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這是我的道(第2頁)
“從來就沒有平淡如水的日子,哪怕紅塵之外,也有物競天擇,這是您的道院,不是我的道院。”
蘇乞年說得很認真,他看著老人的眼睛,那一雙深邃如星空的眸子,不應該去選擇逃避。
老人沒有再回答,只是嘆了口氣,走進道院,蘇乞年也走進道院,他沒有再看眼前被青苔覆蓋的許多殿宇房屋,而是拿起了角落裡一把沾滿了灰塵的笤帚,抖落掉上面的青苔,而後開始清掃。
是的,他從來不是一個只會看的人,他會動手,不管看得到看不到希望,只要自己接受了,認為需要去做,那他就去做。
這是自他當初被鎖進囚車,押解出京之後時才明白的道理,希望不是用看的,因為看到的,最後都是絕望。
……
沒有人能夠輕易折辱一個書院的學生,哪怕在長安城中有不少書院,但是能夠被所有人記住的,只有一個名字。
皇家書院。
這是一座儒道聖院,自五千四百多年前,初代漢天子定鼎天下,這座皇家書院就屹立在長安城中,一代代大儒或是留在書院中,或是走進朝堂,他們把握民生,直言進諫,誅伐佞臣,在史書上留下了一筆又一筆。
當然,現在不會有人記得,當初與皇家書院一同屹立的,還有另外一座書院,那就是道院。
所以,當青年五個人踉蹌著相互扶持,口角溢血,回到皇家書院後,他們帶回去的消息在整個外院掀起了滔天大浪。
不錯,就是滔天大浪。
對於每一名進入皇家書院的學生來說,他們首先要被告知的就是,在長安城裡有一條幽深的巷子,那裡曾有一座道院,佛道兩家在那裡蟄伏,當年那一夜風雨,曾有人走出道院,不顧大局,刀指皇宮大內,將即將繼位的那一代漢天子斬成重傷。
所以,此後道院為歷代漢天子所不喜,尤其是自五百年前開始,道院再難尋到合適的學生,而百年前,這一代漢天子繼位,立下護龍山莊,最後一名道院老師也迴歸宗門,至此,道院中再沒有一個學生。
逝去的,終將逝去,天子腳下,容不下另外的聲音。
這是皇宮大內的意志,也是皇家書院的意志,書院傳遞出來這樣的意志,每一名學生都要秉承始終。
而在皇家書院外院沸騰的同時,長安城中,很多府邸中都得到了這樣一則消息。
去年在城中鬧得沸沸揚揚的乾坤武庫失竊一案,那一位八品武庫編修,似乎叫做蘇望生的次子回京了。
蘇家有二子,長子蘇乞明散盡功名,發配北海邊疆炮灰營,次子蘇乞年押解進入武當逍遙谷,而今築基,以武當《龜蛇功》第十層的功力,有紫氣東來,九天銀河之異象,有史官入山,單獨列傳。
而今,五年之期未至,這位新晉的武當青羊峰掌峰,蘇家次子,回京了!
更令人詫異的是,這蘇家次子甫一進入長安城,就走進了那一條幽深荒蕪的巷子,走進了那一座道院。
丞相府。
一片蓮池前,一朵又一朵青蓮盛開,池水青碧,倏爾有一條錦鯉翻身,那池底的淤泥頓時被掀起,池水瞬間渾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