲滅戰,切斷河湟谷地與蘭州之間的聯繫!

    時間一天天的過去,天威軍的選拔,也在如火如荼的進行著。

    由於方重勇之前的“望梅止渴”之策開始發酵,各軍中踴躍報名者不計其數,選拔異常激烈,甚至已經到了三選一的地步。

    因為報名過於踴躍,方重勇便私下裡探訪了一番,這才得知內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