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一章 開戰前夕(下)(第2頁)
曹真委實難決,將難題拋給了這些天一直沒有表態的劉曄問道:“劉侍中,你是什麼看法?”
“大司馬,曄以為雙方說的都有道理,但又都說的不甚周全。蜀軍兵力略少於我軍,我軍的確應該集中優勢兵力先破其一路,是以現在問題的關鍵就是主攻方向應該放在南面還是在西面。
西面是雍涼失地,若能一舉收復,此番伐蜀的最低目標就已達成,我等上可向天子交旨,下可告慰黎庶。
可楊清、魏延二賊麾下兵力合計不下五六萬步騎,帳下又有關興、王平、柳隱等一班能征善戰之將,就算我長安十餘萬大軍盡數西進,恐怕也無法在短時間之內蕩平二賊。
戰事一旦僵持不下,變數就會增多,不說軍資糧草耗費幾何,就是漢中的賊軍絕對會乘勢北上,儘管有大將軍的東路軍牽制,但諸葛亮不是坐以待斃之人,他定會出兵來救楊、魏二賊。
當然這樣一來就像儁乂將軍說的那樣正好利於王師與蜀軍主力決戰。
這聽起來的確頗有道理,但請諸公別忘了,如今陳倉道、褒斜道、儻駱道三道出口皆在蜀軍手裡,王師在長安至陳倉一線與賊決戰並無地利優勢,加之兵力相若,攻之很難取勝,若是遷延日久,只恐徒耗錢糧。”
張合爭辯道:“劉侍中,穿越崎嶇難走的子午道南攻漢中,戰線拉得如此之長,不是一樣的需要耗費無數錢糧麼?與其這樣,還不如就在關中與蜀軍進行主力會戰,以減輕糧草轉運的負擔。”
“儁乂將軍言之有理,把主攻戰場設在關中的確便於糧草轉運,但這樣一來我軍就很難取得戰果,若咱們既不能收復雍涼失地,又不能攻取漢中,那該如何向陛下、向天下臣民交代呢?
要知道這場戰事我大魏籌備了足足一年之久,軍資靡費無數,如果不能取得一定的戰果,定會惹得天下人恥笑,蜀賊的氣焰也會更加高漲,我大魏的國威也會淪喪啊。”
張合遲疑道:“這......”
“所以曄以為我軍的主攻方向仍然要放在漢中,除了剛才說的緣由之外,更重要的是漢中乃蜀賊的根本。
諸葛亮興兵北伐素以漢中為基,且如今蜀賊竊占隴右涼州,漢中位處蜀中與北地的當道,地屬中樞,若我軍能攻取之,不僅一舉摧毀諸葛亮北伐之基,更能讓楊清、魏延二賊孤懸西北,蜀國版圖一旦割裂,我大魏之前兩次敗績的不利態勢就能得到根本扭轉。
無論到時候是西進收復失地,還是南下蜀中擒殺偽帝,主動權盡在我大魏手中,所謂打蛇打七寸,而漢中就是蜀賊的七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