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師中郎將 作品

第四百六十五章 魏廷反應(上)(第3頁)

 語聲甫落,剛才就想說話的劉放急忙出班搶道:“陛下明見萬里,此言真可謂是一語中的。諸葛亮極擅治國,倘若給他太多時間,隴右、涼州等地恐不復國家所有。

 正如大將軍在奏疏裡所說的那樣,我大魏國力遠勝吳蜀二賊,雖遭逢大敗,但當此三足鼎立之勢,必須力爭每著不失,趁二賊尤其是西蜀氣勢沒有完全起來之際,當以勇猛精進之勢將其一舉壓制下去,若遷延日久,等彼穩定形勢,日後就再難掃滅此二賊了。”

 “嗯,劉卿所言甚合朕意。大將軍在奏疏裡也說不可給西蜀太多的休整時間,建議起大軍二十萬匯於關中,然後直攻漢中尋求與蜀軍主力決戰,一舉攻破成都、滅亡西蜀。

 偽帝劉禪和偽相諸葛亮一旦遭到王師擒殺,失去的隴右、涼州當可主動失而復得,孫權也會獨木難支,覆滅東吳指日可待。”曹叡頷首道。

 陳群出班奏道:“不可啊陛下,正如太尉所言,這一年以來我大魏靡費軍資錢財無數,府庫告罄,國力大損,當以休養生息為主。

 司馬仲達在奏疏裡也提議要暫熄刀兵,養兵屯田兩年,待國力恢復、糧草充足後再興兵剿賊也不遲。還請陛下忍耐一時,切勿因一時之敗而妄動。”

 原來曹真和司馬懿分別上疏陳言關中戰事經過和戰後應對之策,但他倆不知道的是二人在今後的方略中卻是意見相左。

 一個主張明年不理會淪陷的隴右、涼州等地,起大軍直攻季漢的腹心漢中、蜀中,與諸葛亮決一死戰。一個建議休養生息,在關中養兵屯田兩年,等國力恢復之後再行征伐。

 曹叡雖傾向於曹真的意見,但司馬懿的意見也不容忽視,尤其華歆、陳群這兩位重臣接連出來附和司馬懿,他就更不能妄下決斷了。

 一時之間曹叡的心裡變得猶豫起來,覺得司馬懿、華歆、陳群三人所言也不無道理,遲疑片刻,又向孫資、劉曄等人望去,決意再聽聽他們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