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0章 大會三(第2頁)
林默獲授的就是第七等寶鼎勳章及對應勳表,是嘉獎除去第一個日諜桉外在其他桉子中的功勞,畢竟現在才授銜,再提拔可不合適。
另外,雖說後面的桉子,其中大部分功勞已經被分出去了,但每個桉子林默肯定都要留一些,上表記在他身上的,畢竟需要這些證明他參與過這些桉子,哪伯其中沒剩多少功勞,那也是重要資歷。
七等寶鼎勳章,如果按實際功勞算,林默可以說當之無愧,但如果只按上表的功勞,也屬於是破格了,像楊海城也只混到了一個最低的九等。
畢竟林默之前還未正式授銜,那他就還算是一個普通士兵,七等已經可以授予尉官了,在普通士兵中能獲得的也是排第二,現在勳章這些發放控制得也比較嚴,從這些來看,不得不說老蔣對林默還是挺厚愛的。
中正劍,廣義上的中正劍是指20世紀30年代國民革命軍所普遍佩戴的短劍,既包括制式的梅花短劍——這種短劍劍把上繪有兩朵梅花及國民黨黨徽,劍鞘頂部和底部也有梅花裝飾,所以得名梅花短劍,也包括地方軍閥如閻錫山、劉湘、馬步芳等人贈予部屬的短劍。
狹義的中正劍則是專門指蔣校長贈送給黃埔軍校畢業生的制式佩劍,所以狹義的中正劍也叫“黃埔軍人之劍”。
說明一點,中正劍最早出現在黃埔建校十年的1934年,所以黃埔建軍時期、北伐時期是不可能有中正劍的。
中正劍的前身是1933年廬山軍官訓練團第一期結業時,蔣校長向全體學員頒發的鐫刻著“軍人魂”字樣的短劍。
到1934年6月,黃埔軍校十週年校慶時,校慶籌備委員會為了向蔣校長表示黃埔軍校第九期全體同學“不成功,便成仁”的忠心,提出畢業時授予佩劍的建議。
經蔣校長的批准,就這樣,在畢業典禮上,每位黃埔軍校第九期畢業生,也就是林默他們這一期,都得到了一柄刻有“中央陸軍軍官學校成立十週年紀念”的佩劍。
由此開啟了黃埔軍校畢業生頒授佩劍的先河,此後歷屆黃埔軍校畢業生都開始頒授佩劍,到1936年1月頒佈的《陸軍制服條例》中,又對中正劍樣式做出詳細規定。
林默和楊海城手上的中正劍,除一面刻有“中央陸軍軍官學校成立十週年紀念”字樣,蔣校長還獨出心裁,讓人在另一面刻了一句對兩人的期許,並親手贈予兩人各鼓勵了幾句。
雖說劍本身的作用肯定是用不上的,但只要還在老蔣的勢力範圍過活,拿出這柄劍,嘰嘰歪歪回憶一下今日的“榮幸”,懷念一下蔣委員長的“期許厚愛”,保準能唬住一大票人。
另外,林文華和劉震山也撈到了兩件贈品,同樣是配劍,不過跟林默兩人的中正劍款求略有不同,主要是劍鞘和劍柄樣式有所區別,上面也銘刻了蔣校長的贈字。
不過對這兩柄佩劍,林默總感覺有點不對勁,記憶中上一世好像沒有這玩意啊?林默有個猜測,會不會是因為要向他和楊海城贈劍,為了不厚此薄彼,才臨時給他哥和劉震山準備的?
林默這猜測可能性還不小,因為兩款劍除去劍鞘和劍柄,劍身除了刻字,不能說一模一樣,那也沒什麼區別,很像是臨時把中正劍的劍鞘劍柄換了再銘刻上其他字。
在戴老闆和林文華上車後,三人也結伴往外走,這次就沒有檢查了,而且守卡的軍士,看著三人領上、胸前、手上的物品,無不投來羨慕的目光,讓三人下意識把胸挺了起來,一副正經人模樣。
幾人出了最後一道哨卡,老餘也將車開到幾人跟前,劉震山上了副駕,林默和楊海城坐後排,林默先一步開門坐進去,不想楊海城腦子搭錯筋,非得跟林默走同一側車門,還想要跨過林默坐另一側,一時擠得磕磕碰碰。
“老餘,先不回去,跟上組長和老闆那輛車,離遠點在視線裡就行,他們把車直接開進官邸,估計沒帶什麼武器,最近看情況不是很太平,咱們護送一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