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隨流雲 作品
那年花開1981 第八章 親親一家人
李野的家是一套獨門獨戶的平房院落,三間正房、三間偏房,居住條件還算不錯。
剛騎車到門口,李野就聞見了酸辣土豆絲的香味兒。
此時已是秋末冬初,各種細菜基本上都下市了,各家的餐桌上基本都是蘿蔔、土豆、白菜三大樣。
李野推車進門,就看見一大兩小三個人影正在廚房棚子裡忙活。
大的自然是李野的繼母韓春梅,小的是她帶過來的兩個閨女,隨李開建改了姓,叫李娟、李瑩。
要說韓春梅,也是一個苦命人。
年輕的時候,韓春梅是十里八鄉公認的一枝花,嫁給一個木匠之後,連續生了兩個女孩兒,就再也生不出來了。
這要是放在後世,有倆閨女的爺們那可美了。
不用攢錢置房置地,不用操心轎車彩禮,逢年過節沙發上一躺,閨女就把菸酒糖茶乖乖的送過來,女婿還得笑臉巴結:“爹,咱倆走一個?”
到老了有病有災,倆閨女出錢出力一樣也跑不了,一輩子有錢就花瀟灑無比。
但這個年代不行,家家都有皇位等著繼承呢!你要生不出個帶刀侍衛來,閒言碎語都能壓死個人。
韓春梅的公婆很強勢,直接逼著自己兒子休妻另娶,把韓春梅趕出了門。
韓春梅帶著倆閨女回了孃家,苦熬了好幾年的日子,終於嫁給了大她八歲的李開建。
然後,她就覺得上天了。
公婆不再因為女兒多吃了半塊饅頭而指桑罵槐,男人也不會因為打碎了一個碗而抽出皮帶。
而且嫁過來之後,李家先給韓春梅找了個臨時工的工作,每月二十二塊五,看似不多,但卻讓苦命的她喜極而泣。
沒人比她明白,自家孩子看別人吃糖,自己兜裡卻沒有一毛錢的辛酸。
也沒人比她清楚,孩子半夜喊餓,自己卻只能喂她們一碗涼水的苦澀。
所以在進了李家門之後,韓春梅是抱著感恩的心對待李家人的,洗衣做飯家務活兒全包了,以至於李野的奶奶經常“我還沒老呢,就沒用處了”的抱怨。
“唉,小野回來了?”
看到李野進門,韓春梅也是愣了一下,然後趕緊掏出兩毛錢遞給閨女。
“小娟你快去東街買塊豆腐來,小瑩快洗棵白菜。”
這會兒的糧食珍貴,家裡一頓做多少飯菜都是有數的,絕對不會出現剩飯剩菜這種浪費行為,所以李野突然回來,韓春梅怕做的飯不夠吃。
“不用那麼麻煩了,我在外面墊吧了點兒,再拌個白菜心就行了。”
李野擺手阻止了正準備出去的李娟,從書包裡拿出那包沒吃過的麻糖遞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