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隨流雲 作品

第四百五十八章 等了好久的技術大神

“通訊設備?李先生你是說電話機嗎?我之前做過市場調查,它跟收音機和電視機比起來,好像沒有什麼優勢.”

 

裴文聰聽了李野的建議之後,明顯有些意外,因為從一年多前李野讓他準備上電子廠開始,他就一直研究從哪種產品入手,但想來想去也沒往通訊設備方面想。

 

反而是收音機和電視機,不但有著非常好的市場前景,也有著非常高的可行性。

 

在八一年的時候,鵬城就引進了第一家合資電子廠,然後陸續又有了多家電子廠,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從生產收音機開始的。

 

可別小看這半塊磚頭大的收音機,其實在此時內地的很多地方,還屬於家庭重要電器之一。

 

八十年代初的內地經濟狀況,可還沒闊綽到家家都有電視機呢!尤其是在內陸某些省份,手電筒都算家用電器。

 

隨身聽起碼要到十年之後才成為學生們的標配學習工具,這會兒那些剛剛上了高中、大學的孩子,家裡人才可能給他買一臺收音機。

 

總之收音機在內地的市場很大,並不愁賣。

 

但裴文聰現在財大氣粗了,看不上收音機這種小玩意兒,在港島搞了一家電子廠,驗證了技術可行性之後,就琢磨著進軍內地的彩電市場。

 

相對於收音機,那電視機就絕對是八十年代的熱門產品了。

 

別看幾十年後,電視機的開機率已經跌破30%,逼的有人都在大會堂喊冤,但在八十年代,電視機那都不叫賣方市場,因為都不需要你自己賣,只要你有貨,有的是人拿著錢排隊過來提貨。

 

而此時內地的電視機生產線,都是引進的外國生產線,或者直接引進外國散件自己組裝。

 

比如徽省無線電二廠率先引進了夏普的黑白電視機散裝件,經過組裝後打造出了“黃山牌”,成了無數人的回憶。

 

至於牡丹、金星、日立等等,都是引進海外生產線,在內地市場上風光一時。

 

所以裴文聰就覺得別人能行,自己沒理由不行?

 

世界一流的引進不來,二流的還不行嗎?

 

港島的電子廠已經準備了很久了,鵬城的地皮都買好了,提前也跟李野商量過幾次,可以說現在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但是今天,李野怎麼又要搞通訊設備呢?

 

現在內地一百戶人家裡沒有一家裝電話,那玩意兒的需求量比電視機小了好幾個量級,

 

而且銷售電話機需要跟內地的電訊部門打交道,你不可能指望人家拿著錢上門來求你吧?

 

不過李野卻笑著道:“我沒說不生產電視機啊!不過電視機以後的競爭會很激烈,全國幾十家廠能活下來幾家就不錯了,

 

所以我們還是應該儘早佔據一些高利潤行業的先機,老裴你相信我,通訊設備在內地大有可為,在海外同樣大有可為。”

 

“我當然是相信李先生的呀,那我們就搞電訊設備,我會盡快組織專業團隊,拿出發展方案給李先生過目,那李先生我們是先搞Bp機?還是直接研究移動電話?”

 

裴文聰聽到李野說“大有可為”,裴文聰想都沒想就答應下來。

 

他能不相信李野嗎?

 

以前的各種“神預言”就不說了,就九月中旬李野讓裴文聰和羅潤波布控港島股指,在9月下旬草簽聯合公報之後,港股指數在不到三個月的時間裡,暴漲百分之六十,

 

裴文聰和羅潤波本來以為自己已經是“見過大錢”的人了,但還是被這種印錢速度嚇的心驚肉跳,整晚整晚的睡不著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