攜劍遠行 作品

第460章 名將的輓歌(下)(第2頁)

 

我們是犯了哪一條國法?哪一條軍規?

 

如此大功,朝廷不但沒有賞賜,反倒是要誅殺功臣!

 

這就是你們追求的國家大義,三生報國麼?

 

報效君王就是這麼報效的麼?

 

以怨報德,何以抱怨?

 

王忠嗣!

 

就因為那位昏君暴君的一句話,你就要大義滅親,你就要斬國之棟樑,你就要殺為國奮戰的將士!

 

你這愚忠的蠢人!是非不分,善惡不明!

 

聽聖旨,是行小善是拘小節;殺功臣,是行大惡是作大孽!

 

你不配為將!”

 

方重勇狠狠的發洩了一番,嘴炮罵了個爽。

 

然而他也知道,這其實並沒有什麼卵用。真要打起來,他一點勝算也沒有。

 

噓!

 

王忠嗣捏著嘴吹了個口哨。

 

山道兩旁的伏兵,頓時沒入山林之中。他身後堵路的大軍,識趣的退到路邊,將兵戈放到地上,以示自己並無威脅。

 

王忠嗣翻身下馬,走上前來,解下自己腰間的佩劍,雙手遞了過來。

 

方重勇連忙下馬去接,然後一臉複雜的看著王忠嗣,不知道對方是玩的哪一齣。

 

“阿秀她們,都去了汴州。你就不要回長安了,去汴州吧。出了雀鼠谷就繞路,只怕聖人在蒲州還有伏兵。

 

今日一別,再見或許便在沙場之上兵戎相見,你多多保重吧。”

 

王忠嗣嘆息說道。

 

“岳父,何苦要保那個昏君?”

 

方重勇勸說道。

 

“聖人將我養在宮中,形同父子。

 

知遇之恩,更是無法償還。

 

聖人可以負我,我卻不能負聖人,此為忠孝之道。

 

王彥舒以後跟著你了,他一直少不更事,遠不及你聰慧果敢,你以後多多提攜他便好了。

 

至於聖人……”

 

王忠嗣苦笑搖頭,不知道該如何評價。

 

“去吧。”

 

王忠嗣大手一揮,還站在路中間擋道的人,立刻都躲到一旁。

 

“岳父保重。”

 

方重勇對著王忠嗣抱拳行禮道。

 

他翻身上馬,對身後隊伍大喊道:“加速行軍!”

 

看到不會發生大戰,銀槍孝節軍從將校到士卒,都長出了一口氣。不是說他們怕死,而是誰也不希望這樣絕望的死去。

 

三千兵馬快速通過了雀鼠谷,走得無比干脆,整個過程都是有條不紊。

 

“節帥,您放走了方國忠,如何跟聖人交代?”

 

高仙芝走上前來,對王忠嗣詢問道,看上去憂心忡忡的樣子。

 

“方國忠於國有大功,縱然有錯,罪不至死。至於怎麼跟聖人交代,那是本節帥的事情,不會連累到你們的。

 

銀槍孝節軍驍勇善戰,我等伏擊失敗,讓他們穿過了雀鼠谷,也不奇怪。”

 

王忠嗣長嘆一聲,不想再多解釋什麼了。

 

至於聖人要如何,其實,現在大唐已經變成這樣了,聖人又能如何呢?

 

很多事情王忠嗣明白,他只是不太想提起而已。

 

皇權的威嚴,不在於哪個是皇帝,哪個是太子,哪個是皇子,哪個能繼位。

 

而是在於“傳承”兩個字。

 

將權力傳承到下一個天子手裡,如何傳承,這個過程,以及傳承的規則,反倒是最核心的東西。

 

王忠嗣便是衝著“傳承”二字來保基哥的,但他沒有對方重勇去說,也沒法去說。

 

因為方重勇之前所作所為,除了長安兵變那一次外,都是跟自己一個想法,都是在保“傳承”。

 

今日之方重勇,便是明日的自己,未來前途如何,王忠嗣並沒有作太大的指望。他也知道,比起自己麾下那些將領,方重勇已經算得上“忠心耿耿”。

 

聖人倒行逆施,遲早會被武將們反噬的!

 

然而即便如此,王忠嗣也要儘量去試試,恢復大唐的傳承。雖然他知道自己幾乎不可能做到。

 

若是像方有德那麼搞,立一個太子起來,那麼以後太子便是臣子的工具與玩物。

 

王忠嗣很失望,方有德居然看不到這一點!

 

“全軍開拔,去太原城吧。

 

這次集中了十萬精兵,從井陘進入河北,必定要一舉拿下河北,掃平叛軍!”

 

王忠嗣長嘆一聲,擺了擺手,示意收隊。

 

其實,他壓根就沒想對方重勇和銀槍孝節軍出手,此前已經下達過軍令,這次無論如何也不能動武。

 

這次跟來的很多人,都是方重勇的舊部。若是對銀槍孝節軍痛下殺手,今後他們如何做人?

 

“聖人真的老了,已經完全不明白

 

這大唐,要何去何從呢?”

 

看著天邊北歸的大雁,王忠嗣心中無比沉重。

 

連方重勇都不能自保,何況其他?

 

人心,要散了。

 

王忠嗣下意識的摸了摸佩劍,才想起已經贈給方重勇。

 

……

 

霍邑縣以北不遠的陰地關,是雀鼠谷的出口。驚魂未定銀槍孝節軍士卒,直到抵達這裡,懸著的心,才算是放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