餡餅大叔 作品
第931章 山區學校
十二三里地,這幫人足足走了三個小時,才終於來到巖山片區中心學校。
巖山片區在沒有撤區並鄉之前,叫做巖山鄉。後來三個鄉鎮合併,治所遷到了九苗鄉。這裡就變成了巖山片區,依舊還是附近十幾個村莊的“政治經濟中心”。
山區的自然條件就這樣,只能因地制宜。
這裡是整個大山深處最熱鬧的所在,形成了一個不算太小的集鎮。
巖山中心學校是初中和小學部結合在一起的,饒是如此,全校師生加起來,也就一兩百人。整個九苗鄉大山深處,就是一百多個孩子在上學。
限於師資力量,巖山中心學校最高只設置到初中二年級,升到初中三年級之後,就必須轉學去九苗中學。
九苗鄉鄉政府距離紅花村,足足二十里地的山路。
巖山片區治所設置在山腰一處較為開闊的平坦地方,這個較為開闊,也只是相對而言。很多房屋都是依山而建。
巖山中心學校佔據了其中最大的一塊平地。
“江南書記,先去片區辦公室烤烤火,暖和一下吧……”
隨行的九苗鄉黨委書記老鄧說道。
這一趟山路走下來,老鄧也是累得夠嗆,滿頭大汗,呼呼喘息。
路上還差點摔跤。
衛江南搖搖頭,說道:“先去學校看看,在學校烤火也是一樣的。”
來到學校操場,衛江南鼻端隱約聞到了一股牛馬便溺的騷味,還看到一些長條形的木桌子堆在操場一側。
“老鄧,這個是什麼情況?”
衛江南指著那些粗製濫造的長條形木桌問道。
老鄧急忙說道:“書記,這是趕集用的。巖山這裡,就這麼個條件,每逢初一十五,附近十里八村的村民都到這邊來趕集,學校操場是最大的地方了,只能借用他們的場地趕集。”
衛江南點點頭,笑著說道:“倒也算是因地制宜,挺好的。”
老鄧便暗暗舒了口氣,他還擔心江南書記會批評他們影響教學秩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