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行貓步 作品

第211章 欣欣向榮

玉都的老百姓主要分為三批,前兩撥人目前田產、果園、畜牧都已經完善,第三撥移民過來的百姓目前也有了自己的田產、果園和家禽、家畜,但是從去年開始,所有人的收入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主要還是依託於公路修建。

 差別就在於前兩撥百姓近兩年積攢的存糧出售後獲得了一些銀兩,而第三撥移民是沒有的。

 這些百姓自從來到玉都以後,無論做什麼都很賣力,很勤勞,加上郝亮的工坊、農場、修路等各種工廠給務工的百姓的報酬都很多,所以老百姓手中還是有一些錢的。

 相比較其他地區的百姓,這邊的百姓普遍都算富裕了,僅僅用了兩年時間。

 因為這邊的老百姓是不需要繳納任何苛捐雜稅,務工賺的錢屬於淨賺的錢,而且普通老百姓也比較節省,所以孟非調查過後,普遍每戶都有五到三十兩銀子的存款。

 這也讓郝亮很是感慨,想當年自己也是從賣魚開始,賺個幾十文都興奮的不得了,現如今自己幫助這些百姓致富,郝亮心裡也很有成就感。

 百姓手中的存款數量的多少,主要取決於來玉都的時間長短,來得早的存的多,來得遲的自然少。

 孟非將情況告知郝亮以後,郝亮覺得玉都算是他親手建設起來的,賺玉都百姓的錢有些於心不忍,百姓也拿不出來,索性按每戶每年一兩銀子收取照明費。

 目前玉都也就有一萬戶左右,每年一萬兩銀子也可以保證這些機器設備的維護保養和維保人員的工資了。

 郝亮覺得自己已經非常仁義了,可是老百姓一下出一兩銀子還有些心疼,尤其是那些還沒有通上電燈的住戶。

 為此,孟非不高興了,對著一扭扭捏捏不想支付的住戶道:“老於頭,你想一想,這三個燈泡要是拿到京城去賣都能賣個幾萬兩銀子了,因為它是琉璃做的知道嗎?”

 “啊?這麼貴,就是把我這把老骨頭賣了都買不起啊”,老於頭驚恐道。

 “你這把老骨頭除了玉都收留,誰還會要”,孟非嘲諷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