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 人才培養(第2頁)
張恆作為玉都學校的第一任校長也有數年之久,也已經習慣了郝亮推行的教育方式,並深深的被郝亮所做的一切折服。
看著一批批能文能武,能種地能養豬的學生,張恆內心是無比滿足的。
在郝亮的薰陶下,他的世界觀也發生了改變,尤其是對讀書的目的,看法發生了巨大的轉變。
“曾經的自己,總是希望有朝一日能夠入朝為官,光耀門楣,為國效力。”
“可嘆自己十載寒窗,依然是個窮書生,還得靠老師的接濟。”
“再看看自己的那些同窗,無不和自己當初一樣。”
“搞攀附,拉關係,請客送禮,整日流連於人情世故之中,早已沉淪在仕途的車轍之中。”
“哎~”
張恆嘆息自己的從前,也嘆息自己那些拋棄信念的同窗。
“好在,好在自己的選擇是對的。”
此刻的張恆,已經教出了數百名學生,雖然沒有一個通過科舉考入仕途,但是每一個學生拿出來都是人才,都可以為國家所用。
而現如今被郝亮推薦,跟著李雲去尼森過的數十名學員就可能是第一批,從政為官的學生。
而他們的入仕,無需考試。
也正因為此,朝堂中,有了一些不和諧的聲音。
一些所謂的飽讀詩書的才子佳人,一些官宦世家的青年才俊,在得知尼森連下數座城池以後,也是通過各種關係,想求得一官半職。
但是,都被皇帝拒絕了。
原因無二,白玉堂不同意。
作為自己征戰獲得的土地,自己就要有話語權,這是郝亮告訴他的。
但是郝亮也同時告誡於他,不能對抗皇帝的意思。
而現如今,白玉堂的所作所為,完全超出了皇帝預料,他從來沒有想過當年那個沒有主見,能力一般的兒子會成為當今的戰神,幾乎就是逢戰必勝。
作為皇帝,他沒理由去制止白玉堂的所作所為,畢竟此時的白玉堂建立的功業,已經超過了自己乃至先輩,所以他只能支持白玉堂,支持白玉堂的每一個決定。
況且,白玉堂並沒有做出什麼忤逆皇帝的決定或者舉動,而是每一場戰況,都及時、如實的向他彙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