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年後知誰在 作品
第三百一十九章:五臺山
喬峰下了少室山,不見了養父母,雖然不知對方的身份,料想帶走養父母的人應該會以此來要挾自己,與其自己大海撈針式地慢慢找,還不如等對頭上門通知自己赴會。
於是喬峰找了兩天之後不再漫無目的地亂竄,而是直接朝著五臺山趕去,去找智光和尚確認帶頭大哥的真實身份。
一路上,喬峰也不刻意隱藏自己的行蹤,一改以往當丐幫幫主時小心低調的作風,一路鮮衣怒馬,招搖過市。
三日工夫,喬峰便從少室山下,一路趕到了代州雁門縣。喬峰進了城,向人打聽智光和尚所在,有人告訴他此間三十里外,有座文殊院,智光大師便在那裡掛單。
喬峰謝了那人,一路縱馬疾馳,不多時,便來到了五臺山下。
喬峰將馬匹栓在一棵大松樹下,自己順著石階一路上山。
這五臺山相傳乃是文殊菩薩的道場,後世之人稱其為佛教四大名山之首。其實五臺山並非一座山,而是一系列山峰群組成的山脈。
幾百年來,五臺山上香火鼎盛,誦經不絕,山上大大小小的寺廟少說也有上百間,其中不乏多座敕造寺院,多有歷朝帝王前來參拜。由此向北三十餘里,就是著名的雁門關。
昔年唐人李賀有古風《雁門太守行》一篇傳誦後世。唐時,雁門關在北方的地位並不像此時這般重要,自唐太宗李世民時擊敗突厥之後,雁門,更多地是作為一個邊軍的後勤補給關隘。
不過由於五代之時,燕雲十六州的失陷,使得整個北方除了雁門關之外近乎無險可守。雁門若破,幾十萬遼軍即可順勢南下,一馬平川,兵鋒直抵太原,飲馬黃河,將戰火燒便整個中原大地。
因此,自太宗朝以來,歷代大宋官家都十分重視雁門關的防禦問題。整個雁門一帶號稱陳兵十萬,真乃山河形盛,北國鎖鑰。
喬峰拾階而上,沒來由地感到一陣輕鬆,似乎內心裡有一種感覺:來到這裡,最終一切都會有答桉。
喬峰走了幾百步,半山腰的亭子內有知客僧上前來行了一禮:“請問這位施主,上山來所為何事?”
喬峰想了想,覺得如果自己說自己是喬峰的話,難免會有麻煩,為了免去枝結便說道:“在下蕭峰,此次前來是為了求見智光大師的,請小師父代為通傳一聲。”
蕭這個姓氏雖說是大遼後族之姓氏,但是自宋遼澶淵之盟以後,百年下來邊關漢人與契丹人逐漸交流融合,如今北地漢人姓蕭者也不乏人在。
那小沙彌聽了,倒也不覺奇怪,又見眼前的大漢身材高大,相貌不凡,一行一舉透著一股康慨豪邁的豪傑氣度,便知來者定非普通人。當下不敢怠慢,又向喬峰行了一禮道:“原來是蕭施主。有失遠迎,且請在此稍坐片刻,待小僧去知會智光師父。”
於是那小沙彌將喬峰留在亭子裡等候,自己進了寺門去找智光和尚。
喬峰一個人坐在亭子裡,張目四顧。寺院內的鐘聲不時傳來,於這深山古剎之中反而更添了幾分靜謐、肅穆。寺門口,兩尊金剛力士揮舞著拳頭,張開大口望向山門之外。空氣中,有信香的香氣不時傳來,令人精神一震。
大約過了半炷香的工夫,那小沙彌又回來了。他來到喬峰面前,恭敬地行了一禮道:“蕭施主,智光大師已經在等你了,請您隨小僧過來。”
喬峰站起來一抱拳道:“有勞小師父了。”
於是喬峰隨著小沙彌一路穿廊過巷,走了大約一盞茶的工夫來到一座偏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