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六章 魏廷反應(下)(第2頁)
曹叡頷首道:“卿言之有理,吳蜀聯盟不破,我大魏終究會顧此失彼、難以兩全,只是東吳和西蜀重修盟好不久,兩家並未出現什麼裂痕,我們到底該用什麼法子來離間二賊呢?”
“陛下,孫權久有僭越之心,據校事回報,最近東吳境內屢有祥瑞降生的傳言,可見孫權已在為僭越稱帝之事而做準備,臣估計不出半年,江東就會有此賊僭逆的消息傳來。
而西蜀向來以漢室正統自居,劉禪、諸葛亮必不能容忍孫權僭越,到那時就是我等離間二賊關係的最好時機。
是以臣請陛下暫且忍耐半年,等吳蜀二賊的聯盟破裂之後再興兵討伐,那時進兵當可事半功倍。”蔣濟出班奏道。
話音剛落,劉曄接著說道:“陛下,還不僅如此,孫權此人外寬內忌、性狹善妒,以前劉備手中握有荊州時,孫權就對兩家的疆界極不滿意,最後終於忍不住出手偷襲關羽、襲奪荊州。
之前西蜀只有益州一地,東吳地盤遠比西蜀廣大,孫權自是還能與諸葛亮重修盟約,可如今西蜀奪取了隴右、涼州等地,疆域、戶數大增,以孫權的性子對此必定眼紅,心裡指不定如何妒嫉。
是以我等可從這方面做文章,或讓東吳的細作散播謠言,或遣一舌辯之士前往武昌密見孫權說以利害,如此雙管齊下定能挑撥吳蜀之間的關係。”
“善,此計大妙。”曹叡聽得是心花怒放,忍不住拍案叫好。
此時的他已經完全被劉曄、蔣濟說服,決意忍耐一時,等破了吳蜀聯盟之後再發兵南征。
劉放見曹叡似乎完全摒棄了自己的建議,急忙奏道:“陛下,大將軍所奏也並非全無道理,若是朝廷完全否決了大將軍的提議,恐會使關西諸將心生疑慮,還請陛下詳察。”
他沒有說錯,聚集大軍直攻漢中的方略並非是曹真一個人的想法,張合、費曜等關中將領同樣有意主動出擊,一雪兩次敗仗的恥辱。
況且魏國的大司馬曹休因為一直對石亭之戰敗於東吳手中而感到慚恨,心情沮喪之下,終於在不久前因後背的癰發而過世,是以論及目前宗室大將裡的頭號人物,自然該首推曹真。
而曹叡對於曹真的倚重也就相應地變得更大了,他雖是天子,確也不好將曹真的建議全部否掉,因為這樣會傷了心腹重臣的顏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