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師中郎將 作品

第三百四十五章 朝議增兵(第2頁)

 作為長安城裡有數的高官,顏斐自然是有資格到行宮上朝議事的,況且他在關西的官聲一向很好,自黃初初年出任京兆太守後勸課農桑、興建教育、大行風化,深受京兆百姓的愛戴。

 所以曹叡也很是重視顏斐的意見,聽到他出言反對,當即問道:“哦?顏卿家何出此言?”

 “陛下。”顏斐回道:“對於兵事臣並不精通,臣只是從錢糧軍需上考慮,若再從關東調三萬兵來關中,那麼所耗費的錢糧甚大,雖然大多從關東轉運,但京兆以及關中本地也需供給,現在百姓的負擔已經很重了,若再增兵,臣怕會激起民變啊。”

 關中經過這麼些年的治理,雖然恢復了幾分元氣,但還是不如關東州郡繁華,是支撐不起近十萬大軍的長久駐紮的。

 之前,曹魏在關中只佈防了萬把兵馬,除了因為是對季漢的警惕心大為鬆懈之外,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不想屯駐大軍給關中增加負擔。

 見顏斐直言反對,孫資的臉上有些掛不住了,當即反駁回去:“保衛國家疆土,豈能計較錢糧耗費?”

 又拱手對曹叡說道:“陛下,切不可因小失大,轉運軍需糧草雖耗費巨大,但我大魏擁數州之地,完全承受得起。諸葛亮的大軍就在隴右,旦夕之間就可殺至關中,不可不防。”

 “這......”曹叡沉吟不決,又問向顏斐:“那依顏卿家之意,我大魏該如何應對?”

 顏斐道:“陛下,大將軍就在郿城,他乃軍中柱石、深明韜略,陛下何不問過大將軍之後再做計較?”

 “嗯,此事是得徵求大將軍的意見。”

 曹叡點了點頭,又對劉曄問道:“劉卿以為呢?”

 “陛下,臣也以為應該先問過大將軍之後再來決定是否增調援軍。”劉曄答道。

 曹叡道:“既如此,就先派人去郿城詢問大將軍的意見。使者人選,就由中書監安排。”

 “臣遵旨。”一直沒怎麼發言的劉放趕緊應道。

 曹叡見該議的也議的差不多了,當即表示退朝:“今天就先議到這兒,眾卿散了吧。”說罷,下了御座,往偏殿走去。

 “臣等恭送陛下!”

 群臣大禮拜送魏帝后,各自散去,只有劉曄緩緩放慢腳步,落在眾人後面。待眾人背影越來越小後,他捋須笑了笑,轉身向偏殿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