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玉都學堂第一任校長(第2頁)
而且相比較兩年前,這裡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尤其是常駐的商賈人數就翻了一番。
這也得益於郝亮先前的一些惠民政策。
到了玉都以後,張恆不得不再次繳納了200文錢的過路費,心中略微有些怨氣了。
在玉都的廣場上,張恆再次震驚,房屋整齊新穎,街道平整,街上的人也不少,而且有一個很明顯的特點,那就是普遍都挺著大肚子。
“難怪在全國 招大夫和穩婆,這滿大街的孕婦不得把穩婆累死”,張恆擦了一下額頭的汗水,感覺太不可思議了,也覺得有些奇葩。
哪個地方會有滿大街的孕婦,說出去誰也不信啊。
張恆硬著頭皮打聽到學堂的位置,但學堂並沒有什麼人,只有幾個提前過來上夜校的老百姓。
“這位公子,您這是找誰啊”,一箇中年漢子熱情的問道。
“哦,我聽說安西王招賢,我是過來教書的”,張恆原本還想著自己好歹有功名在身,而且還是京城書院院長的門生,說出來肯定會讓大家高看和羨慕。
但又一想,這些人明顯的就是土農民,誰會知道王蒙是誰,於是把自己的身段放的很低,以教書先生自稱。
“那感情好啊,我們這裡現在吃穿不愁,愁的就是大家沒有文化,子女沒有人教導,快快請講,我給您倒茶”,中年漢子也很熱情,連忙拉著張恆到學堂的一間屋子裡,給張恆倒了一杯熱水。
“我看這一會過來的都是些農夫模樣的人,這裡不是學堂嗎,他們過來做什麼?”
張恆觀察的很仔細,發現幾乎來的 都是些黝黑,不修邊幅的男子,甚至還有一些老人,於是有些疑惑的問。
“哈哈,公子有所不知,安西王看我們普遍文化水平低,連基本的字都不認識,所以開辦了夜校,讓一些識字的給我們教著識字,還有就是相互學習一些養殖、種植以及王爺搞的修路、工坊裡面的一些知識等”,中年漢子笑哈哈的道,看得出他們都很認可這種方式。
張恆點點頭,心中再次對郝亮心生佩服,郝亮這是普及的全民基礎文化知識,與書院只有想求取功名的人有所不同,相比較來說全民普及這些文化知識更有難度,意義更為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