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put_contents(/www2/jsonfs/118/118463/133630657.json): Failed to open stream: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yueruzw.com/read.php on line 107
那年花開1981-第四十一章 這是個被人掌控,或者掌控別人的世界,風隨流雲,月如中文
風隨流雲 作品

第四十一章 這是個被人掌控,或者掌控別人的世界


   餃子,諧音為“交子”,在種花家的傳統文化中,有著新舊交替、喜慶團圓和吉祥如意的美好寓意。

    而在北方人特別是東山人心中,餃子更是有著很特殊的地位。

    後世有人編出了笑話,說東山人除夕的飯食是餃子,初一是餃子,初二初三一直到十五都是餃子。

    甚至還有外地媳婦兒第一次到東山,婆婆只招待了餃子沒有炒菜的段子。

    其實這都是謠傳,餃子是東山人招待客人的高規格禮儀不假,但除夕夜的飯桌上也是有別的菜的,要不然你讓家裡的老爺們怎麼喝酒啊?

    所以到了除夕這天,老李家的大小媳婦兒就都擠到廚房做菜去了,

    如果說去年大家第一次團聚的時候,韓春梅母女還有點不太適應,但是今年韓春梅和傅依若經常接觸,雙方就自然多了。

    吳菊英負責指揮,傅桂茹、韓春梅主力廚師,文樂渝和李娟、李瑩、傅依若充當打下手的小學徒,忙忙活活歡聲笑語,和諧融洽的不要不要的。

    至於老李家的男人,今天是不下廚房的,因為他們有著更重要的任務——放炮!

    八八年的除夕可不禁菸花,從天色擦黑開始,叮叮哐哐的鞭炮聲就響了起來,緊一陣緩一陣的還挺有節奏。

    後世有一段本山大叔在廢墟中過年的短視頻挺火,就是哪怕再窮、再難,年關三十這天也得換二斤白麵包一頓餃子,掏空口袋裡的最後一個鋼鏰,也得買半掛鞭炮。

    其實人們吃那口餃子不是嘴饞,放半掛鞭炮也不是為了聽那個響兒,大家只是在激勵自己,讓自己在這大過年的日子裡也攢著勁兒,把明年的日子過的比今年更好,以後越來越好。

    所以鞭炮跟餃子,在那個年代是等同重要的東西。

    甚至於誰家的鞭炮放的多,誰家的日子就過得更好似的。

    老李家今年的鞭炮就買了很多,李忠發、李開建、李野一家三代,一人帶著一個小孩子,開始傳授放鞭炮的經驗。

    八九十年代的小孩子,怎麼能不會放炮呢?必須要從小培養。

    “看見這個芯子沒有?胳膊伸長,用火頭頂上去,聽到滋的一聲,就回頭趕緊跑”

    “這還沒點著呢!你怕什麼呀?”

    爺爺李忠髮帶著小孫子李佑安,手把手的教他用燃燒的香頭去點二踢腳的引信,

    可惜這孩子別看在三個孩子裡面年齡最大,膽子卻最小,還沒點著引信就開始捂耳朵,燃燒的香頭差點兒把貂皮帽子給燒掉了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