攜劍遠行 作品

第90章 成長的秘訣在於學習


                 來到赤烏鎮,方重勇見到了忙碌的王忠嗣。

  在他印象裡的那些軍中大員們,閒得沒事的時候,應該都是在耍大刀。

  但這次見到王忠嗣,他卻發現自家的岳父大人,正在……閱讀文書。

  此刻赤水軍衙門大堂裡,還有幾個僧侶打扮的人,在將桌案上的吐蕃文翻譯成漢文。

  他們翻譯完一張,王忠嗣就看一張,整個大堂變成了一個“抄寫房”,安靜得針尖落地都能聽到。

  “隨便看看吧。”

  王忠嗣眼睛都沒有離開手中的紙張,很是隨意的對方重勇說道。

  至於坐在輪椅上的李醫官,根本沒有獲准進入這裡,還在衙門外等候接見。

  “這是……”

  方重勇遲疑片刻,拿起一張紙觀摩起來,很快便知道了其中的要害之處。

  “兵卒奮勇破敵有功,且查證屬實後,將領要及時給予獎賞。”

  “戰場上若長官及將領逃逸,監軍則要拼死追捕。若捕獲到手,其勇敢行為的獎賞,即刻按律例賜給。”

  “若被敵所困,派信使至兵營報信求救兵,而接到報信之將領不派救兵則將領受罰。”

  ……

  這明顯是一條又一條的軍法,但行文略有些奇特,與大唐的律令有異曲同工之妙。

  方重勇看得一頭霧水,有些疑惑的詢問道:“這是翻譯過來的軍法?莫非是吐蕃人的軍令麼?”

  “沒錯,之前崔節帥擊破吐蕃人一部,繳獲了一部完整的吐蕃軍法。如今可以將其翻譯成漢文的僧侶也找到了,現在正在將這些軍法翻譯過來。

  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嘛。”

  王忠嗣哈哈笑道,似乎心情很好對樣子。

  吐蕃人擁有文字的歷史,已經超過一百多年,甚至更遠的可以追溯到幾百年前。

  相傳,吐蕃贊普松贊干布,有鑑於吐蕃要發展經濟,沒有自己的文字完全不行,於是就派大臣吐彌桑布扎等十六人赴天竺(印度)求學、拜師。

  返藏後,仿梵文“蘭扎體”,結合藏文聲韻,創制藏文正楷字體,又根據“烏爾都體”創制藏文草書。

  即為吐蕃文的藍本,後面又經過百年發展至今,已經自成體系。

  但也有人說,松贊干布乾的事情只是整理,吐蕃有文字的歷史很早。

  但不管怎麼說吧,吐蕃人的這部軍法,不僅說明吐蕃軍隊軍紀嚴明,賞罰分明。

  而且還能說明他們國內的政治軍事制度建設已經自成體系,並非外人所理解的那樣只知道劫掠的蠻夷。

  它更可以證明,吐蕃軍可以在河西隴右跟大唐掰手腕,絕非偶然,也並非只憑著消耗人力與一腔血勇!

  吐蕃軍是可以與唐軍在戰場上平分秋色的勁旅,在軍事上是同一級別的頂尖玩家,遠遠超過之前被大唐胖揍過的突厥、契丹等遊牧民族。

  牛仙客那句“河西之事,唯吐蕃而已”,確實是中肯的評價!

  “多看看吧,吐蕃人的軍法,亦是有很多可取之處。所謂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多學習沒有壞處。”

  王忠嗣放下手中的紙,將桌案上散亂擺著的紙張都按順序整理好,將其交給方重勇,繼續說道:“我知道你有事情,先等等,我還有軍務要處理,晚上再說不遲。”

  說完,他便徑直走出大堂,留方重勇一人在這裡閱讀吐蕃軍的軍法。

  兵不在多,在於精;將不在勇,在於謀。

  王忠嗣的思路很明確,與其沒頭沒腦的練體力,不如趁著好機會,多學習兵法中的“律法”。

  人無規矩約束,則如同野獸群聚。披堅執銳的丘八們若是沒有軍法約束,他們的破壞力有多可怕,用腳指頭想也能猜出來。

  瞭解吐蕃人的軍法,就是了解吐蕃軍打仗思路的一條門路。盛唐的時候,只有異族們可以挑對手,大唐邊軍是不能挑對手的,誰來挑釁都要打死,包括吐蕃人在內。

  所以王忠嗣現在讓方重勇做的事情,就是拼命學習保命的技術!

  “繼續看吧。”

  方重勇自言自語的嘆了口氣說道,心情略有些沉重。吐蕃的陰影籠罩這河西大地上,片刻都無法解脫。

  很快,方重勇就看到了與大唐軍法中有很大不同的條例!

  “修築城堡,設置囊霞之事需向王室成員呈報,並按所準時間完工。”

  “若未能如期完工,則懲罰囊霞長官。”

  “囊霞之地,聚集有軍馬等大量牲畜。未出現大的病象,但卻借局部小病傳染之口,散佈有大病之狀出現,我等則將查明原因,並將撒銷囊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