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橫街18號(第2頁)
宋書堂輕聲唸誦幾句詩歌,女學生當即表示:“我也最喜歡高荒先生的這首《為祖國而歌》。”
“好巧。”
“我叫胡照影是山城大學的學生。”
“顧遙行。”
“我們幾個愛好詩歌的同學成立了一個‘星火詩社’,你有興趣可以來參加。”
“多謝邀請,有機會一定。”
“詩社就在山城大學內,你要是來可向同學打聽。”
“好。”
“還不知道你是哪個學校的?”胡照影有些好奇。
她看宋書堂年紀與她相差無幾以為也是學生。
“中央大學。”
“算半個校友。”胡照影臉上浮現笑容。
中央大學西遷至此場地、教室、設施嚴重缺乏,時常借用山城大學教室上課,兩校公用禮堂、共享設施,學生可以交叉聽課,教師也可以相互任課。
兩校同舟共濟、相濡以沫。
因此胡照影說兩人算是半個校友。
拉近關係聊的更是投機。
汽車駛過牛角沱、上清寺、兩路口、化龍橋、小龍坎最後到沙岼壩。
下車與胡照影揮手道別。
在車上時朱越三人便注意到宋書堂與胡照影交談。
可朱越與龍昊心知宋書堂不是喜歡搭訕的風格,為何今日一反常態。
至於你說愛美之心人皆有之,朱越與龍昊根本不信。
因此下車之後上前問道:“什麼情況?”
“剛才在車上的那名女學生叫胡照影,她腳下的布袋之中裝了很多幫同學購買的生活物品,以及幫同學取回的信件,我看到其中有一封信是寫給李暮從的。”宋書堂將自己與胡照影搭訕的原因說出。
“李暮從的信?”龍昊問道。
朱越解釋說道:“近一年時間沙岼壩在松林坡整平不少山頭,成階梯式分佈,房屋建造見縫插針,以至於門牌來不及定下,郵局送信郵差常常找不到收信地址,便只能將信件原路退回,導致諸多不便。
此後情況並未好轉,因為房屋還在不斷增多,為避免造成這種困境,郵局便將信件送與學校,收信人多是在校學生、教職員工和文化界之人,互相熟識清楚住址。
胡照影應是剛好去市區,順路從郵局將要送往山城大學的信件取回,並不一定就認識李暮從。”
等待郵局送信可能會慢上一些。
胡照影去市區順路取回節省時間。
且郵局認識胡照影這位山城大學的學生,才會放心將信件交於她。
胡照影不認識李暮從?
確實有這樣的可能。
不過宋書堂說道:“心血來潮走一步棋,有用無用都不礙事。”
“也是。”朱越覺得這倒無所謂,插曲而已。
四人接下來便前去李暮從住處。
緊靠山城大學門口有一條街道名為橫街,李暮從便住在橫街18號,一間磚木結構的老式民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