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9章 好客的寨子2(第2頁)
“其他人就都是寨子裡的青壯了”。
大長老熊禹同樣介紹了一下自己一方的人。
苗疆的人很好認,如果衣服相同的話,那就是看牛角的大小來確定地位高低。
白色牛角則是苗疆九黎一族當代大長老的象徵,乃是唯一。
因為苗疆並不只是九黎一脈,而是有很多支脈存在的,比如按其服飾的色彩有“紅苗”、“花苗”、“青苗”、“白苗”等稱謂。
按其服裝的款式有“鍋圈苗”、“披袍仡佬”、“剪頭仡佬”等稱謂。
按其居住地有“東苗”、“西苗”、“平伐苗”、“八番苗”、“清江苗”等稱謂,按漢化程度有“生苗”、“熟苗”等稱謂,無一而足。
這些苗人雖然都同拜蚩尤或者盤王,不過都有著自己的特性,雖然基本上以九黎大長老為主,不過爭端還是有的,只不過不明顯而已。
另外,苗疆並沒有什麼苗王苗後的稱呼,各個寨子都是以德高望重的長老來主持公道,巫門則是整個苗族後裔對外的喉舌以及武力之一。
真要論起來,長老說話才管用,門主的話只能屈居第二,甚至還不如聖女的話好使。
因為門主會定期輪換,長老團則不會,而聖女只要不嫁人,是能一直在那個位置上老死的。
“花心大蘿蔔”。
一絲輕靈的聲音在人群中傳了開去。
林海當然知道是誰說的,不過沒必要去計較而已,倒是那位大長老瞪了一眼站邊上的聖女,讓她站後面去了。
“林執法,聖女還年輕,不太瞭解中原的風俗習慣,還請不要見怪”。
“o(n_n)o哈哈~,無妨”。
“林執法能找到這裡來,想必不是無的放矢的”。
“站這裡並不是我九黎一族的待客之道,請進”。
眼看林海沒計較,熊禹也算是鬆了一口氣,倒不是說怕了茅山,而是沒必要去得罪人。
要知道,很多仇怨如果抽絲剝繭往上追溯的話,很可能就是因為一句口角之爭而已。
而且那兩道九霄神雷光耀大西南,應該就是來自眼前的少年,不管是拿的師門長輩的,還是他自己畫的,一般人都惹不起這個少年。
誰知道他手裡有沒有存貨呢?為了一點意氣之爭,不值當去得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