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三章 你是不是忘了,我們的根基是什麼?
辦公室的門被推開之後,王秦山只是憤怒了半句話,就開始冒冷汗了。
因為進來的人,是王秦山平時需要堆起笑臉接待的人,也是這些天王秦山最不想見到的人。
“老王,脾氣不小啊!”
“.”
王廠長的心咯噔一下子,細密的冷汗悄悄的爬上了額頭。
看看對方的臉色,冷的跟三九天的寒霜似的,說出來的話更冷,這跟往日和氣寬厚的形象截然不同。
今天這是要出事兒啊!
來人進門之後也沒廢話,自己在沙發上坐了下來,然後就冷冷的開口質問王秦山。
“你當時給我保證的是,兩個月利潤超過百分之五十,三個月利潤超過百分之百,三年還清銀行貸款
可是現在還不到三個月,工資都發不出來了,下個月是不是又要找我協調資金幫你們昌北發工資?”
“你是用了什麼辦法,把一個蒸蒸日上的盈利企業,三個月就搞回兩年前的?”
“.”
“沒有的,沒有回去.領導我們沒有發不出工資,只是廠裡最近有重要的生產任務,所以就先緊一緊工人,保證產品出貨之後”
王秦山站在辦公室中,低聲向對方解釋,但人家顯然沒時間聽他的理由。
“我當時幫你扛著人家港資的抗議,可不是讓你緊一緊工人的,相反你說一定會讓工人過上好日子,大幅度提高工人的工資、福利,證明我們自己走自己的路,比另外一條路更好走.”
“.”
王廠長默默的聽著對方的訓話,心裡全是酸楚、憋屈和不甘心,但唯獨沒有慚愧。
因為他是真的相信,自己靠自己,是可以讓昌北機械廠重新紅火起來的。
工廠還是原來那個工廠,工人還是原來那些工人,就算是生產出來的產品,也還是賣給內地的那些服裝廠、被服廠。
怎麼就非要把一半的利潤分給外人,還要讓人家牽著鼻子走呢?
其實如果李野在現場的話,就能理解王廠長的心情,
畢竟摸著石頭過河還要有個過程,別說八十年代初這個爭執不斷的時代了,就是到了九十年代,也還有很多王廠長這樣的人。
他們崇拜過去的輝煌,對於突然的改變和猛烈的衝擊,不適應也不信任。
記得在某一年的時候,有個叫某村的地方,曾經在王廠長這種人心裡成為神聖的標誌。
嚴格執行集體配給,村民家家都有小洋樓,學費、醫藥費各種生活費全免.提前邁入小康。
就這樣的村子,內地湧現出的不是一個兩個。
李野的某個長輩,就曾經拿著這種例子大肆貶斥各種私有制的改變,說是剝削,而如果照著原來的路走,我們早就住上小洋樓開上小汽車了。
但是
他並不知道,某村有著兩萬多名臨時工,他們是沒有小洋樓住的,也沒有各種免費,他們創造的剩餘價值,支持了小洋樓和免費。
這其實跟某些發達國家一樣,他們的高福利,也是來自於對其他某些地區和群體的技術掠奪。
而王廠長到現在也不明白,昌北機械廠之所以能扭虧為盈,不僅僅是因為港資提供了資金,還有是像拿走臨時工的剩餘價值一樣,拿走了港資提供的機械技術、經營理念以及其他“不拿白不拿”的價值。
王廠長到現在還是認為,沒有港資的資金,只要有銀行的貸款,他一樣可以把廠子救活。
“我們廠現在跟兩年前不一樣的,我們倉庫裡堆滿了新產品,還有很多原材料也是隨時可以換成錢的硬通貨,我們只需要一點週轉資金,您看看能不能跟銀行研究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