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斷袖(第3頁)
他也很篤定張哲翰不會因為他亮刀就認為他有敵意,因為局面很簡單,他即使是亮刀也不可能打得過在場的人,即便是張哲翰一個,他也未必打得過。所以刀並不是刀,而是身份證。
“你的任務是什麼?”張哲翰直奔主題。
“促使安史之亂爆發。”蔡希德毫不隱瞞。
“那現在你已經完成不了了。”
“我知道。”
“所以你在等我把任務做完?”
“是的。”
“其實我們可以一起讓它快點完。”
“好。”
所有對話都極度簡潔,沒有討價還價,也沒有擰巴做作,一句多餘的話都沒有,甚至沒問對方你是誰。
蔡希德回了自己的大營。當天晚上,兩名千牛衛去了蔡希德的中軍大帳,三人一起去拜訪田承嗣和能元皓,這兩位都是山彌境。
除了和最終劇情相關的阿史那承慶,張哲翰的必殺名單上就只剩下了一位海晏境——薛嵩。
薛嵩是初唐名將薛仁貴的孫子,父親是安祿山之前的范陽節度使薛楚玉,是個正兒八經的官二代,並不是鐵桿的安祿山部從。雖然參與了安史之亂,但最終的結局是棄暗投明,成了大唐的昭義軍節度使。
所以薛嵩並不是非殺不可,張哲翰決定去找他聊聊,聊好了可以不殺,聊不好再殺不遲。
薛嵩並沒有在軍營,而是在家裡。他的家是薛府,是祖蔭的節度使府,在范陽僅次於安祿山的府邸。
聽衛兵稟報說宣諭使來訪,薛嵩趕忙更衣出迎。
車伕被留在了五轅馬車上,宣諭使帶著兩個丫鬟和薛嵩一起進了府。薛嵩並沒有注意到,那個車伕和宣諭使長得一模一樣。
“宣諭使百忙之中光臨寒舍,薛嵩感激不盡。”薛嵩的開場白人張哲翰感覺好像有劇情。
“薛將軍乃名將之後,理當拜訪。”張哲翰試著對臺詞。
“薛嵩愧不敢當,恐辱沒了先祖。”
“將軍何出此言?”
“想當年,先祖為大唐立下不世之功,匡扶社稷,名留青史,而薛嵩今日身陷賊巢,難以自拔,恐不得不同流合汙。”
“同流合汙或是出淤泥而不染,全在將軍一念之間。”
“此話怎講?”
“當今亂局,全因楊國忠與安祿山私怨而起,以一己之私而禍亂蒼生,天理難容。若將軍深明大義,可為朝廷內應,亦可為大唐立功,續寫薛家輝煌。”
“宣諭使所言如醍醐灌頂,振聾發聵,薛嵩願聽從差遣。”薛嵩單膝跪地,拱手俯伏。
“如此甚好,本使將稟明聖人和太子,來日破賊,記將軍首功。”張哲翰趕忙開空頭支票。
“請宣諭使明示,末將該如何行事。”
“請將軍明日亥時,請將軍帶本部人馬包圍節度使府。”
“末將手下兵力不足萬人,恐怕……”
“將軍儘管放心,蔡希德將軍的三萬兵馬將與你同時行動。”
“薛嵩赴湯蹈火,萬死不辭!”