攜劍遠行 作品

第87章 純潔的婚禮


                 壽王大婚,整個長安城都普天同慶。李隆基下令大酺三日,由官府提供麵點、酒水等,隸屬於太常寺的太樂署和鼓吹署,負責婚禮慶典的奏樂。

  太樂署既是音樂學院,也是國家的御用演出團體。當遇到重要的祭祀場合之時,太樂署的雅樂一定要現身,配合禮制,進行表演。同時還要代表國家形象,給那些前來朝拜大唐天子的外藩客人,進行國家級別的雅樂表演。

  一句話:這次雖然是二婚,但基哥對壽王那是真的好!熱熱鬧鬧的大辦!

  能用上的排場都給用上了。

  這次大酺雖然因為經費不足,沒有造“花燈塔”。但壽王府周邊的煙花卻管夠,王府內外張燈結綵好不熱鬧。說實話,壽王李琩當年與楊玉環結婚的時候,都沒有這麼大的排場!

  不過這一次,李隆基並未如從前那樣出席壽王的婚禮,整個婚禮流程,由岳父韋昭訓主持。

  岳父不來不行,因為他女兒現在……才九歲!還根本不知道婚禮的意義!

  這是一樁地地道道的政治婚姻,新娘子甚至此刻都不在府裡,整個熱鬧盛大的婚禮,都是做給外人看的!它只是向外人宣誓:壽王已經再婚,和前任王妃楊玉環的故事,已經畫上句號。

  韋昭訓什麼都知道,什麼都明白。對於這件事,長安城內權貴圈子裡的人,洞若觀火的不在少數。

  在表面的恩寵之下,聖人對壽王,其實帶著深深的嫌棄,沒有一點作為父親的慈愛。為了佔有前任壽王妃楊玉環,聖人已經是急不可耐的給壽王安排一個新王妃,並且讓他在未來幾年內“守活寡”!

  為此,聖人的胞妹玉真公主,都氣得遠走濟源王屋山靈都觀“修道”去了!但絲毫沒有改變聖人的初衷!

  李隆基為了掩人耳目,邀請已經是“道士”身份的楊玉環到興慶宮內“做法事”,並且為她新建了一棟樓。可謂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皇帝扒灰扒到這個份上,不說後無來者,起碼也算是前無古人了。

  但是韋昭訓知道自己什麼也做不了,雖然他心中也有火氣。

  京兆韋氏一族,在唐代就是最煊赫的王妃皇后家族,這是改變不了的事實。每一個韋氏子弟,都揹負著這樣的家庭背景。從中受益,又或者被牽連受苦,規則從一出生就已然確定,無人可以逃避。

  遠的不提,近的便有忠王李亨娶韋氏女為王妃。韋氏一族無法違抗李隆基的命令,這樁婚事,其實也是半年前就定下的,但是完婚日期,卻又提前了好幾年!

  當初李隆基只是派高力士,去韋昭訓府上打了個招呼,讓他推掉其他人的提親,說韋府三女韋氏已經是預定的壽王妃,幾年後就會舉辦婚禮。

  韋昭訓雖然知道壽王不會有什麼前途,但想想結婚那也是好幾年後的事情,沒必要為了暫時還未發生的事情就觸怒聖人,便答應了下來。

  沒想到,所謂的“幾年”,居然就是半年!連一年都不到!

  長安那位聖人的吃相也太難看了點!幾乎是急不可耐,完全不在乎天下人怎麼看了!

  韋昭訓猜測,或許當初李隆基看上楊玉環,也不過是想“玩玩而已”,嚐嚐鮮後便棄之如敝履。這跟太宗當年羞辱李元吉之妻異曲同工。

  不過太宗對弟媳玩一玩就膩煩了,根本不待見那個女人。

  但李隆基明顯不是這樣,他已經深陷其中不能自拔,迷戀楊玉環到了喪心病狂的程度,以至於明顯將自己的計劃提前,而不顧世人非議!

  此時此刻,長安城熙熙攘攘,壽王府外熱熱鬧鬧,壽王府裡面卻是冷冷清清。賓客們散去後,壽王李琩坐在空空蕩蕩的王府大堂內,身邊的奴僕已經退下,只留下岳父韋昭訓一人在這裡。

  《禮記·昏義》曰:“父親醮子,而命之迎,男先於女也。子承命以迎,主人筵几於廟,而拜迎於門外,婿執鴈入,揖讓升堂,再拜奠鴈,蓋親受之於父母也。降出,御婦車,而婿授綏,御輪三週,先俟於門外。婦至,婿揖婦以入,共牢而食,合巹而酳,所以合體,同尊卑,以親之也。”

  意思是新娘到了新郎家後,父母以下的人都要從小門出去,再從大門回來,其意是要踏新娘的足跡。

  新娘進門後,先拜豬枳和爐灶,再拜天神地詆、列祖列宗,然後夫妻交拜。

  而在唐代,新婦不僅要拜公婆和丈夫的尊長,而且還要拜觀禮的賓客,稱為“拜客”。

  總之,婚禮當中新娘子的戲份還挺足的,從開場忙到洞房。

  只是壽王的婚禮為了避免丟人,將這個過程全部都省略了。一個九歲女孩去做類似的事情,表面上丟人的是壽王和韋昭訓,實際上顏面掃地的是李隆基。

  前任壽王妃楊玉環被搶,新任壽王妃韋氏還是個孩童,這已經讓壽王李琩的精神處於崩潰邊緣,所以參加婚禮的賓客們也很自覺,不想為難他,喝完一杯水酒後便留下禮單,一言不發的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