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師中郎將 作品
第三百零二章 四郡響應(四)(第2頁)
諸葛亮聽了微笑著點了點頭,楊儀續道:“丞相,這上面說的這個姜維是不是明之之前提到的那個姜維啊?”
“想來應是同一人。”諸葛亮笑道:“哈哈,何必在此猜測,將人喚進來一問便知。”
很快,姜維和上官子修二人被請進大堂。二人捧著戶籍圖冊躬身拜道:“參見丞相。”
“二位不必多禮,請起吧。”
二人抬起頭來,堂內眾人看過去,只見兩人都是二十多歲的青年,左邊一人面如冠玉、氣質儒雅乃是天水第一文士上官子修,右邊一人身材高大、英武過人正是天水麒麟兒姜維。
話說姜維為何在此,原來之前姜維與梁緒等人被拒城外只好到鄉下暫居,過了幾日魏延大軍抵達冀縣城下,城內官吏見漢軍槍戟如林、殺氣騰騰,不敢與之交戰。
又見刺史郭淮和太守馬遵都棄冀城而不顧更加沒有抵抗之心,於是城內吏民便請回姜維、梁緒、尹賞等天水頭面人物推其為首開城投降,後來又派姜維、上官子修作為使者來見諸葛亮。
諸葛亮受了戶籍圖冊,又見姜維、上官子修二人談吐不凡,大為高興,當即請他們坐下說話,詳細詢問天水的民政、兵事、風俗等情況。
一番交談之後,諸葛亮對二人的才能很是肯定,心中尋思:“明之之前說得不錯,這姜伯約忠勤時事,思慮精密,考其所有,永南、季常諸人皆不如,惟有明之略勝一籌。其人,涼州上士也。”
既得城池,又獲賢才,諸葛亮的心情非常喜悅,旋即命人設下筵席為姜維、上官子修二人接風,並讓二人先留在滷城聽用,過兩日與他一起前往冀城。
安定郡在廣魏郡以北、隴山以東,領臨涇、彭陽、涇陽、涇陰、陰密、烏支六縣,郡治在臨涇。此時,數萬漢軍攻入隴右的消息早已傳遍安定全郡,諸縣人心浮動、惶惶不安。
烏支縣在隴山東側,毗鄰廣魏郡,關興大軍收取了廣魏三城,兵鋒可以說已是直指烏支。在如此危急的形勢下,烏支縣令倒還是打算盡職守責,一面緊閉城門嚴禁進出,一面徵召青壯助守城防。
可是漢軍攻勢兇猛、勢如破竹,不僅百姓沒什麼戰心,就連軍士也多有逃走者,因此這位曹魏縣令的舉措效果不是很好。
之所以烏支百姓沒多少抵抗之心,除了漢軍勢大之外,也有潛伏在城內的遊衛一份功勞。他們暗中散播季漢乃漢室正統是來解民倒懸去除偽魏苛政的言論,挑動民意,糾合義事,準備伺機舉事。
建安十六年到建安十八年,曹操、馬超、楊秋互相征伐,反覆在安定拉鋸,從那時起安定百姓就領教過魏軍殘暴虐民的厲害,一直以來對曹魏都沒什麼好感。
“想來應是同一人。”諸葛亮笑道:“哈哈,何必在此猜測,將人喚進來一問便知。”
很快,姜維和上官子修二人被請進大堂。二人捧著戶籍圖冊躬身拜道:“參見丞相。”
“二位不必多禮,請起吧。”
二人抬起頭來,堂內眾人看過去,只見兩人都是二十多歲的青年,左邊一人面如冠玉、氣質儒雅乃是天水第一文士上官子修,右邊一人身材高大、英武過人正是天水麒麟兒姜維。
話說姜維為何在此,原來之前姜維與梁緒等人被拒城外只好到鄉下暫居,過了幾日魏延大軍抵達冀縣城下,城內官吏見漢軍槍戟如林、殺氣騰騰,不敢與之交戰。
又見刺史郭淮和太守馬遵都棄冀城而不顧更加沒有抵抗之心,於是城內吏民便請回姜維、梁緒、尹賞等天水頭面人物推其為首開城投降,後來又派姜維、上官子修作為使者來見諸葛亮。
諸葛亮受了戶籍圖冊,又見姜維、上官子修二人談吐不凡,大為高興,當即請他們坐下說話,詳細詢問天水的民政、兵事、風俗等情況。
一番交談之後,諸葛亮對二人的才能很是肯定,心中尋思:“明之之前說得不錯,這姜伯約忠勤時事,思慮精密,考其所有,永南、季常諸人皆不如,惟有明之略勝一籌。其人,涼州上士也。”
既得城池,又獲賢才,諸葛亮的心情非常喜悅,旋即命人設下筵席為姜維、上官子修二人接風,並讓二人先留在滷城聽用,過兩日與他一起前往冀城。
安定郡在廣魏郡以北、隴山以東,領臨涇、彭陽、涇陽、涇陰、陰密、烏支六縣,郡治在臨涇。此時,數萬漢軍攻入隴右的消息早已傳遍安定全郡,諸縣人心浮動、惶惶不安。
烏支縣在隴山東側,毗鄰廣魏郡,關興大軍收取了廣魏三城,兵鋒可以說已是直指烏支。在如此危急的形勢下,烏支縣令倒還是打算盡職守責,一面緊閉城門嚴禁進出,一面徵召青壯助守城防。
可是漢軍攻勢兇猛、勢如破竹,不僅百姓沒什麼戰心,就連軍士也多有逃走者,因此這位曹魏縣令的舉措效果不是很好。
之所以烏支百姓沒多少抵抗之心,除了漢軍勢大之外,也有潛伏在城內的遊衛一份功勞。他們暗中散播季漢乃漢室正統是來解民倒懸去除偽魏苛政的言論,挑動民意,糾合義事,準備伺機舉事。
建安十六年到建安十八年,曹操、馬超、楊秋互相征伐,反覆在安定拉鋸,從那時起安定百姓就領教過魏軍殘暴虐民的厲害,一直以來對曹魏都沒什麼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