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隨流雲 作品

第683章 我特麼是託?


 
  “李野,你的投稿又發表了,你這幾天不是忙著寫畢業論文嗎?怎麼還有空閒投稿啊?”

新任班長陳霄靈拿著一張經濟報走進了教室,扔在了低頭寫作的李野面前。

李野瞟了一眼,點頭說道:“這好像是我上個月隨手寫的,估計人家收的稿子太多,排隊排到現在發表的。”

“好傢伙,隨手寫的,你說話還能更氣人不?”

陳霄靈羨慕嫉妒恨的道:“我剛才走過來的時候看了,你這篇文章就足夠充當畢業論文用了,結果你卻是‘隨便寫的’,
可嘆我們這些愚笨之人,為了一篇畢業論文絞盡腦汁卻不可得。”

“我看看我看看,我這畢業論文正寫的頭疼呢!看看能不能來點啟發。”

同學蒲向河拿過了那張經濟報紙,看到了李野投稿文章的大字標題——我國運輸市場變革的必然趨勢。

蒲向河詫異的道:“李野,你對這個課題也有所研究嗎?”

李野笑著道:“有點看法和猜想,隨便寫寫,不算什麼研究。”

“謙虛了,謙虛了,”蒲向河搖頭說道:“李野你這個謙虛的性子,我們都領教了四年了,不帶這麼糊弄人的。”

“來來來,咱們分析研究一下李野的隨筆大作。”

幾個同學一起圍了過來,非常感興趣的圍讀起了報紙上的文章。

李野這篇投稿的內容並不深奧,就是針對內地“鐵老大”的天然弊端,認定只有大力發展公路運輸,才能讓內地中小型企業“運輸難”的問題得到解決。

而基於公路運輸市場,李野認定現今內地存有量最大的中型卡車,無法勝任日益繁重的運輸任務,

所以應該大力發展具有突破性技術的重型和輕型汽車,填補運輸市場的多樣化需求。

這篇文章的亮點,重在李野擺出的大量數據,比如鐵路運輸車皮難求,還有內地幾款老舊汽車的經濟性參數對比,以及跟國際主流運輸車型的差距等等。

最終李野的結論是現如今內地的汽車行業,嚴重拖累了經濟建設現代化的腳步,必須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才行。

這也是經過歷史證實的發展趨勢,八十年代如果沒有車皮,遠程貿易基本上難以做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