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步行 作品
第八百零七章 另類闢道,劍道宗師!(求訂閱,求月票)(第2頁)
劍道宗師,抑或大宗師,更多看重的,是對於劍道的開拓與把握,並非是如劍道法則、秩序一般的道力,而是掌控這種道力的修行,或許稱之為道行,更為貼切。
再具體一點,一位劍道強者,甚至是劍王,一分道力,藉助參悟生命之光,或許可以展現出一分半的殺伐之力,而劍道宗師,一分道力則可以展現出三分殺伐之力,至於劍道大宗師,一分道力甚至可以衍化出八分、九分,乃至十分劍力。
劍帝通明,就是這樣一位立在劍道大宗師的門檻上的存在,以他的眼力,自然一眼看出來,真臨劍聖傳承的劍法,雖然被他不斷契合己身,推陳出新,但本質上,卻是出自一位了不得的劍道宗師之手,更因為這劍路有別於星空劍道,針對心靈與意志,劍帝通明料定,這多半是一位舉世難見的劍道大宗師。
在劍道的世界,劍帝通明深知,有可能一個紀元,乃至幾個紀元,都未必能夠誕生一位劍道大宗師,而縱觀當今的人族,乃至星空諸族,也只有姬家人皇,在步入至高的皇道領域之後,方才有所明悟,徹底臻至大宗師之境。
被問及傳承,真臨劍聖卻是露出少有的鄭重之色,認真道:“那是我蜀山祖師望月傳下的劍道,在老道的故土,被稱為半個劍祖。”
昔年,劍仙望月與三聖齊名,如非是劍器早已存世,從無到有,開闢出劍道,將之從殘缺的玄黃諸道中挖掘出來的劍仙望月,被尊為劍祖也不是沒有可能。
半個劍祖!
即便如此,劍帝通明也是微微一愣,倒是好大的口氣,闢道之祖,可不是什麼人都能做的,古往今來,完整無缺的道外之力,也就只有封鎮法與上古道族的絕道之力。
至於仙道,哪怕映道諸天,身為諸天萬道之一,但在劍帝通明看來,怕也未必完整無缺。
倒是蘇乞年,聞言心念一動,似乎被勾動了一些念頭,玄黃大地乃是道缺之地,諸道有缺,難以參悟,更難勾動,但劍仙望月與三聖,卻是生生在殘缺的玄黃天道中,凝聚出了道力,悟出了道與法,也由此,三聖被尊為道祖、儒聖以及佛祖。
可以這樣說,玄黃大地的諸道,就是一團亂麻,雖然存在,但不僅殘缺,更加混亂,直到三聖與劍仙這樣的人物,方才梳理天道,抽絲剝繭,凝聚出來道與法,為後來人指引方向。
在蘇乞年看來,這或許,亦是一種另類的闢道,尤其是儒聖,正氣本源,抑或者碧血道,本就不存於諸天萬道之中,這是硬生生被其感悟玄黃天道,開闢出來的,若說劍仙與三聖,哪一位更加臨近真正的闢道之祖,一定非儒聖莫屬。
蘇乞年又想到了佛祖阿彌陀佛,昔年牧靈星上,那群佛陀一族的強者曾經說過,欲尋阿彌佗佛,還需前往佛界靈山一行。
這恐怕是人族三聖中,唯一有跡可循的一位了,只是眼下這樣的境況,卻是不容蘇乞年輕易踏入佛界,尋找阿彌陀佛,也只能暫且擱置,另覓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