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步行 作品
第八百四十九章 天人五衰,至高大帝之路!(求訂閱,求月票)(第2頁)
至於奪取怎樣的成皇之機,就是五大刑天也不清楚,成皇的路不可摹刻,每個人的成皇路都不盡相同,古往今來,都沒有遵循前人的路而躋身至高皇道領域的存在。
接下來的幾天,蘇乞年與五大刑天論道,當然,更多的是蘇乞年在請益,他剛剛躋身戰帝領域,對於大帝之境,乃至至高的皇道領域,都只是一知半解,尤其是何謂皇者,與至高領域有何不同,在這幾天裡,也都有所洞悉。
皇者,一定身在至高領域,但無盡歲月以來,也有人在至高的皇者路上,走出了岔路,雖然勉強躋身至高領域,卻並未成皇。
最廣為諸無上傳承所知的,就是以力破道這條岔路,在絕巔大帝之上更進一步,躋身至高領域,並非是生命層次的完全進化或躍遷,古往今來,很多大帝在最後成皇無望,都曾經嘗試過,大都磨死了自己,倒在了至高天壁上,即便勉強躋身於內,也都不得善終。
當然,若論至高偉力,足以與皇者比肩,即便有所不如,也不會相差很多,這等未曾成皇,卻又躋身至高領域的存在,被諸族共尊為至高大帝。
凌駕於絕巔大帝之上,問鼎至高,在活著的歲月裡,可與諸皇論道,但據第一刑天所言,古史上記載的,那些至高大帝,最終都沒能活過一紀元,最長壽的,也只活了六萬餘載,且並非是壽終正寢,而是莫名坐化了,沒有半分徵兆。
此外,其他至高大帝也相差無幾,活過尋常大帝的五萬載壽數的都沒有,皆在四萬多歲時,就莫名隕落,沒有人知曉那一天發生了什麼,古史上也語焉不詳,哪怕是以戰皇殿的底蘊,諸多秘辛遺刻中,也只提到了寥寥數語。
“天人五衰。”第一刑天沉吟道,“這五個字,是佛陀一族一位至高佛帝在最後一刻留下的,但無人能夠洞悉真意。”谷
“所謂五衰,諸天喪鐘起,天光晦暗,肌體乾枯,幻境叢生,而眾生心念盡顯,觀照大千,諸邪入體,雜念橫生。”第四刑天道,“這是佛陀一族昔年公諸於世的天人五衰之解,但也只是闡述,究其根源,則無人知曉。”
是以,沒有人知曉,至高大帝的天人五衰,到底意味著什麼,又有怎樣的起源,甚至於諸天眾生而言,甚至很少有無上傳承知曉,天人五衰,是源自至高大帝的坐化。
而除了以力破道之外,還有諸如以身合道,以己身意志為天意,截取一角諸天權柄,化為至高的符詔,從而躋身至高領域,這林林總總的皇者路上的岔道,無盡歲月以來,或許有數十條之多,但真正走通,以此躋身至高領域的,卻寥寥無幾,其中當以以力破道為最,足有五位至高大帝的誕生。
但無論是何種岔路或分支,至高大帝最後,都逃不過天人五衰。
而想要真正躋身至高領域,活滿一紀元,承載這至高的生命層次的厚重,唯有成皇。
眾生有感,諸天落劫,這是成皇的部分異象,但皇道領域內的風光,卻只有諸皇才知曉,五大刑天早年剛剛成帝時,也都曾向當世戰皇請益過,卻沒有得到翔實的闡述,因為每一位皇者,都是諸天唯一,他們在皇道領域所見所聞,都不盡相同,不足以為後來者指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