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6章 民間工場(第2頁)
但是對各階段成果的檢測也是嚴格的,每個環節都有專門的人盯著,拿著測量工具檢查。合格率太低的鐵匠會被削減工資甚至是丟掉工作。對於平民而言,機械廠裡的薪水還是相當豐厚的,故而每個人都兢兢業業地工作。
不僅僅是鐵匠,機械廠裡的木工也是採用了這麼一套工作方式。
在滿足了諸如四輪馬車、收割機等大型器械的零部件需求後,機械廠開始生產一些小型產品,比如鋤頭、耙子、草叉等常用的農活工具,而且對外售賣的價格壓得很低。
這就大大地影響了那些傳統工匠的生計。
但是擠壓他們的是堂堂的阿爾達領名下下的工場,身為平民,沒人敢出頭把工匠們組織起來對抗領主。
窮則思變,一些家底厚實的工匠開始擴大自己的生產規模,招收鐵匠和木匠同行加入自己的生產隊伍,學著機械廠裡的那種工作方式。一座座工場就這麼被迫誕生了。
說來奇怪,面對某種意義上的競爭對手,格萊曼伯爵非但沒有藏著掖著,還把這些新晉工場主們召集起來參觀自己的機械廠,讓他們仔細觀察機械廠裡的工作流程,宣佈鼓勵他們創業,免稅三年。
厄金斯就是其中一名由傳統鐵匠轉型過來的工場主。
回想起剛剛創業的那段時日,可真是一言難盡啊。
儘管世代從事鐵匠行業,厄金斯有一些家底,但那點錢用於購置場地,招募工人,添置工具還是遠遠不夠。
厄金斯嘗試過在富蘭港的證券交易所募集資金,但他並非傳統商業場上的人,絲毫沒有名氣來吸引別人,所以只好按照傳統方式四處向親朋好友磨嘴皮子借錢,總算磕磕絆絆地把工場建立起來了。
然而,由於湖心鎮機械廠的先發優勢,以其價廉物美的特點迅速佔領了市場,很多民間工場簡直就是在生死邊緣線上拼命掙扎,掙扎不過去的就悄無聲息地完蛋了。
厄金斯的工場也遭遇了這樣的厄運,就在他覺得自己撐不下去,心灰意懶地要解散工場,然後到領主大人的機械廠裡謀份差事、下半輩子打工還債時,轉機來了。
在格萊曼伯爵的牽頭頭下,西北的領主們成立了名為“西北工業”的所謂公司,主要業務就是向南方的王國政府銷售軍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