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隨流雲 作品
第一百零五章 生意是生意,人情是人情
李大勇、胡曼、姜小燕等人,在清水縣“守得雲開見月明,一心只等通知書”,
而八人小團體的核心人物李野大帝,卻帶著自己的商業團隊,歷盡千辛萬苦抵達了神州東南沿海,在一條小街外面排起了長隊。
“鵬哥,咋這麼多人呢?比咱清水縣看花燈的時候人都多”
“三水哥,待會兒咱們進關之後,是不是就能看見港島了?咱這也算是出國一遊了吧?”
“.”
兩個小年輕,眼巴巴的看著前面五六百米長的隊伍,是又急躁又興奮。
“都把嘴閉上,沒看見別人看你們的眼神嗎?出來時候怎麼跟你們說得來?
看到不懂的,也要裝懂,回頭再問,當著這麼多人,老孃們一樣嘰嘰喳喳,嫌別人不知道你們是鄉巴佬嗎?”
靳鵬的頭號馬仔三水,對著幾個剛剛加入隊伍的生瓜蛋子一頓猛噴,滿臉的嫌棄和不耐煩。
這三個人,是這次靳鵬從清水老家帶過來的,其中兩個一個叫穆為民,一個叫馬千山,都是以前縣城裡的無業遊民,見了三水“水哥長、水哥短”的極為親熱,
但是已經在羊城混了大半年的三水,卻覺得這兩個傢伙傻了吧唧的,沒有什麼調教培養的價值,
要不是看大家都是清水人,顧念著江湖義氣,三水才懶得搭理他們。
至於另外一個叫鄒志國的,更是木木呆呆半天說不出一句話,連聲“三水哥”都不會叫,要不是跟李野有點關係,三水都不願多看他一眼。
“三水哥你就不要說他們了,我剛來這邊的時候,也是什麼都不懂的外鄉佬,熟悉個幾天就闊以了。”
一個跟隨在李野等人身邊的中年人,及時出來打圓場,收穫了兩個被啐北侉子的感激眼神。
三水也看到了靳鵬的不悅眼神,就坡下驢道:“咱們費了這麼大勁才辦好了證件,他們鬼頭鬼腦的讓人懷疑了怎麼辦?我也是不想連累大家。”
中年人大大咧咧的道:“沒事沒事,放心好了,我們的關係硬的很,頭頭腦腦的都熟,保你們過關無事。”
三水點頭笑道:“這次真虧了張老闆了,要不是張老闆,真沒人能辦出特別通行證來”
“什麼張老闆,我就是個小生意人,你們才是大老闆”
張老闆一邊跟三水吹牛打屁,一邊不住的往李野這邊瞄。
他跟這個三水算是挺熟了,平日裡沒少賣給他稀罕貨,以前只知道他是個看鋪子的掌櫃,上面還有兩個說了算的“老闆”,
那兩個老闆並不常駐羊城,但對於三水的掌控力很強,前些天自己都說動了三水,要合作水貨摩托車的生意,但上面的老闆一個電報,三水就蔫了。
張老闆前幾天終於見到了郝健,也確實是個極精明的人,做派也很大氣,很有合作的潛力,他決定好好結交一下,
但是在他昨天又見到幾個從北方過來的人之後,張老闆卻隱約發現,那個叫“小野”的年輕人,看起來很不簡單。
郝健,還有那個叫靳鵬的,對於生意上的事情一言而決,但是在面對那個小野的時候,卻隱隱的有些敬畏。
敬重,且畏懼,這是張老闆最直觀的感覺。
張老闆在打量李野,李野自然是知道的。
這次他跟著靳鵬,帶著三個新人下羊城,本來不想跟這個張老闆打交道。
一個敢往北方倒騰水貨摩托車的人,在82年這個時節,是非常大膽,非常危險的。
不管他是自己的生意,還是給身後的大佬牽線,李野都不想接觸這種生意。
屁股裡面不乾淨,你就是以後穿上八條褲子,該有味兒還是有味兒,一旦被人盯-->>
上,那是怎麼擦都擦不掉的。
可李野在羊城待了數天,想帶著靳鵬等人,去眼前這條“中英街”看看的時候,卻遇到了困難。
中英街,始於1898年,盛於1980——1997年,在整整17年的輝煌時期之內,每天入關的“遊客”,都是數以萬計。
李野和靳鵬想要進入這條小街,需要先用邊防證抵達鵬城。
“邊防證”,是神州針對赴邊境地區人員的一種篩選手段,如果你有不良記錄、或者不良嫌疑,那麼是不允許前往邊境線附近的。
這年頭卡的很嚴,有需要的人要拿著介紹信,在本地相應機關辦理邊防證,
李野肯定是辦不出來的,你遊歷祖國大好河山,偌大的神州有的是美麗景點,沒有必須去邊境地區的正當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