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隨流雲 作品

那年花開1981 第三十五章 我們怎麼能搶人東西?


    在八十年代,喜歡文學的知識青年,會被冠以一個褒義的名頭——文青。

    而這裡面,有真文青和假文青。

    前者是真的喜歡文學,喜歡在文學的海洋中自由暢想的快樂。

    後者則是喜歡文學所附帶的各種利益,比如可以提升個人的社會地位,比如可以不花一毛錢,就能感受到漂亮女文青的崇拜眼神,

    甚至.......發明出了“色而布淫”這種虎狼之詞。

    柯老師是真文青,而且文學水平還不低,但是她讀過的文學作品,基本上都是純文學作品,或者說嚴肅文學作品。

    這種文學作品的寫作要求很高,但它的讀者受眾群體,也是比較挑剔的。

    有些人說,這一類的文學作品,其實就是一小部分人,寫給另一個小部分人看的,能看懂的人,越看感覺越有味兒,但看不懂的人,感覺就不太好了。

    比如說一篇《荷塘月色》,如果沒有老師的講解,一個小學生需要多久才能體會出它的完美意境呢?

    而通俗小說就接地氣多了,五年級小學生就能看射鵰,也能做到一看就懂。

    網絡文學,在這方面更進了一步。

    它不再糾結於文字的優美,更注重情節的描述,以在讀者腦海中構建各種情節畫面為目的,力圖吸引讀者的閱讀慾望。

    所以柯老師一讀李野所寫的《潛伏》,就被他新穎的描寫手法代入了進去。

    尤其是第一階段的高超,餘則成刺殺李海豐的一段。

    【李海峰從轎車窗戶中伸出手來,把手中的手槍扔在了地上,表示出了自己放棄抵抗的意圖.........他要看看,到底是誰在伏擊自己。】

    【李海峰看見餘則成端著手槍,敏捷而警惕的走了出來,不可置信的問道:“就你一個人?”】

    餘則成單槍匹馬,利用死亡的恐懼,逼迫李海豐丟下配槍,走出轎車成為魚肉的情節,被李野用各種渲染手法,搞得跌宕起伏,引人入勝,

    另外餘則成打死三個漢奸,然後挨個摸他們的脖子,確定是否沒有了心跳的細節描寫,更是讓柯老師看得入迷。

    “射鵰”之中沒有宰了人還摸脖子的橋段,裡面的角色都是武道宗師,一眼就能看穿人的死活。

    但《潛伏》不是,他描寫的,就是活生生的普通人。

    柯老師一頁一頁的讀著,不知不覺間讀到了最後一頁,然後才恍然驚醒,

    一看時間,已經是後半夜了。

    【這本小說......好像有用........】

    柯老師突然感覺腦海中閃過一道光,想到了某個可能。

    她的思緒迅速發散,頭腦快速運轉起來。

    只見她時而皺眉,時而羞愧,時而輕嘆,時而咬牙,不知不覺間,就到了天明。

    。。

    第二天晚上自習課之後,柯老師把李野約到了自己的辦公室。

    然後她對文樂渝道:“小渝,你先出去一會兒,我有些話要跟李野談。”

    文樂渝的眼睛驟然瞪圓,看著媽媽一聲不吭。

    柯老師輕嘆一聲,道:“我跟李野有些正事要談,你出去關上門,看著點兒,好嗎?”

    文樂渝疑惑的看了看媽媽,確定不是要找李野的麻煩之後,才不情不願的出了辦公室。

    文樂渝出去之後,柯老師跟李野嘮起了家常。

    “李野同學,聽說你的爺爺是一名老兵,你的父親也曾經是一名光榮的戰士,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