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隨流雲 作品

第六百二十九章 你以為內地人買不起電腦嗎?



                李野等人的反應,出乎了王烈的預料。

    他在不久前剛剛從父親手裡接任公司總裁,對於裴文聰等人這個合作項目的瞭解,僅限於合作資料上那些冷冰冰的介紹和數據。

    港島風語計算機公司——成立時間四個月,註冊資金兩千萬美元,

    自有技術:無。

    自有產品:無。

    技術團隊:無。

    合作目標:共同研發、製造、銷售.新一代個人計算機。

    說實話,對於這種“三無公司”,王烈沒有任何合作的期待和慾望。

    雖然港島風語的註冊資金有兩千萬美元,算是不大不小,但你看看那個裴文聰是幹什麼的?

    出版社老闆出身,後來倒賣服裝,這兩年不知道走了什麼路子,才以“暴發戶”的形式,勉強在港島富豪圈裡有了些名氣,

    但這也跟王安電腦公司這種高科技企業不搭噶呀!

    王烈都不理解父親是出於何種目的,才把這個合作項目談到最後階段的,

    【難道是父親臨到老了,“故鄉情結”開始作祟,想跟那個闊別四十年的故鄉結個善緣?】

    【又或者以為這家一看就是投機性質的公司,可以補上我們公司的短板?】

    王安公司的短板是軟件,他們沒有任何屬於自己的拳頭軟件產品,以前的時候還不覺得什麼,但近幾年來,好似越來越拖後腿了。

    而且裴文聰提出的合作目的——研發新一代個人計算機,也讓王烈感到心裡不舒服。

    就在八五、八六年這個節點上,王安電腦公司跟iBm的發展路徑出現了一些偏差,

    王安電腦公司選擇了價格昂貴的高端電腦路線,而一向保守的iBm在飽受折磨後,毅然決定開放政策,團結了一批小型pC設備的廠商,選擇向更容易普及的經濟型個人計算機發力。

    就現在這會兒,業內已經有人認為王安電腦公司犯了“致命的錯誤”了。

    所以裴文聰在這個節骨眼上過來尋求研發、製造方面的合作,王烈認為其實就是在模仿iBm的發展路徑。

    自己的父親跟iBm鬥了一輩子,怎麼現在還要悄悄的跟他們學習了?

    就算是要向對手學習,但人家iBm合作的也是微軟、蘋果、Arm這樣的小廠商,人家那些小廠商都有自己的軟件開發能力,而港島風語有什麼能力呢?

    王烈對著合資的資料左看右看,都看不出裴文聰有什麼軟件研發能力,反倒是處處透著一股子“偷師”的陰謀味道。

    種花家有句老話——教了徒弟打師傅,所以王烈認為,要麼不收徒弟,就算收了徒弟,也不能教真功夫,讓他給自己打雜幹活就可以了。

    但是現在看看眼前臉色冷冽的李野、裴文聰等人,不像是一群又聽話又好使喚的徒弟呀!

    【不是,你們一家港島的小公司,過來尋求我這全球業內top2的公司合作,就沒有一點誰主誰次的覺悟嗎?】

    “很高興今天大家能夠來到波士頓,現在距離春節已經沒多少天了,

    為了節省大家寶貴的時間,我們希望可以摒棄一些存在分歧的因素,儘快簽訂合作協議.”

    王安很冷淡的說了一些場面話,然後用英語對著自己右側的第二位員工說道:“錢伯斯先生,你來給港島的朋友解釋一下我們合作的意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